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吳同初行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吳同初行狀》是顧炎武寫的一篇愛國散文,內容是什麼呢?來給大家介紹分享。   

原文

自余所及見,里中二三十年來號為文人者,無不以浮名苟得為務②,而余與同邑歸生獨喜為古文辭,砥行立節,落落不苟於世③,人以為狂。已而又得吳生。吳生少余兩人七歲,以貧客嘉定。於書自 《左氏》下至《南北史》,無不纖悉強記④。其所為詩多怨聲,近《西州》、《子夜》諸歌曲⑤。而炎武有叔蘭服,少兩人二歲; 姊子徐履忱少吳生九歲,五人各能飲三四斗。五月之朔⑥,四人者持觥至余舍為母壽。退而飲,至夜半,抵掌而談⑦,樂甚,旦日別去⑧。余遂出赴楊公之辟⑨,未旬日而北兵渡江⑩,余從軍於蘇,歸而崑山起義兵,歸生與焉。尋亦竟得脫,而吳生死矣。余母亦不食卒。其九月,余始過吳生之居而問焉,則其母方煢煢獨坐(11),告余曰: 「吳世五世單傳,未亡人惟一子一女。女被俘,子死矣! 有孫,二歲,亦死矣!」余既痛吳生之交,又念四人者持觥以壽吾母,而吾今以衰絰見吳生之母於悲哀其子之時(12),於是不知涕淚之橫集也!

生名其沆,字同初,嘉定縣學生員(13)。世本儒家,生尤夙惠,下筆數千言,試輒第一。風流自喜,其天性也。每言及君父之際及交友然諾,則斷然不渝。北京之變,作大行皇帝、大行皇后二誄(14),見稱於時。與餘三人每一文出,更相寫錄。北兵至後,遺余書及記事一篇,又從余叔處得詩二首,皆激烈悲切,有古人之遺風。然後知閨情諸作,其寄興之文,而生之可重者不在此也。

生居崑山,當抗敵時,守城不出以死,死者四萬人,莫知屍處。以生平日愛國不忘君,義形於文若此,其死豈顧問哉? 生事母孝,每夜歸,必為母言所與往來者為誰,某某最厚。死後,炎武嘗三過其居,無已,則遣僕夫視焉。母見之,未嘗不涕泣,又幾其子之不死而復還也(15)。然生實死矣! 生所為文最多,在其婦翁處(16),不肯傳;傳其寫錄在余兩人處者,凡二卷。

鑑賞

明末清初,中國社會陷入一個極其動亂的時代,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表現得異常尖銳和激烈。當時許多作家經歷了天翻地覆的時代變化,其注意力轉向社會現實,關心着國家民族的命運,同情人民疾苦,思考匡世濟民的實際問題。世事的變遷也必然導致思想、文學的變化,顧炎武就站在這種變化的前列。他說「君子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亭林詩文集·與人書》),提倡「文須有益於天下」 (《日知錄》)。他這篇《吳同初行狀》,國恨家仇、傷時感世,充滿了民族氣節,飽含着對清統治者血腥屠殺的憤恨和揭露。

文章先從與吳生交往寫起。開首一句,就把吳生與 「浮名苟得」 的一般文人區別開,說他是愛好古文、砥行立節、志同道合的朋友。文章一開篇就把志節標舉出來,並以此作為擇友的原則,這反映了作者對氣節的崇尚。接着記敘四個朋友在顧家飲酒暢談的情景,「退而飲,至夜半,抵掌而談,樂甚,旦日別去」。記友情的融洽歡愉,言往日的賞心樂事,都為下文的生離死別的慘痛作鋪墊。「北兵渡江」,「而吳生死矣。余母亦不食卒」。「余既痛吳生之交」、「而吾今以衰絰見吳生之母於悲哀其子之時」,這是人世間怎樣的悲慘與不幸啊,怎不使人涕淚縱橫。作者對造成這場災難的禍首沒有多寫,對吳生的死難也只一句帶過,卻把筆墨重點投放在吳生死後的許多事件的記敘上: 吳同初為吳門五世單傳,他惟一的姐姐又在兵荒馬亂中被清兵擄掠而去,二歲的兒子也可憐死去,老母孤苦無依,痛不欲生。作者亦遭家難,母親為節絕食而亡,強忍着母親去世的悲痛,曾屢次去吳母前存問,為故友盡道義,如親生兒子一般。引用吳母的原話,如聞其聲,如見其情,語似平靜卻使人心顫。作者極盡筆墨渲染朋友生前的歡樂,死後的傷痛,這就曲折含蓄地控訴了清兵的暴行,表現了深沉的愛國思想。

接下一段是為吳生立傳,是正文,着重記敘了吳同初的學業造詣與誠篤的性格,重點寫了吳生在國難當頭時的民族氣節。說他 「風流自喜,其天性也。每言及君父之際及交友然諾,則斷然不渝」。其詩「激烈悲切,有古人之遺風」。人的一生行事,何其多也。作者為吳生立傳,選取的事跡是他的才情,他的重然諾、講信義的品行,着重於表現他的精神面貌,表彰他的堅貞氣節,這與顧炎武作文須有益於天下的文學觀一致。「斷然」、「激烈」等詞,傳達出吳同初非同凡響的人格力量。

最後一段寫吳生在崑山抗清死難的情形,着墨不多。一句 「死者四萬人,莫知屍處」卻觸目驚心! 清軍南下的殘暴可見一斑。吳生「守城不出以死」,足見其重義輕生的無畏品格。如此精練簡潔的文筆,寫實而蘊含深意,令人叫絕。末尾,文章再起波瀾,從另一角度描繪人物,寫吳生事母至孝和娓娓夜談的天倫之情,以及作者對亡友的誠篤情誼,對老母的關懷,致使老母頓覺如親子復生一般,其情其景躍然筆端。「然生實死矣」! 一聲長嘆,把人從幻覺中喚醒過來,重又陷入現實沉痛的深淵。這段文字把情感推到了高潮,死者之悲,生者之痛,襯托着吳生愛國死節的崇高形象,為這篇傳記體散文增添了異常動人的藝術力量。

此篇文字不多,容量甚大: 國恨家仇,傷時感世,懷友憐母,悲己憫人。豐富的內容無不寫得真摯感人。行文中,作者時而放筆直抒,緩緩道來,時而點到為止,惜墨如金。不論簡繁,都能傳神達意、情深意濃,使文章閃現出強烈的愛國思想,今天讀來也感人至深。[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