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吊鐘海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吊鐘海棠

中文學名:吊鐘海棠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桃金娘目

科:柳葉菜科

屬:倒掛金鐘屬

吊鐘海棠(拉丁學名:Fuchsia hybrida hort. ex Sieb. et Voss ),別名:燈籠花、吊鐘海棠。多年生半灌木,莖直立。高50-200厘米,粗6-20毫米,多分枝,被短柔毛與腺毛,老時漸變無毛,幼枝帶紅色。葉對生,卵形或狹卵形,長3-9厘米,寬2.5-5厘米。喜涼爽濕潤環境,怕高溫和強光,以肥沃、疏鬆的微酸性壤土為宜,冬季溫度不低於5℃。
原產墨西哥,廣泛栽培於全世界,在中國廣為栽培,尤在北方或在西北、西南高原溫室種植。盆栽適用於客室、花架、案頭點綴,用清水插瓶,既可觀賞,又可生根繁殖。[1]

形態特徵

半灌木,莖直立,高50-200厘米,粗6-20毫米,多分枝,被短柔毛與腺毛,老時漸變無毛,幼枝帶紅色。葉對生,卵形或狹卵形,長3-9厘米,寬2.5-5厘米,中部的較大,先端漸尖,基部淺心形或鈍圓,邊緣具遠離的淺齒或齒突,脈常帶紅色,側脈6-11對,在近邊緣環結,兩面尤下面脈上被短柔毛;葉柄長2-3.5厘米,常帶紅色,被短柔毛與腺毛;托葉狹卵形至鑽形,長約1.5毫米,早落。 花兩性,單一,稀成對生於莖枝頂葉腋,下垂;花梗纖細,淡綠色或帶紅色,長3-7厘米;花管紅色,筒狀,上部較大,長1-2厘米,徑3-5毫米,連同花梗疏被短柔毛與腺毛;萼片4,紅色,長圓狀或三角狀披針形,長2-3厘米,寬4-8毫米,先端漸狹,開放時反折;花瓣色多變,紫紅色,紅色、粉紅、白色,排成覆瓦狀,寬倒卵形,長1-2.2厘米,先端微凹;雄蕊8,外輪的較長,花絲紅色,伸出花管外的長1.8-3厘米,花葯紫紅色,長圓形,長2-3毫米,徑約1毫米,花粉粉紅色;子房倒卵狀長圓形,長5-6毫米,徑3-4毫米,疏被柔毛與腺毛,4室,每室有多數胚珠;花柱紅色,長4-5厘米,基部圍以綠色的淺杯狀花盤;柱頭棍棒狀,褐色,長約3毫米,徑約1.5毫米,頂端4淺裂。果紫紅色,倒卵狀長圓形,長約1厘米。花期4-12月。

地理分布

原產於秘魯、智利、阿根廷、波利維亞、墨西哥等中南美洲國家;中國廣為栽培,尤在北方或在西北、西南高原溫室種植生長,已成為重要的花卉植物。

生長習性

喜涼爽濕潤環境,怕高溫和強光,忌酷暑悶熱及雨淋日曬。以肥沃、疏鬆的微酸性土壤,且宜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冬季要求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空氣流通;夏季要求乾燥、涼爽及半陰條件,並保持一定的空氣濕度。夏季溫度達30℃時生長極為緩慢,35℃ 時大批枯萎死亡。冬季溫度不低度於5℃,若低於5℃,則易受凍害。

栽培技術

光照

吊鐘海棠是半陰植物,在不同季節所需要光照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在冬季、早春和晚秋,光照強度較低,可以接受全日照,可以讓它更好的生長,而對於夏季和早秋,光照強度較高,而且溫度過高,植物的生長緩慢,要適當遮光,每天曬半日散射光,其餘可以進行暗處理,有助於花芽分化,孕蕾開花。

水分

吊鐘海棠喜濕潤環境,水分不足會影響其花芽的分化和花蕾的生長,要保持盆土的微濕,多往葉片噴灑一些水,而在開花,要保持盆土適當乾燥,做好見干見濕,濕則透,然後放在涼爽及半陰環境下養護最好。 吊鐘海棠喜酸,在生長旺季,可以每周澆灌一次稀釋鞏肥水,增加盆土的酸性,促進根系吸收養分。

肥料

由於吊鐘海棠生長特快,且開花次數多,不間斷開花,因此所需要的養分也非常肥,所以要做好薄肥勤施,每周可以施一次稀釋餅肥液,可以往盆土裡埋入一些雞蛋殼粉末或者骨粉,提供充足的磷鉀肥,讓花開的更大更艷。 注意,在施肥時,要保證盆土偏干,最好在傍晚施肥,第二天早上進行解水,澆次透水,更有助於根系的吸收,促進生長開花。

主要價值

倒掛金鐘花形奇特,極為雅致。盆栽用於裝飾陽台、窗台、書房等,也可吊掛於防盜網、廊架等處觀賞。

植物文化

倒掛金鐘的花語:相信愛情、熱烈的心。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