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後江行十絕(岳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後江行十絕(岳珂)

作品名稱:後江行十絕(岳珂)

創作年代:南宋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岳珂

後江行十絕(岳珂)南宋著名文學家史學家、詩人岳珂作品之一。

岳珂(1183年—1243年),字肅之,號亦齋,晚號倦翁,南宋文學家。岳珂進士出身,鄴侯、權戶部尚書。岳飛之孫,岳霖之子。[1]

正文

(一)

日日征帆上水風,掀天雪浪駭魚龍。 不須檢校江行歷,知過雲山幾萬重。

(二)

遠村煙暝牛羊下,近岸波澄鷗鷺閒。 一抹斜陽江似鏡,天移小景向人間。

(三)

指點神鴉送客檣,江山回首郁蒼蒼。 吳朝千載興亡地,極目長淮恨更長。

(四)

擁騎年時憶往來,舊時行處半莓苔。 山雲勒駕應頻笑,又是江南勾當回。

(五)

夕舂正是隔前溪,江路行人猶未歸。 我笑臥龍成底事,晨光盡欠踏熹微。

(六)

叫着漁郎急掉頭,一聲別浦聽蓮謳。 山遙水遠應同趣,我亦青簾問酒樓。

(七)

湓波已近見康廬,風月煙雲自卷舒。 白鳥歸來閒似我,向山深處認巢居。

(八)

官牌夾外少人煙,商婦琵琶久斷弦。 司馬青衫不須泣,江鷗對我正忻然。

(九)

西望沙羡東秣陵,湓江中道是歸程。 柳陰系纜人歸後,頻有黃鸝三四聲。

(十)

人生最好是歸來,六月火雲溶雪醅。 散發晞風須一醉,月明攜簟又涼台。[2]

簡介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學家。字肅之,號亦齋,晚號倦翁。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岳飛之孫,岳霖之子。宋寧宗時,以奉議郎權發遣嘉興軍府兼管內勸農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興,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為承務郎監鎮江府戶部大軍倉,歷光祿丞、司農寺主簿、軍器監丞、司農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興。十二年,為承議郎、江南東路轉運判官。十四年,除軍器監、淮東總領。寶慶三年(公元1227),為戶部侍郎、淮東總領兼制置使。紹定六年(公元1233)元宵,岳珂在京口觀燈,作詩提到宋徽宗被俘事,被人構陷以罪。嘉熙二年(公元1238)被重新起用,官至戶部侍郎,淮東總領制置使。卒於淳祐元年後。[3]

主要作品

著有《籲天辯誣》、《天定錄》,結集為《金佗粹編》(28卷,續編30卷)。又著有《桯史》15卷、《玉楮集》8卷、《棠湖詩稿》1卷、《續東幾詩餘》、《小戴記集解》(稿佚)、《刊正九經三傳沿革例》1卷等。嘉定七年(1214),在嘉興曾主修《嘉禾志》(未成書)。《桯史》以辨明「公是公非」為目的,通過對南宋朝野各階層人物的言行的記載,表現了他對主戰派和投降派人物的鮮明愛憎。書中所載之事,大都翔實可信。如《乾道受書禮》、《(范石湖)一言悟主》、《開禧北征》等條,可補史傳之闕。其中對文人軼事的記載,詩文作品的轉錄,可資輯佚、校勘,也有助文學史研究。

所著《玉楮集》8卷,有《三恬堂叢書》本。《棠湖詩稿》1卷,有《叢書集成》本。《金陀粹編》28卷,《續編》30卷,有清刊本。《愧郯錄》15卷,有《四部叢刊》本。另有《宋少保岳鄂王行實編年》2卷,有《明辨齋叢書》本。《寶真齋法書□》28卷,有《叢書集成》本。《桯史》有《四部叢刊》影元刊本、中華書局1981年點校本。[4]

參考資料

  1. 岳珂 古典文學網
  2. 「岳珂」詩詞全集 後江行十絕(岳珂) 詩詞名句網
  3. 岳珂 查字典網
  4. 岳珂介紹 書法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