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台北市立日新國民小學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台北市立日新國民小學位於山西台北市大同區太原路151號。民6年日本人將水田和池沼填平,設立「大稻埕第二公學校」,只招收男生(當時蓬萊國小隻招收女生,因此戲稱「日新公,蓬萊媽」。)建校初期借用大稻埕子公學校校址(即是今日永樂國小)上課。

目錄

學校簡介

民9年古色古香的紅樓啟用,學校正式遷入太原路現址。民11年大稻埕第二公學校改稱日新公學校,即是現在日新國小的前身。民23年開始招收女生,但是實施男女分班。民34年臺灣光復後,改稱「臺北市日新國民學校」。民35年改校名為「臺北市建成區日新國民學校」。民57年配合實施九年國教,更名為「臺北市建成區日新國民小學」。民74年成立日新附設幼稚園。動場,也是師生集會與表演的場地。 民79年配合臺北市行政區域調整,倂入大同區,又改稱「臺北市大同區日新國民小學」,是本校今日的全名。

在教育教學方面,我校以素質教育[1]為宗旨,以課改的理念為指導,以課程教材 為載體,以課堂教學為陣地,以改革教法與指導學法為手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積極進 行教學實踐;面向全體,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學生獲得 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2]的過程。在提高學生素質的同時,不斷提高教師素 質、轉變教師的理念,創新教學方式方法,使每位教師都能成為教學的研究者。造就一批具備 現代教育思想、潛心教學研究的學習型的教師隊伍。

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主題班會

根據新時期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和目前社會普遍關心的問題,學校創設了三大主題班會: 養成教育(主題有:做一個講誠信的人、做一個有責任的人、朋友與友誼、我心中的偶像、自信 與成功等);感恩教育(主題有:感謝父母、感謝老師、關愛、名人激勵我成長等);心理輔導(主 題有:如何適應新環境、克服心理壓力,做生活的強者、青春悄悄到來、人生背着殼前進、心 理調試一一相信自己、如何正確對待失意等)。關愛每個孩子,讓每個孩子都能感受到學校 大家庭的溫馨。

成功教育

對學生進行成功教育,首先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必須要求學生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 事做起。成功教育要從點滴的小事做起,我們可以從一些身邊瑣碎的小事中,看出一個學生的 行為習慣。學生的行為習慣的變化,也就在點滴小事中,這對於學生今後的成功會有很大的 幫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