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葉 - 姓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葉 - 姓氏

葉姓,中國姓氏之一,源自羋姓,顓頊為其遠祖,尊葉公沈諸梁為始祖。望出南陽、下邳,堂號有下邳堂、梅州堂、遼東堂、南陽堂等。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廣東、浙江、福建、台灣、海南、江蘇、江西、四川安徽、湖南、湖北、廣西、河南和河北等地。

在宋人編撰的《百家姓》中排名第257位。2010年11月,根據第六次中國全國人口普查中國公安部對全國戶籍人口的統計數據,葉姓人口總數全國排名第49位。截至2016年07月,葉姓人口全國排名42位。

據第三屆世界葉氏聯誼會(2009.5.15——18日,在河南葉縣召開)資料:由公安部提供全國葉氏大陸總人口為(2008年):6051651人,台灣人口為:270378人,港澳及海外約70萬人。當今全球葉姓約580萬人。葉姓族人中不乏宰相、畫家、文學家之名流。主要名人有葉適、葉劍英、葉挺、葉聖陶等。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葉姓

外文名; Ye,Yeh,Ip

主要堂號; 下邳堂、梅州堂、遼東堂、南陽堂

得姓始祖; 沈諸梁(葉子高)

著名人物; 葉適、葉劍英、葉挺、葉聖陶

主要郡望; 南陽、下邳、越嵩、遼東

得姓方式; 以封邑為氏

先祖; 顓頊

歷史發展

姓氏源流 ①出自羋姓,以封邑為氏

史載,上古時代,帝顓頊的後裔陸終娶鬼方氏女為妻,生下六個兒子,其中第六個兒子叫季連,賜姓羋。季連的後裔鬻能做過周文王的老師,後來周成王姬誦封鬻熊的曾孫熊繹在荊州山(今湖北荊州),立國為荊,定都丹陽(今湖北秭歸),後遷都子郢(今湖北江陵),改國號為楚。春秋時期,楚莊王羋旅(熊侶)的曾孫尹戌,在楚平王熊棄疾執政時期(公元前528-前516年)任沈縣令尹(今安徽臨泉),又稱沈尹戌,後出任楚國左司馬。

楚昭王羋軫(熊壬)十八年(公元前498年),沈尹戌在率軍與吳國軍隊作戰時英勇戰死,楚昭王遂封沈尹戌的兒子沈諸梁於葉邑(今河南葉縣舊城) ,史稱葉公。葉公曾大力平定白雲勝叛亂以助楚惠王復位,為楚國立下大功,被分封到南陽(今河南南陽、湖北襄樊一帶),賜爵為公,世人尊為葉公。葉公之後,以封邑為氏。據《風俗通義》及《通志·氏族略·以邑為氏》等資料所載,在葉地治水開田,頗具治績。因平定白公之亂,故稱葉公。其後裔以邑為氏,葉邑成為葉氏祖地,葉公成為葉氏始祖。

②出自許姓

漈頭《葉氏族譜》:唐宣宗大中乙亥九年秋(855年),許延一、許延二兄弟攜家人、童僕七十餘口,由河南汝寧府光州固始縣新安村白馬渡向福建遷徙,次年四月落腳於福建政和東湖。政和漈頭遂成為許裔葉氏祖地,其後裔多分布於政和鄰近地區。

③出自中國古姓

中國古姓中有「葉陽氏」、「葉大夫氏」,按照兩字姓、三字姓轉為單字姓的規律,葉陽氏、葉大夫氏後來也改為葉氏。

⑤出自其他少數民族

出自漢朝時期古葉調國,屬於以國名漢化為氏。葉調古國故地在印度尼西亞爪哇島或者蘇門答臘島,東漢永建六年曾經遣使中國,建立友好關係,葉調國來中國的移民多以葉為姓,傳名竹帛。

據《姓氏考略》所載,中國古代南方少數民族日南郡(今越南境內)蠻有以葉為姓者。如東漢末年時董卓部下都尉葉雄(即華雄)即是南方少數民族的後裔。

●滿族納喇氏、葉赫勒氏、德昂族亥氏,台灣土著、彝、蒙、土家、錫伯、保安、回、苗等民族均有葉姓。

●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黑龍江志稿·人物誌》記載:蒙古族葉古祿特氏,亦稱葉魯特氏、亦魯特氏,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Yegulut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葉氏、尹氏。

蒙古族葉赫氏,源出河名,後蒙古達酋長星根達爾漢滅扈倫納喇部,兼併其民眾,遷徙其於葉赫河岸成為葉赫部,以部為氏,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YeheHala,漢義「盔頂」。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葉氏。

蒙古族葉克忠氏,屬於蒙古新巴爾虎姓氏,世居巴爾古(今俄羅斯貝加爾湖東)。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Yekejong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葉氏。蒙古族葉氏的正確讀音作yè(ㄧㄝˋ)。

