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吳之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吳之榮
國籍 中國
別名 吳之榮

吳之榮祖籍江西撫州,旗下人,自順治七年(1650(庚寅年)任歸安(今屬吳興)知縣。此人一貫善於鑽營,貪贓枉法,為達目的從來不擇手段,心狠手辣。 吳之榮(?-1665年),清初人物。祖籍江西撫州,旗下人。 [1]

個人履歷

自順治七年(1650年)任歸安縣(今屬湖州南潯區)知縣,因貪贓被革職查辦。順治十六年,告發莊廷鑨私刻「明史」案,康熙二年(1663年),獲得朱佑明莊廷鑨大量家產。全祖望《鮚崎亭集外編》、陸莘行《老父雲遊始末》、《范氏記私史事》都說吳之榮最後因疾慘死,但這些記載未必可信。

當時他蹲了六年的監牢,到順治十六年(1659)皇帝大赦天下,被赦出獄,但必須追繳贓款。 吳之榮出獄後情況不佳,不僅丟了官職,被追繳的八萬兩銀子就夠他招架。當時的刑廳書辦施鯨伯,在吳之榮任歸安知縣時任糧書,為吳所寵信。施鯨伯為感謝吳之榮的知遇之恩,就以百姓名義,聲稱願意為吳之榮捐輸,說只要吳赴湖州,贓款即可還清。清初,朝廷規定,遇有國家慶典、籌集軍餉、皇帝巡幸、工程建設等浩繁開支,准許巨商富民捐款報效。其實是政府為了增加財政收入而採取的勒索苛派手段。湖州府推官李煥為施鯨伯大言欺騙,篤信不疑,就向督撫申請允准吳之榮赴湖州。督撫也貪銀兩,默然放行。 吳之榮在湖州三年,詐得贓款數十萬,卻依舊不知足,正尋機會大撈一把。想睡覺就有人送來枕頭,此時見李廷樞攜《明史》過來探訪,憑着他旗下出身的背景,深知滿人忌諱。 於是吳之榮謀以此為功,告上杭州將軍松魁處,牽及其幕客程維藩、巡撫朱昌祚、督學胡尚衡,並歸安、烏程兩學官等,於是莊氏重賂眾人,並刪改原書有關的問題字句,重新刊行。吳之榮此計不成,即另購得初版告上京師,事聞於鰲拜,遂而案發。 明史案審結後,吳之榮得到莊家與朱家家產各一半,起用為右僉都御史,後來死於寒熱。《私史記事》云:「康熙四年七月,吳之榮歸自閩中,行至半山,狂風驟起,雷電交加,之榮隨成瘧疾,寒熱夾攻,兩日而死,人皆稱為天雷擊死之。」

個人簡介

吳之榮清初人物,初為歸安縣縣令,因貪贓被革職查辦。順治十六年,告發莊廷鑨私刻「明史」案,康熙二年(1663年),獲得朱佑明與莊廷鑨大量家產。全祖望《鮚崎亭集外編》、陸莘行《老父雲遊始末》、《范氏記私 史事》都說吳之榮最後因疾慘死,但這些記載未必可信。

人物生平

當時他得知浙江兩位督糧道中,進京押漕的不是李廷樞,而是另外一個滿族出身的督糧道。為討好這位督糧道,他送去大禮,給李廷樞送去的卻是一個象徵性的禮物。李廷樞絕非良善可欺之輩,聽說後勃然大怒,着人搜羅吳之榮的罪狀,準備上告揭發。未想吳之榮在歸安縣門目很多,得知此事,也派人搜羅李的惡行,準備以牙還牙。結果事情越鬧越大,甚至驚動了遠在京師的順治皇帝。浙江總督、巡撫為替官場遮醜,不顧兩人的分頭行賄,將二人革職查辦,查得李廷樞侵吞錢糧至白銀六七萬兩之巨,吳之榮也有過之而無不及。按照高層指示,將二人同時治罪,判處絞刑,入獄等待處決。李、吳二人的確神通廣大,在獄中托人找關係,花去大把銀子,讓絞刑一拖再拖,一直拖了六年也沒有執行。二人蹲了六年的監牢,到順治十六年(1659)皇帝大赦天下,被赦出獄,但必須追繳贓款。

