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啟蒙主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啟蒙主義從歷史意義上講,啟蒙主義興盛於17世紀至18世紀法國大革命之前,與理性主義等一起占據了一個較長的文化運動時期。這個時期的啟蒙運動,覆蓋了各個知識領域,如自然科學、哲學、倫理學、政治學、經濟學歷史學、文學、教育學等等。啟蒙運動同時為美國獨立戰爭與法國大革命提供了框架,並且導致了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興起,與音樂史上的巴洛克時期以及藝術史上的新古典主義時期是同一時期。[1]

簡介

啟蒙主義是指遵循前人的教導和強調作品的教育意義並同時給觀賞者帶來歡愉的一種創作主張,出現在19世紀前的文學和其他藝術形式中,在19世紀中後期,啟蒙主義被認作是因循守舊的標誌,被文學評論家用於批判亞歷山大·蒲柏,埃德加·艾倫·坡,赫曼·赫賽等作家的作品。

思想構成

啟蒙運動的思想家基本的三個心理認知構成: 1:整個宇宙是可以得到充分認識的,它是由自然而非超自然力量支配的;

2:嚴格運用「科學方法」就可以解決所有研究領域的基本問題;

3:人類通過「教化」獲得幾乎沒有止境的改善。(基本來源於約翰·洛克的心理學。)[2]

作用意義

它為資產階級政權的確立和資產階級文學的產生開闢了道路。

運動實質

啟蒙運動實質上是18世紀法國大革命前新興資產階級向封建階級奪權之前的一次輿論大準備。啟蒙知識分子順應歷史要求,提出了「啟蒙」理論:用自由、平等、博愛、天賦人權來反對封建專制和特權;用無神論自然神論或唯物論來反對宗教迷信。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