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背街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古老背街道,人口32273人(2010年),辦事處駐正大路27號,下轄桐嶺、雙橋、古老背、蔡家畈、長江、毛家崗、紅港、桐嶺新村、紅港新村、七里新村10個居委會。面積16.34平方千米。郵政編碼443007。 [1]
中文名稱: 古老背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湖北省 宜昌市 猇亭區
電話區號: 0717
郵政區碼: 443007
面 積: 16.34平方千米
人 口: 32273人(2010年)
車牌代碼: 鄂E
辦事處駐地: 正大路27號
概述
轄桐嶺、雙橋、古老背、蔡家畈、長江、毛家崗、紅港、桐嶺新村、紅港新村、七里新村10個居委會。
歷史文化
古老背是湖北猇亭的一座古鎮,已有1000多年歷史,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只有水路外通。山川地勢的安排,註定了古老背以水碼頭開埠立世的出路。古老背說來有五個碼頭。最早的是廟河碼頭。那時的猇亭,叫興善坊。興善坊渡,指的就是古鎮廟河的古渡了。
清嘉慶八年,從安徽遷來的汪氏族人,在古老背下正街聚資開辦了「汪泰豐」商行。開業後商號順風流水,購銷兩旺。精明的汪氏在織布街臨江建花紗布貨運碼頭,這是民營商業在猇亭建的最早的商貿碼頭。「汪泰豐」打造木船,運銷商行貨物至荊沙、武漢、蘇杭一帶。古老背駕船、挑腳的人們,也雲集在柳樹河。這些人由外地流浪棲息於此,做起了下力的營生。漸漸地形成了船幫、力行。
1915年,沙市「合利貞」「亨記」輪船公司開闢宜昌航線,在古老背設客(貨)運碼頭,隨船代運古老背港進出的土特產及生活急需的日用百貨。這時的古老背,因紡織業的引入,催生了百業繁興。古鎮織布街應運而生,家家紡紗,戶戶織布。古鎮成為方圓數百里的商貿貨物集散中心。每逢日暮,一隊隊馬匹、挑夫,馱着或挑着各類山貨特產、棉花土紗,成群結隊地從下街尾搖搖晃晃地走進老街。馬幫鈴響,把古老的商鎮攪得騷動不安、人聲鼎沸。這是古鎮商貿業的黃金時期。古鎮的三條半街,碼頭帆檣林立,棧房騾馬嘶鳴。
1934年《湖北縣政概況》「宜都縣」中所述:宜都江北商貿最著者,首推古老背……
1940年,日寇侵入猇亭,致使古老背航運中斷。
1943年6月,日寇在新正街碼頭製造了「古老背慘案」,殺害鄉親122人,傷殘120人,給古鎮留下了深深的傷痛。
1960年了,原來的「汪泰豐」碼頭已收歸長江航運公司。每天清晨,「沙宜班」客輪的汽笛還未鳴響,古鎮搬運站工人就自豪地走上客運碼頭躉船,扛起一百多斤重的大貨包,爬上堤岸。夏收過後,大路上來來去去的都是牛拉的板車。麻袋裡裝着大麥小麥。汪家巷旁的糧食倉庫前,排起了長隊,一直排到了古鎮堤防的內堤上。到處都是賣糧的人。到了秋後,這樣的熱鬧又會重複。這次登場的是棉花。手推車上鼓鼓囊囊的花包膨脹欲破,在路上相互擁擠,使不寬的大路變得更窄了。這時古老背的三個碼頭,每天太忙了。碼頭上經常停靠着南來北往的木船,運來了百貨、煤炭、石灰、水泥、砂石;運走的是糧食、布匹、棉花、生豬……
1977年冬天,川漢天然氣管道公路改道古老背,在古鎮老街由汽車輪渡過江。這一天,只見一輛紅色班車鳴着喇叭駛進古鎮。古鎮沸騰起來,等候多時的古老背人,蜂擁着擠上客車。從此,由長陽發來的長途班車途經猇亭,經雲池的紗帽山到達枝江、當陽、沙市、武漢等地;而全國各地的貨車經猇亭輪渡過江,遠達恩施、四川、雲貴
21世紀,便捷的陸路交通輕而易舉地取代水路運輸。長航的「沙宜班」停了,古老背的汽渡也停了。老街,只剩下了渡江的客運碼頭,其他碼頭漸漸被蒼苔覆蓋。古鎮人在驚詫和喜悅中度過了許多年,沸騰和騷動的心情經過多年的沉澱,對此早已習以為常處之淡然。
正能量人物
猇亭區古老背街道桐嶺社區居民馬明亮2019年3月27日上午9時30分左右,馬明亮開着私家車由伍家崗區夷陵大道轉至江海路,看到一輛麵包車打着雙閃滑向路中間,旁邊的路人匆忙避讓喊叫:「撞人啦,撞人啦!」。發現麵包車駕駛室沒有司機時,馬明亮立即左打方向盤,迎頭將失控的麵包車撞停,而他自已的私家車保險槓和車燈受損嚴重。原來,麵包車司機向某將車停在路邊下貨,手剎失靈,造成車輛失控撞向行人。麵包車失控後共撞傷3名行人,正是因為馬明亮開車將其撞停,才避免了更大事故的發生。
馬明亮是重慶人,是一名網約車司機。被撞轎車是他2018年8月才買的,平時很愛惜,但在危急關頭,他絲毫沒有猶豫,毅然選擇了損車救人。馬明亮工作中兢兢業業、踏實肯干,生活中也助人為樂、與人為善。宜昌市公安局當即作出獎勵和為他申報「見義勇為」的決定。中央電視台、新華網、楚天都市報等中省市各級媒體紛紛報道、點讚馬明亮的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