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新疆大餅(文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可愛的新疆大餅》是中國當代作家文竹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可愛的新疆大餅
雞西立交橋下西側是一個繁華的小鬧市,賣吃的、賣報的、賣鞋的、賣衣服的,加之往來逛街的,熙熙攘攘,川流不息。拐角處更是人來人往,甚至有點交通堵塞。在擺設的小攤中最多的還是賣吃的,民以食為天嘛!那些個雞蛋餅、烤腸、烤雞脖,總是在色香味上奪人眼球,散發着誘人的香氣,尤其中午餓的時候,這確實是個不小的誘惑。
在這個擁擠的角落裡,有一個簡易的小攤房,前面支起個大灶,大灶自成一口土鍋。這土鍋和東北的飯鍋形狀完全相反,東北的上寬下窄,向 外呈發散狀,便於炒菜。這個上窄下寬,上口細如瓶頸,下面寬闊如桌面,在灶底中央燃着一堆炭火,熱量轉在灶內並不出去。在這個懸崖似 的土壁上,牢牢地貼着一張張小蒲扇大的餅。乾乾的、脆脆的,泛着油黃。灶前一個高個子的新疆小伙兒,一會兒貼餅,一會抹油,一會兒又 把熟的餅勾出來,忙得不亦樂乎。小伙子頭髮剃得光光的,高高的眉骨,大眼睛,典型的新疆臉,話裡帶着濃重的地方口音,證明了這確是個 「純正」的少數民族。
少數民族自然會帶來「少數」風味兒,這個形象本身就有吸引力,加上他一直和善的表情,來買餅的人絡繹不絕,其中以女顧客居多。大家都 願意有事兒沒事兒和他聊上幾句,在視覺上都比較喜歡這個能幹的小伙子。
中國人愛湊熱鬧,一看人多自然都擠過來,何況餅又不貴,兩元錢買一個權當換換口味兒。排隊時也就順便瞅了瞅它的製作過程,只可惜隨身 帶了相機竟忘了拍,如果不再去雞西,那些油汪汪的餅只能留在記憶里了。小房子裡還有一個中等個子的新疆人,用力把面揉個透徹,再分成幾個大團。高個子把這個些大團拍成餅狀蘸上蔥末一樣的調料,再貼在一個饅頭狀的、蓋着乾淨毛巾的模具上,往灶壁上一拍,就牢牢地貼住了,接着再揉下一個。不一會兒,前一個半熟,用鈎子鈎上來,抹上油,再貼進去,再過一陣,就全熟了。鈎出來,金黃的、硬酥酥的,往玻璃櫃裡一放,就被搶沒了。味道里透着淡淡的蔥似的香氣,口感還不錯,有點象東北的發麵餅,但比東北餅薄、硬而脆。
這個新疆大餅和那個光頭的新疆小伙成了一道風景。辛勤的勞動、友善的微笑、忙碌的身影,給人一種踏實的感覺。
周圍攤床不少,相對都比這要蕭條得多。路邊飲食要有特色,家常菜就沒意思了,除非餓,基本沒人會順道光顧。飲食和服裝一樣,伸縮性很 大,可買可不買,可嘗可不嘗,這在於東西的吸引程度。其實沒到中午並不餓,只是好奇,加之物美價廉,就想品嘗一下。這一嘗就成就了好 生意,很多人成了回頭客。
勤勞加智慧總能改變生活,只要沿着光明的路走,日子就象可愛的新疆大餅一樣,看着舒服、嘗着味兒好。聰明智慧就怕用錯地方,否則就不是過好日子而是進班房子了,那就成了愚蠢和可恨了。[1]
作者簡介
文竹,女。祖籍:黑龍江雞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