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吉蘭泰鹽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吉蘭泰鹽湖位於阿拉善左旗境內,內蒙古烏蘭布和沙漠西南邊緣,坐落於烏蘭布和沙漠西南邊緣的賀蘭山巴彥烏拉山之間的沖洪積扇之上,地理坐標東經105度42『,北緯39度45』,為一北東-----南西走向的橢圓形盆地。四周由戈壁草原、沙丘所環抱。

吉蘭泰鹽湖是我國境內陸中型鹽湖之一,吉蘭泰系蒙古語,意為「六十」。鹽湖面積120平方公里,四周由戈壁草原、沙丘所環抱。 鹽湖鹽層覆蓋面積60平方公里,整個湖呈橢圓形,鹽層平均厚度3~5米,最厚處將近6米。

鹽湖特點

這裡出產的食鹽俗稱「吉鹽」,以顆粒大、雜質少、味道濃等特點著稱,有鉀、和其他稀有貴重化學元素,具有很高的工業開採價值。現在,全區百姓都在享用它,還走出國門,甚是令人驕傲。 吉蘭泰鹽湖蘊藏着豐富的石鹽和芒硝資源,以石鹽為主。石鹽成鹽面積60km2,沉積厚度3-4m,最大厚度5.9m,儲量9700多萬噸;芒硝沉積厚度1m,儲量約900萬噸。吉蘭泰鹽湖是內蒙古西部最大的鹽湖礦床。[1]

歷史發展

開產於清朝乾隆元年,距今已有270多年的歷史。鹽湖原系阿拉善和碩特旗王爺的產業,解放後,鹽湖收歸國有,一九五三年成立了吉蘭泰鹽場。解放初期,廣大鹽工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依靠原始的採鹽工具和「沙漠之舟」的運輸,生產了大量的原鹽,有力地支援了新中國的建設。

在20世紀60年代初期,吉蘭泰鹽湖湖面還有0.1-0.2m的湖表滷水,目前已經演化到無湖表滷水的干鹽湖發展階段。晶間滷水埋深0.3-1.0m,礦化度286.51g/L,相對密度1.2017,pH值6.71,水化學類型為硫酸鹽型硫酸鎂亞型。

湖區建有鐵路專用線,生產技術不斷改進更新,目前已經實現機械化採鹽、加工、運輸,開發出天然胡蘿蔔素、金屬鈉等系列鹽化產品,是內蒙古自治區最大的石鹽生產基地。

旅遊資源

吉蘭泰鹽湖是阿拉善世界沙漠地質公園的一部分,這裡不僅有迤麗的沙漠自然風光,同時鹽湖工業區也是人間奇觀。平湖落日、沙漠幻像、晴空如碧,吉蘭泰鹽湖以其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悠久的採鹽歷史吸引着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打造中國吉蘭泰大漠死海旅遊度假,發展當地第三產業,將為阿拉善的旅遊迎來新的發展契機。[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