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吳乘竊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吳乘竊筆》是明代許元溥寫的筆記體小說。

選文

陸德原

王聞修《蘇州志·陸德原傳》跋云:馮元成嘗草德原小傳,言其散家財,出家為道士,不知何所本?黃溍撰《德原墓誌》,志其生平甚明,何嘗有出家之說?《草堂雅集》中敘德原,出於德原卒後,亦無此說,其為妄傳無疑。周安期謂德原出家,蓋本楊君謙《蘇談》尚未考。按聞修此論極為詳審,今考《蘇談》所載原云:元時富人陸道原貨甲吳下,為甫里書院山長,暮年對其治財者二人付以貲歷曰:吾產皆與汝,惜為汝禍耳。道原遂為黃冠師,居陳湖之上,開瑞雲觀居之,改名宗靜,又納貲為道判,時稱陸道判,其故宅今為竹堂寺。乃知陸德原與陸道原雖同時、同官、同姓而不同名,本末原自較然,何遂認為一人?元成既一誤,而安期又再誤,特筆之於此,庶不令杞菊先生胡盧地下耳。至於馮氏傳德原有「散財出家」之說,其謬實祖述《七修類稿》,聞修亦偶忘之邪。

徐莘老陳郛

徐莘老浦城人,鳳之子,以蔭補官,調平江府長洲簿郡,以廉能薦就升長洲令,累遷至禮部尚書。陳郛字彥聖,建陽人,第進士知崑山縣,歲飢,屬邑希部使者意不敢蠲賦,郛曰:歲儉而賦不蠲,流轉溝壑何以字民?竟蠲之。後遷太府丞,請外除閩漕,以元祐黨坐廢。郛性清鯁,歷官五十年,猶為寒士。按二公皆宋人,為吾吳名宰,見《八閩通志》。而范盧王《三郡志》及《長洲(志)》、《崑山志》、《吳中人物誌》皆缺而不錄,未知孰是?

丁謂

王濟之《姑蘇志·丁謂傳》全抄范石湖《吳郡志》文一篇,才增減數字而已。范《志》云:國朝吳人至相位者始於謂。而王《志》亦因之竟不改。國朝為宋朝草率秕繆至此,真可笑也。崇禎初,王聞修學憲曾修府志,目列丁謂,而文相國,大不以為然,直欲刪之,不知謂雖奸而居鄉,瑕不掩瑜,傳中有褒無貶,何不細考舊文邪?惟盧公武《蘇州志》不入謂傳,蓋人物一門意主簡嚴耳。

節婦高氏

洪武實錄》二十六年十月旌表節婦高氏。高氏蘇州府長洲縣民張德妻也,年二十五而夫亡,姑何氏憐其少欲嫁之,高氏自陳願攻紡績,奉姑訓子,誓不易志。事聞詔表其門,為旌節之門。按《長洲縣誌》載,列女如晨星,宋止一人,國初止四人,而事跡多不詳,此亦其所軼者。《姑蘇志》列洪武旌表節婦共四人,亦不及區區姓名,顧得之朝而失之野,伊誰責邪?

柳道傳

姑蘇志》載柳道傳嘗寓甫里,又載其暑中遷寓甫里。《精舍詩》則言之似鑿鑿可信矣。按黃晉卿為作墓表,宋景濂為作行狀,述其遊歷甚詳,而不及甫里,惟題其集後有云:嘗西遊吳中,名之曰《西遊藁》,蓋嘗到吳門,未必到甫里耳。余閱《柳待制全集》二十卷內,有詩五百六十七首,而遷寓詩未曾載,疑為假託,即文中止有《甫里書院記》一篇,亦不自言寓茲土濟之,果何據而書之?當是因書院記而傳訛矣。考盧公武《蘇州志》亦不入柳道傳而猶收遷寓一律,殆傳疑之意邪?

作者

許元溥,字孟宏。長洲(今蘇州)人。崇禎三年(1630)舉人,不仕。孟朴,即孫淳,字孟朴。嘉興人。著有《梅居存草》。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