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後漢書·龐參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後漢書·龐參傳出自於《後漢書》,此史是一部由我國南朝劉宋時期的歷史學家范曄編撰的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史書。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書中分十紀、八十列傳和八志(司馬彪續作),記載了從光武帝劉秀起至漢獻帝的195年歷史。 [1]

原文

龐參字仲達,河南緱氏人也。初仕郡,未知名,河南尹龐奮見而奇之,舉為孝廉,拜左校今。御史中丞樊准上疏薦參,鄧太后納其言,即擢參,召拜謁者,使西督三輔諸軍屯。四年,羌寇轉盛,兵費日廣,且連年不登,谷石萬餘。參奏記於鄧騭,騭及公卿以國用不足,欲從參議,眾多不同,乃止。拜漢陽太守。郡人任棠者,有奇節,隱居教授。參到,先候之,棠不與言,但以薤①一大本,水一盂,置戶屏前,自抱孫兒伏於戶下。主簿白以為倨。參思其微意良久,曰:棠是欲曉太守也水者欲吾清也拔大本薤者欲吾擊強宗也抱兒當戶欲吾開門恤孤也於是嘆息而還 參在職,果能抑強助弱,以惠政得民。元初元年,遷護羌校尉,畔羌懷其恩信。明年,燒當羌種號多等皆降,始復得還都令居,通河西路。

時,先零羌豪僭號北地,詔參將降羌及湟中義從胡七千人,與行征西將軍司馬鈞期會北地擊之。參於道為羌所敗。既已失期,乃稱病引兵還,坐以詐疾下獄。校書郎中馬融上書請之,書奏,赦參等。後以參為遼東太守。永建元年,遷度遼將軍。四年,入為大鴻臚。尚書僕射虞詡薦參有宰相器能,以為太尉,錄尚書事。是時三公之中,參名忠直,數為左右所陷毀,以所舉用忤帝旨,司隸承風案之。上計掾廣漢段恭因上疏曰:「伏見道路行人,農夫織婦,皆曰『太尉龐參,竭忠盡節,徒以直道不能曲心,孤立群邪之間,自處中傷之地』。昔白起賜死,諸侯酌酒相賀;季子來歸,魯人喜其紓難。夫國以賢化,君以忠安。今天下咸欣陛下有此忠賢,願卒寵任,以安社稷。」書奏,詔即遣小黃門視參疾,太醫致羊、酒。永和元年,以久病罷,卒於家。

【注】①薤: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鱗莖,鱗莖和嫩葉可食。

譯文

龐參,字仲達,河南緱氏人。開始做官,不知名,河南尹龐奮看見了認為很奇特,舉為孝廉,拜為左校令。御史中丞樊准上疏推薦龐參,鄧太后採納了他的話,就提拔了龐參,拜為謁者,使他向西督三輔諸軍屯。 永初四年,羌寇又捲土重來,兵費日廣,且連年收成不好,谷每石需五萬餘錢。龐參報告鄧騭提出自己建議,鄧騭及公卿們因國用不足,想聽從龐參的建議,眾多人不贊同,才停止了。龐參為漢陽太守。郡人任棠有奇節,隱居教授學徒。龐參到任,先去拜訪他。任棠不和他說話,只把薤一大本、水一盂放在戶屏之前,自己抱着孫子伏在戶下。主簿報告,認為任棠倨傲。龐參想了一下他的用意,過了好久便說:「任棠是想讓太守明白,水,是想我清白哩。拔一大本薤,想我打擊強宗哩。抱兒當戶,想我開門憐惜孤兒哩。」於是嘆息而回。龐參在職時,果然能抑強助弱,用惠政贏得了民心。元初元年,升為護羌校尉,叛羌懷念他的恩信。元初二年,燒當羌種號多等都投降,才又能夠還都令居,通河西之路。

這時先零羌豪強在北地僭號,朝廷詔參率領降羌及湟中起義的胡兵七千人,與行征西將軍司馬鈞約期會合於北地攻打他們。龐參在半路上被羌人打敗。已經沒有在約定的日期到達,於是龐參稱病帶兵回來,因假稱有病犯了罪被逮捕下獄。校書郎中馬融上書請求赦免,書奏上,龐參得到赦免。後來用龐參為遼東太守。永建元年,升為度遼將軍。永建四年,進朝廷做了大鴻臚。尚書僕射虞詡薦參說他有宰相的器量和才幹。漢順帝時用他為太尉,錄尚書事。這時三公之中,龐參有忠直的名聲,卻多次被皇帝身邊的人所陷害與毀謗,認為所舉薦使用的人違背皇帝的旨意,司隸迎合上官的意圖調查此事。

這時當會茂才孝廉,龐參因為被彈劾,於是稱疾未能參加。上計掾廣漢段恭因會上疏道「:臣看到道路行人,農夫織婦,都說『太尉龐參,謁忠盡節,只因做事正直,被孤立在群邪之中,受到中傷。』從前白起賜死,諸侯酌酒相賀;季子回來,魯人喜其解除國難。國家因為有了賢臣才得以教化,國君因為有了忠臣才安心。今天下的人都高興陛下有這種忠賢之臣,希望您一直寵信,讓天下安心。」書奏上,朝廷就派小黃門視龐參的病,派太醫送去羊和酒慰問。永和元年,因久病罷官,死在家中。[2]

作者簡介

范曄(公元398—446年),字蔚宗,祖籍順陽(今河南淅川縣),范家自西晉永嘉之亂後移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市),范曄是南朝劉宋時期的傑出史學家,史學名著《後漢書》的作者。[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