吳之榮出獄後情況不佳,不僅丟了官職,被追繳的八萬兩銀子就夠他招架。當時的刑廳書辦施鯨伯,在吳之榮任歸安知縣時任糧書,為吳所寵信。施鯨伯為感謝吳之榮的知遇之恩,就以百姓名義,聲稱願意為吳之榮捐輸,說只要吳赴湖州,贓款即可還清。清初,朝廷規定,遇有國家慶典、籌集軍餉、皇帝巡幸、工程建設等浩繁開支,准許巨商富民捐款報效。其實是政府為了增加財政收入而採取的勒索苛派手段。湖州府推官李煥為施鯨伯大言欺騙,篤信不疑,就向督撫申請允准吳之榮赴湖州。督撫也貪銀兩,默然放行。

吳之榮在湖州三年,詐得贓款數十萬,卻依舊不知足,正尋機會大撈一把。想睡覺就有人送來枕頭,此時見李廷樞攜《明史》過來探訪,憑着他旗下出身的背景,深知滿人忌諱。 於是吳之榮謀以此為功,告上杭州將軍松魁處,牽及其幕客程維藩、巡撫朱昌祚、督學胡尚衡,並歸安、烏程兩學官等,於是莊氏重賂眾人,並刪改原書有關的問題字句,重新刊行。吳之榮此計不成,即另購得初版告上京師,事聞於鰲拜,遂而案發。

明史案審結後,吳之榮得到莊家與朱家家產各一半,起用為右僉都御史,後來死於寒熱。《私史記事》云:康熙四年七月,「吳之榮歸自閩中,行至半山,狂風驟起,雷電交加,之榮隨成瘧疾,寒熱夾攻,兩日而死,人皆稱為天雷擊死之。」 【1】黃宗羲慢慢將畫卷了起來,說道:「這畫是掛不得了,晚村兄須得妥為收藏才是。倘若給吳之榮之類奸人見到,官府查究起來,晚村兄固然麻煩,還牽累了二瞻先生。」

【2】顧炎武拍桌罵道:「吳之榮這狗賊,我真恨不得生食其肉。」呂留良道:「二位枉顧,說道有件要緊事。我輩書生積習,作詩題畫,卻擱下了正事。不知究是如何?」黃宗羲道:「我二人此來,乃是為了二瞻先生那位本家伊璜先生。小弟和顧兄前日得到訊息,原來這場『明史』大案,竟將伊璜先生也牽連在內。」呂留良驚道:「伊璜兄也受了牽連?」黃宗羲道:「是啊。我二人前日晚上匆匆趕到海寧袁花鎮,伊璜先生並不在家,說是出外訪友去了。炎武兄眼見事勢緊急,忙囑伊璜先生家人連夜躲避;想起伊璜先生和晚村兄交好,特來探訪。」呂留良道:「他……他卻沒有來。不知到了何處。」顧炎武道:「他如在府上,這會兒自已出來相見。我已在他書房的牆壁上題詩一首,他若歸家,自然明白,知所趨避,怕的是不知訊息,在外露面,給公人拿住,那可糟了。」黃宗羲道:「這『明史』一案,令我浙西名士幾乎盡遭毒手。清廷之意甚惡,晚村兄名頭太大,亭林兄與小弟之意,要勸晚村兄暫且離家遠遊,避一避風頭。」呂留良氣憤憤的道:「韃子皇帝倘若將我捉到北京,拚着千刀萬剮,好歹也要痛罵他一場,出了胸中這口惡氣,才痛痛快快的就死。」

【3】也是亂世之時,該當小人得志,君子遭禍。湖州歸安縣的知縣姓吳名之榮,在任內貪贓枉法,百姓恨之切齒,終於為人告發,朝廷下令革職。吳之榮做了一任歸安縣知縣,雖然搜颳了上萬兩銀子,但革職的廷令一下,他東賄西賂,到處打點,才免得抄家查辦的處分,這上萬兩贓款卻也已蕩然無存,連隨身家人也走得不知去向。他官財兩失,只得向各家富室一處處去打秋風,說道為官清苦,此番丟官,連回家也沒有盤纏,無法成行。有些富人為免麻煩,便送他十兩八兩銀子。待得來到富室朱家,主人朱佑明卻是個嫉惡如仇的正直君子,非但不送儀程,反而狠狠譏刺,說道閣下在湖州做官,百姓給你害得好苦,我朱某就算有錢,也寧可去周濟給閣下害苦了的貧民。吳之榮雖然惱怒,卻也無法可施,他既已被革職,無權無勢,又怎能再奈何得了富家巨室?當下又來拜訪莊允城。

