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吉林市明清造船廠遺址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吉林市明清造船廠遺址博物館位於吉林市豐滿區江南鄉阿什村(吉豐公路15公里處)。

基本內容

面 積:占地面積1400平方米,展廳建築面積180平方米,布展面積130平方米

歷史沿革:明朝時期,為經略祖國東北,特派遣遼東都司都指揮使劉清於永樂十八年、洪熙元年、宣德七年三次領軍至此興役造船,建立造船基地,成為連接京師、遼東都司和努爾干都司的紐帶。清朝時期,為抵禦沙俄入侵,於順治十三年在明代船廠的基礎上設立清代吉林造船基地。並被吉林將軍長順監修《吉林通志》時收入「金石志」。1961年,由吉林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吉林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由當時吉林市郊區文物管理所進行日常保護。1972年至1975年,吉林省博物館對其進行了調查、拓拍。1983年,建立了一亭一閣。「阿什亭」由時任吉林市副市長李揮題寫;「摩崖閣」由我國着名書法家金意庵先生題寫。1990年建立了歷史陳列館,並在兩處石刻外加築玻璃罩。1992年,改由吉林市文物管理處進行日常保護管理。2002年,吉林市文物管理處建立了吉林明清船廠歷史陳列館,並對《吉林明清船廠歷史陳列》進行了重新布展,進一步充實、完善了陳列內容。

國際博物館日

國際博物館日定於每年的5月18日,是由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發起並創立的。1977年國際博物館協會為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吸引全社會公眾對博物館事業的了解、參與和關注,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18日為第一個國際博物館日,並每年為國際博物館日確定活動主題。

這一天世界各地博物館都將舉辦各種宣傳、紀念活動,慶祝自己的節日,讓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館[2],更好地發揮博物館的社會功能。

視頻

吉林市明清造船廠遺址博物館 相關視頻

吉林市明清造船廠遺址博物館
昔日明清兩代吉林造船地,今為吉林市八景之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