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內容簡介
《古爐》故事發生在陝西一個叫「古爐」的村子裡。這是一個偏遠、封閉、保持着傳統風韻的地方,但是這份寧靜卻從1965年冬天開始動盪了。古爐村裡的幾乎所有人,在各種因素的催化下,被迫捲入一場聲勢浩大的運動之中。時間一直發展到1967年春天,一個山水清明的寧靜村落,在「政治」虛幻又具體的利益中,演變成一個充滿了猜忌、對抗、大打出手的人文精神的廢墟。作者用真實的生活細節和渾然一體的陝西風情,把當時中國基層「文革」的歷史軌跡展示在我們面前,是作家對那個時代中國農村的生動寫照。 《古爐》這部作品的內容主要是賈平凹少年時代的經歷,帶有回憶性質,但故事的背景是在陳爐古鎮,它位於陝西省銅川市,是宋元以後耀州窯唯一尚在制瓷的舊址,其燒造陶瓷的爐火1000多年來灼灼不息,形成「爐山不夜」的獨特美景,是古同官八景之一。 現在的陳爐鎮,還有用燒爐廢料建成的「罐罐牆」、「瓷片路」等特殊景致。賈平凹為創作小說,曾經多次到過陳爐。之所以選擇這個村子作為故事發生地,也取了「熔煉」之意。 燒制瓷器的那個古爐村子,是偏僻的,那裡的山水清明,樹木種類繁多,野獸活躍,六畜興旺,而人雖然勤勞又擅長於技工,卻極度地貧窮。把小說定在古爐上的時候,就想起賈平凹小時候經歷的好多事情,因為這本書大部分是他的回憶。 雖然寫的是少年時代的記憶,但賈平凹稱這部作品不是回憶錄,也不是自傳,體裁是小說,但他採取的是寫實的方法,極力讓古爐那個自古以來就燒陶瓷的村子有聲有色、有氣味、有溫度。 「賈平凹的《古爐》是一部最廣闊、最深刻、最能表達他對中國社會的認識的作品。看完這部小說讓我又一次體會到多年前讀完《白鹿原》後的那種亢奮。」-著名評論家李星。 《古爐》—賈平凹,講述在一個古老並以燒制瓷器聞名的村莊中,一群批着隱身衣的人,打了一次賭,什麼也沒有贏到,卻吃了兩堆屎! 近日在中國圖書商報推薦的「2011年媒體最期待的10本書」中,賈平凹的長篇小說《古爐》名列第一,記者從上海書城、博庫書城也了解到,這本新作銷量與日俱增,成為上海新春書市的一隻「績優股」,被大量讀者譽為「賈平凹最好的一部長篇」。 《古爐》是賈平凹目前為止篇幅最長的長篇小說,耗去他4年時間,用壞了300多支筆。作品約64萬字,講述了陝西一個叫「古爐」的村子,因為「文革」到來而引發的巨大動盪。賈平凹稱,《古爐》是自己迄今為止表現小說民族化最完美、最全面、最見功力和深度的文本。 《古爐》一經問世,就引發文學界和理論界雙重關注,文學評論家潘凱雄認為:「看看賈平凹筆下的古爐村,更多的是世俗的、愚昧的甚至是搞笑的,洋洋64萬字的篇幅,不動聲色地沉浸在這樣的敘事基調中,於無聲處見波瀾。這也正是賈平凹和他的《古爐》高人和過人的魅力之所在。」
作者簡介
賈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於陝西省商洛市丹鳳縣棣花鎮,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當代作家。2017年3月22日,澳門大學向賈平凹頒授了榮譽博士學位。 1974年開始發表作品。1975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1978年憑藉《滿月兒》,獲得首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1982年發表作品《鬼城》《二月杏》。1992年創刊《美文》。1993年創作《廢都》。2003年,先後擔任西安建築科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文學院院長。2008年憑藉《秦腔》,獲得第七屆茅盾文學獎。2011年憑藉《古爐》 ,獲得施耐庵文學獎 。 1952年出生,陝西省商洛市丹鳳縣人,現居住陝西省西安市。 1974年開始發表作品。 1975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從事過幾年文學編輯工作,任陝西人民出版社文藝編輯、《長安》文學月刊編輯。 新時期伊始,文學界普遍還在救救孩子的呼喊中撫摸傷痛、控訴罪惡時,賈平凹卻以一個山地青年天真的眼睛發現了愛和美。他的《滿月兒》、《果林里》宛如林中月下吹奏着一支清新動人的柳笛,因而引起評論界的注意。 1982年後就職西安市文聯,專職作家,從事專業創作。任全國政協委員,陝西省作家協會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
內容預覽
冬部 狗尿苔怎麼也不明白,他只是爬上櫃蓋要去牆上聞氣味,木橛子上的油瓶竟然就掉了。 這可是青花瓷,一件老貨呀!婆說她嫁到古爐村的時候,家裡裝豆油的就一直是這瓶子,這瓶子的成色是山上的窯場一百年來都再燒不出來了。狗尿苔是放穩了方幾的,在方几上又放着個小板凳,才剛剛爬上櫃蓋,牆上的木橛咔嚓就斷了,眼看着瓶子掉下去,成了一堆瓷片。 婆在門檻上梳頭,她的頭髮還厚實,但全白了,梳一會就要從梳子上取下一些脫髮,繞一繞,塞到門框邊的牆縫裡。牆縫裡已經塞有一小團一小團的頭髮窩子,等着自行車上架着貨筐的來聲在村口的石獅子前一吆喝,他便能拿着去換熗鍋糖了。哐啷一響,婆問:咋啦?狗尿苔說:油瓶掉啦。婆頭上還別着梳子跑進來,順手拿門後的笤帚打他。打了一笤帚,看見地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