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同類產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同類產品是一個專有名詞術語。

中華文明是一種獨特的文明[1],其文字也是非常獨特的。在世界上所有的國家中,只有中國由於其民族文化強大的包容性與同化性而始終沒有間斷過的文化傳承,這使漢字成為世界上較少的沒有間斷過的文字形式。約公元前14世紀殷商後期出現的甲骨文[2]被廣泛認為是漢字的第一種形式,一直發展到今日,有三四千年的歷史。

名詞解釋

同類產品是指與傾銷、補貼或過激增長的進口產品相同的產品;沒有相同產品的,以與進口產品的特性最相似的產品為同類產品。在確定同類產品時,通常會考慮以下因素:產品的物理特徵、化學性能、生產設備和工藝、產品用途、產品的可替代性、消費者評價、銷售渠道等。

術語解釋

傾銷是指一國(地區)的生產商或出口商以低於正常價值的價格(國內市場銷售價格、結構價格或第三國出口價格)將其商品銷售到另一國(地區)市場的行為。

補貼是指出口國(地區)政府或者其任何公共機構提供的並為接受者帶來利益的財政資助以及任何形式的收入或者價格支持。根據世貿組織《補貼與反補貼協定》,補貼分為三類:禁止性補貼、可訴性補貼和不可訴補貼,其中關於不可訴補貼的規定已到期失效。

禁止性補貼分為出口補貼(目的在於鼓勵出口)和進口替代補貼(目的在於使用本國產品)。比較常見的禁止性補貼包括:出口直補、出口優惠信貸、購買國產零部件的退稅、出口名牌扶持措施等。

可訴性補貼通常為國內支持補貼,不與出口直接掛鈎,構成要件分別為:(1)政府或公共機構的財政資助;(2)授予了利益;(3)具有專向性,即針對特定企業、產業或地區的補貼。比較常見的可訴補貼包括:針對特定地區、行業和企業的優惠貸款、稅收優惠、技改貼息、低價出讓土地使用權、開發區的一系列優惠措施等。對于禁止性補貼和對其他世貿成員造成損害或不利影響的可訴性補貼,有關世貿成員可以採取反補貼措施,或者將其訴諸世貿爭端解決機制。

不可訴補貼通常為研發活動支持、落後地區援助和環保補貼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