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四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呂四鎮即江蘇省南通市啟東市呂四港鎮,坐落於市西北角。現呂四港鎮由原呂四港鎮,天汾鎮,兆民鎮合併而來。人口約 17萬。呂四北臨黃海,西與海門市接壤。正在開發中的呂四港,即位於此。呂四一名的由來,按當地傳說八仙之一的呂洞賓曾四次雲遊此地,當地居民為表紀念,命名為呂四。[1]
簡介
呂四歷史悠長,始於盛唐,嘉靖年間海潮泛濫沖毀呂四古城牆,大部分的呂四先民死於那次海嘯,海嘯過後朝廷從江南常州抽調 "彭毛朱周成袁成(一說杜,盧,顧,季,周,彭,毛)",史稱七姓移民。據史載,唐朝初年呂四原名白水盪,後周顯德二年(公元955年)始設呂四場。故此地區已有千年行政歷史。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為抵禦倭寇侵犯騷擾,開始築城名鶴城。此名如今仍在使用。
對於呂四的取名有着各種各樣美麗的傳說,最出名的是說八仙中的呂洞賓來過四次而得名。當然,這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無從考證。地名的由來,一般與地容地貌、傳說、歷史名人或歷史事件等有關,如赤壁、神女峰、九姑娘山等。靠近山川的地方,地名的命名原則是:山的南邊及江河的北岸稱作為陽,意思為能見到陽光;反之,山的北邊及江河的南岸稱為陰。同時,也有人認為呂四地名的由來,應與本身的地理位置有密切的關係。啟東是一片新土,在老的地圖上,能見到的顯著地名有"南陽"、"呂四"兩個。當時南陽是啟東的最南端即江的北岸,啟東人的土話叫作"北腳",南陽以南都是後來連接江中的沙洲而形成的,其中的"匯龍"也有合攏的意思。由於啟東現在的東南角當時還沒有形成,"呂四"處在一個突出的位置,同時又是一個特殊的位置。南邊是長江,北邊是黃海,並處在交會處,也就是說"呂四"處在長江口與黃海口的交會之處,即兩"口"分合之處(長江口延伸線往南為東海)。在漢語中,兩"口"分為"呂",兩"口"合為"四",因此,取名為"呂四"。從中可見啟東先輩的遠見卓識及文化底蘊。
歷史
▲1989年,南通市把呂四港開發列為重要議事日程,成立了"南通市開發呂四港辦公室",負責規劃、協調開發呂四港的具體工作。同年10月,江蘇省政府批准呂四港為二類口岸正式對外開放。▲2006年5月,國務院將呂四港作為南通港擴大對外開放的港區,列入了國家"十一五"一類口岸開放計劃。▲2008年年初,啟東市委市政府及相關部門把申報臨時開放口岸工作作為江海聯動開發的重要內容來抓,積極與國家、省市相關部門溝通協調。▲2009年5月11日,國家交通運輸部正式批覆,呂四港區獲批成為臨時開放口岸,呂四海運綜合碼頭等4個碼頭獲准臨時對外開放。▲2009年6月23日,啟東召開呂四港一類開放口岸申報動員大會,計劃在明年年底完成申報。目前,水域開放界定、聯檢大樓選址、可行性報告研究等各項工作進展順利。向海重工、啟亞船務等碼頭臨時開放申報工作也在同步進行。▲2009年9月,交通運輸部規劃設計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共同編制完成《呂四海洋經濟開發區發展規劃》。同月,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完成《啟東市沿海發展戰略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