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道(紅山飛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古道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古道》中國當代作家紅山飛雪的散文。

作品欣賞

古道

這是一條長滿荒草野花的土路。左手,是一條宛轉的陰河。右手,是一座山,由此向東綿延而去。目光所及處,有一堆堆碎石殘磚,散落在山脊或山坡上面,時隱時現,蟄伏着。據說那是趙長城,或者燕長城的遺址。當地人在面朝古道的山坡上,用遺址里的碎石擺放出「燕長城遺址」幾個大字,以示這裡曾經擁有的輝煌。

山的余坡緩緩過來,在土路邊上收住腳步,讓出一條崎嶇的路來。

荒草沒膝,野花遍地,將一條路遮掩住了,成了一條荒草的圍籬,迤邐而去。裡面是大山,外面的河流,依山傍水,環環繞繞了幾千年。不知山里山外還有山花野草裡面,隱藏着多少前朝往事。塞外的地形地貌就是這樣。一座山脈一路綿延而來,相伴一條同樣逶迤而來的河流。山與河之間,總會衍生出一條同樣蜿蜒崎嶇的路來,串聯起一路的山山水水,串聯起山溝水邊的村落,就串聯起了古往今來,也串聯起了人間的悲悲喜喜,生生死死。

當地人說,這是一條早已經廢棄了的古道。從遙遠的北方草原而來,穿過山山水水村落營地,也穿越了燕趙長城曾經的隘口、廢堡,消失在更加荒涼的崇山峻岭中。

是的,這條路廢棄得太久了。連天的荒草從眼前蔓延到更遠處,消失在一片野山荒野里。野花搖曳,在荒草間瞭望着胡天遼地,陰山、陰河。山風順着山坡刮過來,強勁有力,撕扯着人的衣襟與長發。樹木枝搖葉動,不時有鳥兒啾啾飛出來。遠處,陰河水拍岸的聲音,也隱隱傳過來,讓人頓發蒼涼之感慨。

美女畫家小葉一邊攏着紛飛的長髮,一邊撥開路上的荒草,讓路面泥土裸露出來,想更加仔細地觀察腳下古道本來的模樣。可是,她似乎有些失望了。路面除了堅實的泥土,堆積的沙石,就是叢生的雜草。她發現了隱在雜草下面的野花,一些在荒草里頑強生長的小花們。

苦麻子舉着纖細的莖,將星星點點的小黃花,舉過頭頂,閃閃爍爍;牽着長長莖蔓爬行的拉拉蔓子花,在荒草里穿來穿去,將白的紫的小喇叭掛在蒿草上面,面對陰河,也面對蒼山;車前子從堅硬的泥土鑽出來,匍匐在地,似乎證明這裡曾經是一條行車的路,一條被車轍碾壓過的路。這些野花,讓荒涼的山野多少有了一些溫情,讓人多少感覺到一些溫暖。

學歷史的老孔篤信我們腳下就是一條從草原通往中原的古道。他說這裡曾經是燕趙古長城經過之地,這裡曾經是鮮卑、匈奴、契丹、蒙古等少數民族出沒之地。他指着山上那累累的亂石斷瓦為我們講述曾經的燕趙長城的修建與坍塌;講述着匈奴、契丹等草原民族在這裡進進出出,興興衰衰;講述着成吉思汗率領着蒙古鐵騎從這裡進擊中原,完成元代的統一大業;講述了後來努爾哈赤踏着他們先人的足跡,也是從這裡出發,將中原的花花世界據為己有,建立了一個強大的滿清王朝。他神采飛揚,像是風中那些搖曳的山花。

山花會記得身邊這條古道嗎?會記得這古道曾經的輝煌與落寞嗎?會記得古道上行進過的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的那些隊伍嗎?應該會記得。那些車轍蹄印已經深深壓進了泥土裡面,那些被腐蝕得斑斑銹跡的雕弓劍戟已經埋進了沙石底下。古道的一草一木,一粒沙,一捧土,都含有燕趙的基因,含有匈奴、契丹的養分。從這土壤裡面生長的花草,怎能會不記得這古道曾經發生的一切呢。山上的岩石會記得,狼煙四起的時候,那些往來突殺的馬隊,那些亂飛如雨的箭弩,那彎刀,那鳴鏑,那嘶鳴的戰馬,是如何從古道洶洶過去,馬踏中原;然後,又從古道潮水一般退卻,消失在陰山深處。

陰河的濤聲起起落落,像是匈奴人的鼙鼓鳴鏑從遠古而來。

我們在山風裡行走,在荒草間尋找。這條路是不是曾經那條承載着興亡,承載着生死,承載着別離與惆悵的古道,似乎已經不那麼重要了。對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來說,離古道不遠處的那條高速路,似乎更加重要一些。那裡,來往着他們車輛,行走着他們的希望,是他們生活的通道。古道,說到底,只不過是一個符號,一道風景。一個可以用來一邊緬懷,一邊發思古之幽情的意象。

那條現代化高速路,許多年以後,或許也會成為後人眼裡的「古道」。不知道是否會有人如我們一樣,一邊觀賞風景,一邊弔古傷情呢?

[1]

作者簡介

紅山飛雪,孫國華,內蒙赤峰市人。作品散見於《人民文學》《兒童文學》《中國校園文學》《小品文選刊》《四川文學》《意林》《語文報》《電影報》等報刊。

參考資料

  1. [中國作家網 (chinawriter.com.cn)中國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