【4】吳之榮心下怒極,一瞥眼見到大廳桌上放得有一部《明書輯略》,心想:「這姓莊的愛聽奉承,人家只要一贊這部明史修得如何如何好,白花花的銀子雙手捧給人家,再也不皺一皺眉頭。」便笑道:「莊翁厚賜,卻之不恭。兄弟今日離別湖州,最遺憾的便是無法將『湖州之寶』帶一部回家,好讓敝鄉孤陋寡聞之輩大開眼界。」莊允城問道:「什麼叫做『湖州之寶』?」吳之榮笑道:「莊翁這可太謙了。士林之中,紛紛都說,令郎廷鑨龍公子親筆所撰的那部《明書輯略》,史才、史識、史筆,無一不是曠古罕有,左馬班莊,乃是古今良史四大家。這『湖州之寶』,自然便是令郎親筆所撰的明史了。」吳之榮前一句「令郎親筆所撰」,後一句「令郎親筆所撰」,把莊允城聽得心花怒放。他明知此書並非兒子親作,內心不免遺憾,吳之榮如此說,正是大投所好,心想:「人家都說此人貪贓,是個齷齪小人,但他畢竟是個讀書人,眼光倒是有的。原來外間說鑨兒此書是『湖州之寶』,這話倒是第一次聽見。」不由得笑容滿臉,說道:「榮翁說什麼左馬班莊,古今四大良史,兄弟可不大明白,還請指教。」吳之榮見他臉色頓和,知道馬屁已經拍上,心下暗暗喜歡。說道:「莊翁未免太謙了。左丘明作《左傳》,司馬遷作《史記》,班固作《漢書》,都是傳誦千載的名作,自班固而後,大史家就沒有了。

【5】莊允城笑容滿面,連連拱手,說道:「謬讚,謬讚!不過「湖州之寶』這句話,畢竟當不起。」吳之榮正色道:「怎麼當不起?外間大家都說:『湖州之寶史絲筆,還是莊史居第一』!」

【6】蠶絲和毛筆是湖州兩大名產,吳之榮品格卑下,卻有三分才情,出口成章,將「莊史」和湖絲、湖筆並稱。莊允城聽得更是喜歡。

【7】吳之榮又道:「兄弟來到貴處做官,兩袖清風,一無所得。今日老着臉皮,要向莊翁求一部明史,作為我家傳家之寶。日後我吳家子孫日夕誦讀,自必才思大進,光宗耀祖,全仗莊翁之厚賜了。」莊允城笑道:「自當奉贈。」吳之榮又談了幾句,不見莊允城有何舉動,當下又將這部明史大大恭維了一陣,其實這部書他一頁也未讀過,只是史才如何如何了得,史識又如何如何超卓,不着邊際的瞎說。莊允城道:「榮翁且請寬坐。」

【8】過了良久,一名家丁捧了一個包裹出來,放在桌上。吳之榮見莊允城尚未出來,忙將包裹掂了一掂,那包裹雖大,卻是輕飄飄地,內中顯然並無銀兩,心下好生失望。過得片刻,莊允城回到廳上,捧起包裹,笑道:「榮翁瞧得起敝處的土產,謹以相贈。」

【9】吳之榮謝了,告辭出來,沒回到客店,便伸手到包裹中一陣掏摸,摸到的竟是一部書,一束蠶絲,幾十管毛筆。他費了許多唇舌,本想莊允城在一部明史之外,另有幾百兩銀子相贈,可是贈送的竟是他信口胡謅的「湖州三寶」,心下暗罵:「他媽的,南潯這些財主,都如此小氣!也是我說錯了話,倘若我說湖州三寶乃是金子銀子和明史,豈不是大有所獲?」

