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吉祥遍至口和本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吉祥遍至口和本續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 的圖片

吉祥遍至口和本續》共九冊,是西夏時期文佛經紙本,是藏傳佛教經典的西夏文譯本,也是現在世界上最早的木活字版印本之一。

1991年寧夏回族自治區賀蘭縣拜寺溝方塔出土,藏於寧夏回族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被列為中國64件禁止出國展出文物之一[1]

形態

西夏《吉祥遍至口和本續》完本者有封皮、扉頁,封皮左上側貼有刻印的長條書籤,書名外環以邊框;封皮紙略厚,呈土黃色,封皮里側另背一紙,有的紙為佛經廢頁,背時字面向內。全頁版框縱30.7厘米,橫 38.0 厘米,四界有子母欄,欄距上下 23.5 厘米,無界格,半面左右 15.2 厘米。版心寬 1.2 厘米,無象鼻、魚尾。

內容介紹

上半為書名簡稱,下半為頁碼,頁碼有漢文、西夏文、漢夏合文三種形式。每半面十行,每行二十二字,每字大小 1 厘米左右。通篇字體繁複、周正、秀美。包括《吉祥遍至口和本續》等四種經文,白麻紙本,木活字版精印,蝴蝶裝,封皮貼有書籤,首頁載有「集經」、「藏譯」、「番譯」者的名字。共有9冊,達10萬字,是一部保存較好的木刻本西夏文佛經[2]。該經書的內容在印刷中有版框欄線交角處缺口大、版心行線與上下欄線不相接、同一面同一字筆鋒形態不一、欄線及版心行線漏排、省排、經名簡稱和頁碼用字混亂、有錯排、漏排、數字倒置等活字版印本特徵,因此這部 1991 年出土的西夏文佛經是迄今世界上發現的最早的木活字版印本,它的發現將木活字的發明和使用時間提早了一個朝代,對研究中國印刷史和古代活字印刷技術具有重大價值。

視頻

吉祥遍至口和本續 相關視頻

天天分享——吉祥遍至口和本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