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計算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台式計算機是中國科技名詞。
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中國大陸的《 漢語大詞典[1]》(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中國台灣的《 中文大辭典 》(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以及日本的《 大漢和辭典 》(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詞解釋
台式計算機,是一種獨立相分離的計算機,完完全全跟其它部件無聯繫,相對於筆記本和上網本體積較大,主機、顯示器等設備一般都是相對獨立的,一般需要放置在電腦桌或者專門的工作檯上。因此命名為台式計算機。
歷史
國外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台式機ENIAC「艾尼阿克」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問世,它長30.48米,寬1米,占地面積約170平方米,有三十多個操作台,相當於十間普通房間的大小重達三十多噸,啟動耗電亮為150千瓦,當時耗資48萬美元,使用了一萬八千多個電子管,七萬個電阻,一萬個電容,一千五百多個繼電器和六千多個開關,功能是每秒可以進行五千多次的加法或者四百次乘法運算。
計算機在當時屬於高精尖的技術,所以主要運用於國防方面,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情況下,1954年防空用的「賽琪」計算機誕生了,其主要功能是幫助美國空軍追蹤空中的雷達信號,接收到鏈接的偵查雷達站發送來的信息,識別出哪些是敵方飛行物,哪些是自己人,這在當時是劃時代意義的,「賽琪」也是最早用人工操作的計算機。研發它的是美國「賽琪」半自動防空系統,它的材料和結構配備了調製解調器和圖像技術,處理器還是雙核的。
在1960年,NEAC2203在日本生產,主要運用於科學研究,商業領域,使用了在當時還很昂貴的磁芯內存,主要材料依然是晶體管。著名的IBM公司在1964年發布了system360大型機,也許你不知道它,但是它在阿波羅登月計劃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義的超級計算機「CDC6600」在1964年誕生。1965年,世界上的第一台真正意義上的小型計算機PDP-8推出,它性能超前,體積小,價格低,遠超同類產品,是小型機的劃時代里程碑。
1969年計算機用的通信處理機IMP誕生,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第一代的路由器。世界上首個個人計算機Kenbak-1在1971年完成。
1976年超級計算機Cray-1問世。同年蘋果公司推出了個人電腦,手工打造,木質外殼,要用電視顯示器連接才能使用,算是台式機的雛形了。
1981年,IBM公司推出了個人電腦,其外形以及極其接近近代電腦,計算機出現了劃時代的變革。同年第一台便攜電腦Osborne1誕生。是筆記本的雛形了。
1983年惠普公司推出了超時代的觸屏電腦HP-150。1997年IBM公司開啟「深藍」計劃,該超級計算機在於國際象棋冠軍的對弈中不落下風,計算機第一次在公眾面前展現了超凡的能力,勝過了人腦。「日新月異」形容變化極快,這個詞在計算機領域裡面最合適不過了。
國內
1956年計算所成立,這是新中國的第一個有關計算技術的研究所,人們稱之為"中國計算機事業的搖籃"。標誌着新中國計算機事業的開始。
1958年6月103型電子計算機由中科院計算所研製成功,運行速度每秒1500次,內存1024字節。119型電子計算機是中國自行設計的電子管大型通用計算機,當時世界上最快的電子管計算機。
1960年,中國第一台大型通用電子計算機107型機研製成功。
1963年,我國第一台大型晶體管計算機109機研製成功。
1968年12月研製成晶體管大型通用數字電子計算機"109丙機"。
1970年研製成中國第一批小規模集成電路通用數字電子計算111機。
1976年11月研製成大型通用集成電路通用數字電子計算機"013機"。
進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的大潮席捲全國,外來技術的引進更加快了中國計算機產業的發展。在這一時期,不僅確立了計算機微型化的新趨勢。同時也使個人PC的理念逐漸被大眾所接受。
1983年12月「銀河Ⅰ號」巨型計算機研製成功,每秒1億次。
1983年11月年中規模集成電路大型向量數字電子計算機"757機"研製成功。
1987年研製成聯想式漢字微型機系"LX-PC",開創了聯想公司的PC大業。
1991年研製成功,我國第一台基於微處理器的並行計算機。
1985年我國第一台微型電子計算機長城0520C研製成功。
1999年長城推出的颶風499個人機,第一次將微機的價格拉到5000元以下。
進入新世紀之後,中國PC產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大潮。新品牌、新產品不斷湧現,出現了百花齊放的新格局。隨着技術更新的加快,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的PC產業會走得更快、更遠。
參考文獻
- ↑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作為中國人的你知道有多少個嘛?,搜狐,2022-08-14
- ↑ 漢語的發展史,你了解多少:你真的會說漢語嗎?,搜狐,202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