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吳沙故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吳沙故居
圖片來自yilan

吳沙故居, 位於宜蘭縣礁溪鄉吳沙村北門巷39號,為一棟三合院,於正廳內供奉吳沙[1] 畫像,兩旁並有對聯「真成拓土無雙士,正是開蘭第一人」。 吳沙聚落初建周圍種滿竹圍,內建造和院民居,日治時期殃遭日人搜索緝討,其故居的正身及公廳在當時被燒毀,只留下左右護龍;民國8年左右,吳沙後代在原址右後方重建一間公厝做為公廳使用。民國93年,正式登錄為歷史建築,目前有典藏品展出並開放參觀。由吳光裔公祭祀公業負責管理。

歷史說明

1.噶瑪蘭僻處台灣山後,草萊未闢,平原上定居著一群樂天知命的噶瑪蘭人。嘉慶元年(1796)漳人吳沙率漳、泉、粵三籍流民入墾頭城,初始與番數闘,但皆未成功。後番社流行「痘」,吳沙出方施藥,治癒社番甚眾,番人感恩,同意分地付墾,埋石設誓互不侵擾,遂漢人順利進入蘭地拓墾,頭圍成為第一個據點,而台灣北部與大陸內地流民聞風踵至,吳沙獲墾單後乃發出私單招佃,並訂立鄉約、徵租穀、闢道路、設隘寮,奠定了蘭陽開發的穩固基礎,也被後人尊稱為開蘭第一人。

2.嘉慶3年(1798),吳沙過世,吳沙夫人繼承丈夫遺志、帶領吳光裔、吳化三人繼續共同領導開發,至五圍(今宜蘭市一帶)。後吳沙後裔選擇四圍落居。

3.吳沙聚落初建周圍重滿竹圍,內建造和院民居,日治時期殃遭日人搜索緝討,其故居的正身及公廳在當時被燒毀,只留下左右護龍。

故居興修紀錄

1. 興建年代:日大正8(1919)年。

2. 修建年代:2001(民90)年,明間、左右小港間全面抽換屋頂之桁木、屋面、重作屋頂;明間神龕神龕屏、左右隔間木構件更換鐵木及重新油漆;地面鋪水泥砂漿、內牆面重新粉刷、正廳及護龍正立面外牆台度重貼石材裝修、牆面斗仔砌磚整修等。

建築概述

1. 基地配置:開蘭吳宅公廳坐落礁溪鄉四城開蘭路南側之姓吳底聚落內。

2. 建築坐向:坐南朝北。

3. 建築格局:傳統三合院三合院建築,正身面寬三間,左右護龍面寬三間;建築坐落於高約三階台基之上。正面階梯之上為檐口廊,立面牆採土角磚外側斗仔砌磚裝修。正身三處、左右護龍各一處,採雙扇木板門;室內正身明間左右側採穿斗木構隔間、其他左右室內空間採清水磚牆隔斷。

4. 空間配置:整座公廳的空間及其配置可分為前檐廊空間、正身明(中港)間神明廳、左右次(小港)間、左右稍間、左右邊間,共區分為七個空間;合院左右側之護龍內可區分為三個空間。

5. 建築構造:正身明間左右木棟架採穿斗式構造之作法,在木構造的落柱上使用木柱,於正立面檐口出斗栱。正面、左右二側山牆及背面牆身皆為土角磚砌牆身,外牆面以斗仔磚裝修。

建築特色

  • 吳沙故居舊址牌

舊址牌所在地為原吳沙居住之故居建地,以壓艙石為台基, 於日據時代焚毀。

  • 清水磚戶碇
  • 亂石砌台基
  • 百年雙扇板門
  • 故居天窗
  • 故居木隔屏
  • 百年古井
  • 百年長廊-子孫路
  • 古老明架天花
  • 穿斗式屋架

藝文展出

聚落外觀特徵

1.吳沙聚落原以四層竹圍包被,作為防禦機能;日治時期的竹圍,日人為避免窩藏反動份子,並下令砍盡,之後改建以磚牆,現今紅磚牆代表著吳沙家族聚落的界線。

2.該聚落為蘭陽平原單姓的集村聚落聚落(姓仔底),閩南式和院院落建築形式。由於同姓家族院落緊密建築,或不同家族彼此緊鄰形成,防衛性強,易守難攻,周邊以為圍牆圍繞,並有公共進出口以利管制,數戶人家共用一內院,內院亦有公共出入口,巷內建築物間通路彎折,叉口多,內埕入口不明顯。目前聚落仍還保留有古井、內埕、圍牆等,並有三期建築:一為日治前未被燒毀留下的屋身;一種為日治時期加蓋的斜屋頂磚造建築;另一期為民國70年代以後所加蓋的水泥平房及二層樓鋼筋混凝土建築。

3.吳沙聚落內的公廳,為吳沙第四代後人興建,其建築樣式為磚造三合院,室內格局五開間,瓦做屋頂,台基為壓艙石,牆身上段牆堵為斗子牆,下段為卵石,棟架為穿斗式,前有一小內埕,後有巷道及一口古井,不假任何花俏的裝飾,為小尺度的合院。

參考文獻

  1. 吳沙,s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