【10】氣憤憤的回到客店,將包裹往桌上一丟,倒頭便睡,一覺醒來,天已大黑,客店中吃飯的時候已過,他又捨不得另叫飯菜,愁腸飢火,兩相煎熬,再也睡不着覺,當下解開包裹,翻開那部《明書輯略》閱看。看得幾頁,眼前金光一閃,赫然出現一張金葉。吳之榮一顆心怦怦亂跳,揉了揉眼細看,卻不是金葉是什麼?當下一陣亂抖,從書中抖了十張金葉出來,每一張少說也有五錢,十張金葉便有五兩黃金。其時金貴,五兩黃金抵得四百兩銀子。吳之榮喜不自勝,尋思:「這姓莊的果然狡獪,他怕我討得這部書去,隨手拋棄,翻也不翻,因此將金葉子夾在書中,看是誰讀他兒子這部書,誰便有福氣得此金葉。是了,我便多讀幾篇,明天再上門去,一面謝他贈金之惠,一面將書中文章背誦幾段,大讚而特贊。他心中一喜,說不定另有幾兩黃金相送。」

【11】吳之榮笑道:「沒什麼!」點燃油燈,重新翻閱。這一晚直看到雄雞啼叫,這才和衣上床,卻又在書中找了七八十處忌諱犯禁的文字出來,便在睡夢之中,也是不住的嘻笑。

【12】換朝改代之際,當政者於這年號正朔,最是着意。最犯忌者,莫過於文字言語之中,引人思念前朝。《明書輯略》記敘的是明代之事,以明朝年號紀年,原無不合,但當文字禁網極密之際,卻是極大的禍端。參與修史的學者文士,大都只助修數卷,未能通閱全書,而修撰最後數卷之人,偏是對清朝痛恨入骨,決不肯在書中用大清年號。莊廷鑨是富室公子,雙眼又盲,未免粗疏,終予小人以可乘之隙。次日中午,吳之榮便即乘船東行,到了杭州,在客店中寫了一張稟帖,連同這部明史,送入將軍松魁府中。他料想松魁收到稟帖後,便會召見。其時滿清於檢舉叛逆,賞賜極厚,自己立此大功,開復原官固是意料中事,說不定還會連升三級。不料在客店中左等右等,一連等上大半年,日日到將軍府去打探消息,卻如石沉大海一般,後來那門房竟厲聲斥責,不許他再上門囉唣。

【13】吳之榮心焦已極,莊允城所贈金葉兌換的銀子即將用盡,這場告發卻沒半點結果,又是煩惱,又是詫異。這日在杭州城中閒逛,走過文通堂書局門口,踱進去想看看白書,以消永日,只見書架上陳列着三部《明書輯略》,心想:「難道我所找出的岔子,還不足以告倒莊允城?且再找幾處大逆不道的文字出來,明日再寫一張稟帖,遞進將軍府去。」浙江巡撫是漢人,將軍則是滿洲人,他生怕巡撫不肯興此文字大獄,是以定要向滿洲將軍告發。

【14】吳之榮所料果然不錯。原來杭州將軍松魁不識漢字,幕府師爺見到吳之榮的稟帖,登時全身嚇出了一身冷汗,知道此事牽連重大之極,拿着稟帖的雙手竟不由自主的顫抖不已。

【15】這幕客姓程,名維藩,浙江紹興人氏。明清兩朝,官府的幕僚十之八九是紹興人,所以「師爺」二字之上,往往冠以「紹興」,稱為「紹興師爺」。這些師爺先跟同鄉先輩學到一套秘訣,此後辦理刑名錢穀,處事便十分老到。官府中所有公文,均由師爺手擬,大家既是同鄉,下級官員的公文呈到上級衙門去,也就不易遇到挑剔批駁。因此大小新官上任,最要緊的便是重金禮聘一位紹興師爺。明清兩朝,紹興人做大官的並不多,卻操縱了中國庶政達數百年之久,也是中國政治史上的一項奇蹟。那程維藩宅心忠厚,信奉「公門之中好修行」這句名言。那是說官府手操百姓生殺大權,師爺擬稿之際幾字略重,便能令百姓家破人亡,稍加開脫,即可使之死裡逃生,因之在公門中救人,比之在寺廟中修行效力更大。他見這明史一案倘若釀成大獄,蘇南浙西不知將有多少人喪身破家,當即向將軍告了幾天假,星夜坐船,來到湖州南潯鎮上,將此事告知莊允城。莊允城陡然大禍臨頭,自是魂飛天外,登時嚇得全身癱軟,口涎直流,不知如何是好,過了良久,這才站起身來,雙膝跪地,向程維藩叩謝大恩,然後向他問計。程維藩從杭州坐船到南潯之時,反覆推考,已思得良策,心想這部《明書輯略》流傳已久,隱瞞是瞞不了的,唯有施一個釜底抽薪之計,一面派人前赴各地書鋪,將這部書盡數收購回來銷毀,一面趕開夜工,另鐫新版,刪除所有諱忌之處,重印新書,行銷於外。官府追究之時,將新版明史拿來一查,發覺吳之榮所告不實,便可消弭一場橫禍了。當下便將此計說了出來。莊允城驚喜交集,連連叩頭道謝。程維藩又教了他不少關節,某某官府處應送禮若干,某某衙門處應如何疏通,莊允城一一受教。