●源於滿族

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八旗通志·烈女傳》、《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滿族的社會組織》等記載:

滿族費仰古氏,亦稱佛尼音布氏,滿語為FeiyanguHala,世居地待考,所冠漢姓即為葉氏。

滿族赫葉哷氏,亦稱何雅禮氏,荷葉爾氏,滿語為HeyereHala,世居瀋陽。後有錫伯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葉氏、赫氏、賀氏、何氏等。

滿族尼赫理氏,亦稱尼柯特氏,滿語為NiheriHala,世居烏蘇里(今烏蘇里江流域)等地,人口非常少。所冠漢姓即為葉氏。

滿族顏扎氏,亦稱燕札氏、顏查氏、閻拉扎氏、顏之哈拉氏、庫雅拉彥札氏,滿語為YanjaHala,滿族最古老的姓氏,源於金國時期女真「顏盞」,以姓為氏,世居雅蘭西楞(今俄羅斯濱海地區蘇城東南一帶)、葉赫(今吉林梨樹)、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長白山區等地,後多冠漢姓為顏(民姓)氏、閻(官姓)氏、張氏等。後來的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的妃子顏扎氏,是顏扎·布顏之女,生有皇子愛新覺羅·葉布舒,其庶之支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首字諧音漢字為姓氏者,稱葉氏,世代相傳至今。

滿族葉穆氏,滿語為YemuHala,源出金國時期女真業速布部,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赫爾蘇城(今吉林伊通西北六十五公里處)、尼馬察(今黑龍江省穆稜縣東興凱湖彼岸俄羅斯烏蘇里斯克一帶)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後多冠漢姓為葉氏、穆氏。

滿族葉赫勒氏,亦稱葉何里氏,滿語為YeheleHala,漢義「磁」,世居呀哈(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葉赫(今吉林梨樹)、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等地。後多冠漢姓為葉氏、慈氏等。

滿族葉庫哩氏,滿語為YekuriHala,世居虎爾哈(今黑龍江黑河對岸俄羅斯地區),所冠漢姓即為葉氏。

滿族葉墨勒氏,滿語為YemoleHala,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後多冠漢姓為葉氏。

滿族葉氏的正確讀音作yè(ㄧㄝˋ)。

●源於赫哲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赫哲族祿葉哷氏,亦稱努葉勒氏、陸如火氏,依蘭三姓之一,以部為姓,世居黑龍江沿岸、三姓(今黑龍江依蘭)、虎爾哈(今黑龍江黑河對岸俄羅斯地區)、松花江流域、奇納林赫哲部(今黑龍江同江秦得利)等地。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RuyereHala。

清朝中葉以後,赫哲族、滿族祿葉哷氏多冠漢姓為葉氏、陸氏、蘆氏等,葉氏正確讀音作yè(ㄧㄝˋ)。

●源於彝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彝族是中國西南地區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雲南、四川、貴州三省及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點。彝族支系繁多,多數自稱「諾蘇」、「納蘇」、「聶蘇」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根據彝族人民的意願,正式定民族名稱為彝族。

彝族同胞有自己的姓氏,在文獻《巍山彝族姓氏分布調查》中顯示,雲南巍山彝族的八萬三千七百七十一人中,共有一百四十九個姓氏,其中就有葉氏,據傳是葉丹氏的族支,取漢姓為氏,世代相傳至今。

葉丹氏世為四川涼山彝族沽基家族的頭人,歷史悠久,但總人口不是很多。葉丹氏家族的著名人物有近代革命史中記載的小葉丹,他與劉伯承元帥歃血為盟之事,被彝族同胞傳為佳話。

●源於德昂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德昂族葉氏,源出德昂族海氏部落。德昂族同胞普遍通傣語、漢語、景頗語,沒有本民族文字,許多人均能用漢文或傣文。德昂族人信仰小乘佛教和原始宗教。

德昂族是中國西南古老的少數民族之一,源於古代的濮人,與哀牢有密切的關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一度統稱為崩龍族,1985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改稱為德昂族。進入二十世紀以後,德昂族人多改採用漢姓,據文獻《德昂族社會歷史調查》一書中稱,雲南省潞西縣三台山德昂族民族鄉邦外村,有海氏改漢姓為葉氏者。

● 源於百越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姓氏考略》記載,中國古代南方少數民族中有南郡蠻,世居南郡(今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實際上是古代西南蠻夷族,源出春秋、戰國時期的古百越民族,其中多有取漢姓為葉氏者,世代稱葉氏,正確讀音作yè(ㄧㄝˋ)。三國時期孫吳國著名將領葉雄,即是南郡蠻的後裔。

●中國土家族、保安族、回族、苗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葉氏族人分布。[1]

參考文獻

  1. ,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