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吳明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吳明儀
出生 1968年(55-56歲)
臺灣省臺北縣鶯歌(今新北市
國籍 中華民國
獎項
  • 1992 中華民國第十三屆全國美術展覽會-首獎
  • 1993 和成文教基金會第二屆金陶獎-銀獎
  • 1995 鶯歌第一屆金鶯獎-首獎
  • 1996 臺灣生活用品評選展-最優獎
  • 1998 臺灣生活用品評選展-優選
  • 1999 臺灣生活用品評選展-優選獎 [1]

吳明儀,1968年生於新北市鶯歌鎮的製陶世家,祖先來亦南宋時期福建泉州的磁灶鎮,吳明儀已是第24代[2]。高中以前僅幫忙練土、彩繪,直到畢業之後才開始學習陶藝。畢業於電子科,先後曾開過泡沫紅茶店、手機行與音響店等,當時僅利用工作空檔玩陶、研究彩釉。兩岸開放後,父親的陶藝公司(名:達光陶瓷,成立於1974年)由於未轉型而趨於沒落,吳明儀決定回家承接事業[3]

研究方向

自1991年成立個人工作室到2000年間,一共10 年的時間,吳明儀嘗試各種銅紅、銅綠、鈞釉與藍釉等成份比例及施作組合。除了釉藥創作,他也積極投入生活陶產品的設計及研發,2001年起發表數個的景觀水流模組[3]。近年,與妻子在苗栗明德水庫南岸購地建屋,創設「陶藝源地工作室」,並親自建造一座「母子柴窯」,希望以此實現柴窯燒陶的理想。除創作之外,吳明儀更以攝影記錄工作室一帶的自然生態變遷,以保護臺灣原生自然生態環境為宗旨,將陶藝源作為陶藝學習、創作與展覽的休閒空間[2]

創作風格

早期作品釉彩炫麗,近年致力於現代陶藝的單純創作,探討人、窯、柴、土、火等不同元素間的相互影響關係,藉由不同植物的柴火與其不同火焰的流竄痕跡,展現自然落灰在高溫差異環境下的細微變化[3],意即以柴火作為助燃的材料,以其直接在體壞上留下自然的「火痕」,搭配木柴燃燒後,灰燼落在作品上而產生的「自然落灰釉」色澤[2]。吳明儀更依據自己不同的風格推出三種品牌以做為區分:

  • 「陶藝源」:屬於半人工或機器量化生產的生活陶瓷,如茶壺、碗、盤等器皿
  • 「文生窯」:屬於手工或景觀藝術陶瓷之設計,如其「水流」系列
  • 「吳」:屬於純創作的現代陶藝,如近期所發表之「熔古薪藝-臺灣柴燒紅」系列。

個展經歷[4]

  • 1993 「首展-釉的律動」新北市立文化局
  • 1996 「銅紅綠窯變釉-研究發表 展」 新北市立文化局
  • 1998 「陶、瓷、釉結合藝術」新北市立文化局
  • 2000 「柴燒陶-研究發表 展」 新北市立文化局
  • 2001 「吳明儀 設計展-水流」 富貴陶園藝廊
  • 2001 「吳明儀 設計展-水流」 上海藝術博覽會
  • 2002 「吳明儀 設計展-水流II」富貴陶園藝廊
  • 2004 「2004吳明儀 設計展-水流」富貴陶園藝廊
  • 2009 「熔古薪藝-2009 吳明儀 柴燒陶 展」 富貴陶園藝廊
  • 2010 「熔古薪藝2010 吳明儀 台灣柴燒紅 陶展」 富貴陶園藝廊
  • 2012 臺灣工藝之家[5]邀請展「吳題.吾陶- 吳明儀陶藝之路 陶展」 新北市美麗永安生活館藝廊
  • 2013 「吳明儀-茶器」 展 富貴陶園藝廊
  • 2013 「溯源-屋脊上的文生柴窯 吳明儀 柴燒陶 展」WUGallery
  • 2014 熔古薪藝 「柴燒陶.不只是柴燒」吳明儀柴燒陶 展WUGallery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