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含油氣盆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含油氣盆地是一個科技名詞。

現代漢字是指楷化後的漢字[1]正楷字形,包括繁體字和簡體字。現代漢字即從甲骨文、金文[2]、籀文、篆書,至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演變而來。漢字為漢民族先民發明創製並作改進,是維繫漢族各方言區不可或缺的紐帶。現存最早可識的漢字是約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後的金文, 再到秦朝的小篆 和隸書, 至漢魏隸書盛行,到了漢末隸書楷化為正楷,盛行於魏晉南北朝,至今通行。

名詞解釋

含油氣盆地指地殼上具有統一的地質發展史並已發現油氣田的沉積盆地。由於含油氣盆地具有統一的地質發展史,因而發育着統一的油氣生成、運移和聚集等基本石油地質條件及特徵,有其特定的規律性。含油氣盆地是油氣生成、運移和聚集的基本地質單元。

介紹

對於含油氣盆地的理解,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具有統一的地質發展歷史。

(2)在地殼上必須是曾經是一個窪陷區,有較厚的沉積岩層分布,曾經歷長期、持續、穩定沉降狀態,以造成對生油有利的環境。

(3)經受一定程度的構造運動,以推動油氣運移和形成圈閉,當然,構造運動不能過度強烈,不致破壞油氣生成和聚集。

(4)盆地內生、儲、蓋層、圈閉發育,並具有良好的生、儲、蓋組合。

(5)含油氣盆地的範圍大小不一,差別很大,面積從幾十平方公里到上萬平方公里。如世界上最大的含油氣盆地-波斯灣盆地,面積達296.17萬平方公里;我國最大的含油氣盆地-塔里木盆地,面積為55.7萬平方公里;我國西部的民和盆地,面積僅9000平方公里;美國西部的洛杉磯盆地,面積僅3900平方公里。

(6)含油氣盆地內部可以進一步劃分為不同的大地構造單位,各單元的沉積過程和油氣生成、聚集條件在具全盆地共性的基礎上,可以有一定的差異性。如渤海灣盆地是新生界盆地,這是統一的,但其南部以古近系(下第三系)含油為主,北部以新近系(上第三系)含油為主;油氣豐富程度也有差異。

(7)盆地內存在油氣田。

構造

含油氣盆地從整體上是一個統一的沉降區;但就其內部來說,無論是基底還是沉積蓋層,並非都是一個簡單的光坦凹面或平面,其基底不僅有起伏,沉積蓋層也常有各種變形。由於基底和蓋層的性質不同,含油氣盆地的構造特徵也較複雜。因此,其內部又可進一步劃分為若干個次一級構造單元。

在一般盆地內,基底起伏形成的隆起與坳陷屬一級構造單元。隆起以相對上升占優勢,沉積蓋層較薄且往往發育不全,沉積間斷較多,在毗鄰坳陷的翼部容易出現地層超覆和岩性尖滅帶,有利於油氣聚集。坳陷是盆地內基底埋藏最深的區域,沉積蓋層發育完全,厚度大、岩性岩相穩定,是有利於油氣生成的區域,成為含油氣盆地的油源區。

盆地邊緣的斜坡區,也屬於一級構造單元,同毗鄰坳陷的隆起翼部相似,也是有利的油氣聚集區。盆地內最低一級構造單元為背斜、單斜和向斜,俗稱三級構造(或局部構造),是形成油氣田的構造單元。由局部構造組成的構造帶即為二級構造單元,控制油氣聚集帶的形成。

對一般含油氣盆地而言,多包括上述三級構造單元。但是,在某些地質構造較複雜的大型含油氣盆地內,在隆起與坳陷之下,還可劃分出次級單元凸起與凹陷,因不帶普遍性,可列為亞一級構造,不必另立級別。

分類方法

在油氣勘探中,為了將未知含油氣盆地與已知含油氣盆地進行對比,常常將沉積盆地或含油氣盆地進行分類。含油氣盆地分類方案較多,歸納起來,主要有3大類:

①按槽台學說劃分盆地類型,這種分類從20世紀50年代起沿用至今。主張這種分類的代表為И.О.布羅德;

②主要是根據板塊活動的性質進行盆地分類,以W.R.迪金森(1974,1977)和A.W.巴利(1980)為代表;

③以古生代槽台體制和中、新生代板塊構造體制為基礎進行盆地分類,主張此方案的為中國朱夏(1981)。

此外,有些石油地質學家,主張採用以地球動力學為基礎的盆地成因分類。例如,中國陳發景等(1981)和M.P.沃森(1986)主張,將中國中、新生代盆地劃分為裂谷型盆地和前陸(或撓曲)型盆地兩大類。中國劉和甫(1986)劃分為張裂環境、擠壓環境、剪切環境和重力環境4類。在上述的盆地分類方案中,盆地類型都是指某一時期的原型,實際上很多盆地都是由幾種盆地原型有規律組合而成,D.R.金斯頓(1983)稱之為多旋迴盆地。除少數較年輕的中、新生代盆地外,普遍為多種類型疊加的古生代和中、新生代盆地。因此,盆地的形成、構造演化是當前盆地研究中的重要課題之一。區分不同旋迴時期不同性質的盆地,可以對含油氣遠景作出正確的評價。

參考文獻

  1.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漢字,搜狐,2022-03-30
  2. 華夏古漢字《金文》,搜狐,202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