【16】程維藩回到杭州,隔了半個多月,才將原書及吳之榮的稟帖移送浙江巡撫朱昌祚,輕描淡寫的批了幾個字,說道投稟者是因贓已革知縣,似有挾怨吹求之嫌,請撫台大人詳查。

【17】吳之榮在杭州客店中苦候消息之時,莊允城的銀子卻如流水價使將出去。其時莊允城的重賂,已經送到將軍衙門、巡撫衙門和學政衙門。朱昌祚接到公事,這等刊書之事,屬學政該管,壓了十多天後,才移牒學政胡尚衡。學政衙門的師爺先擱上大半個月,又告一個月病假,這才慢吞吞的擬稿發文,將公事送到湖州府去。湖州府學官又耽擱了二十幾天,才移文歸安縣和烏程縣的學官,要他二人申復。那兩個學官也早得到莊允城的大筆賄賂,其時新版明史也已印就,二人將兩部新版書繳了上去,回說道:「該書平庸粗疏,無裨世道人心,然細查全書,尚無諱禁犯例之處。」層層申復,就此不了了之。

【18】吳之榮直到在書鋪中發現了新版明史,方知就裡,心想唯有弄到一部原版明史,才能重揭此案。杭州各家書鋪之中,原版書早給莊家買清,當下前赴浙東偏僻州縣搜購,豈知仍是一部也覓不到。他窮愁潦倒,只好廢然還鄉。也是事有湊巧,旅途之中,卻在一家客店中見到店主人正在搖頭晃腦的讀書,一看之下,所讀的便是這部《明書輯略》借來一翻,竟是原版。這一下大喜過望,心想若向客店主人求購,一來他未必肯售,二來自己也無銀子,買不起,只好偷。深夜之中悄悄起床,偷了書便即溜出店門,心想浙江全省有關官員都已受了莊允城之賄,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告到北京城去。吳之榮來到北京,便寫了稟帖,告到禮部、都察院、通政司三處衙門,說明莊家如何賄賂官員,改鐫新版。

【19】不料在京中等不到一個月,三處衙門先後駁復下來,都稱細查莊廷鑨所著《明書輯略》一書,內容並無違禁犯例,該革職知縣吳之榮所告,並非實情,顯系挾嫌誣告,至於賄賂官員云云,更系捕風捉影之辭。那通政司的批駁更是嚴厲,說道:「該吳之榮以貪墨被革,遂以天下清官,皆如彼之貪。」原來莊允城受了程維藩之教,早將新版明史送到了禮部、都察院、通政司三處衙門,有關官吏師爺,也早已送了厚禮打點。

【20】吳之榮又碰了一鼻子灰,眼見回家已無盤纏,勢將流落異鄉。其時清廷對待漢人文士極為嚴峻,文字中稍有犯禁,便即處死,吳之榮所告的若是尋常文人,早已得手,偏生遇着的對手是富豪之家,這才阻難重重。既無退路,心想拚着坐牢,也要將這件案子干到底,當下又寫了四張稟帖,分呈四位顧命大臣;同時又在客店中寫了數百張招紙,揭露其事,在北京城中到處張貼。他這一着卻大是行險,倘若官府追究起來,說他危言聳聽,擾亂人心,不免有殺頭的重罪。

影視形象

1998年電視劇《鹿鼎記》:焦雄飾演吳之榮 2008年電視劇《鹿鼎記》:札西飾演吳之榮

參考文獻

  1. 吳之榮 金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