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古橋

來自 搜狐網,2021-07-29 的圖片

在中國古代建築中,橋樑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幾千年來,勤勞智慧的中國人修建了數以萬計奇巧壯麗的橋樑,這些橋樑橫跨在山水之間,便利了交通,裝點了河山,成為中國古代文明的標誌之一。

我國古橋發展

我國古橋先有梁橋,後有浮橋和索橋,拱橋最晚出現。根據現有資料,自獨木橋、堤梁式橋出現,到上世紀末、本世紀初鐵路、公路等近現代橋樑開始設計建造的幾千年中,我國古橋在由低級演進到比較高級,由簡陋到逐步完善的過程中,大致可分為四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

以西周春秋時代為主,包括西周以前為創始時期。

第二階段

以秦漢為主,包括戰國及三國為創建發展時期,四種基本橋型都已出現並初具規模。

第三階段

以隋唐宋為主,包括兩晉、南北朝、五代為全盛時期,在建造各種橋型橋樑的技術上都有突破和創新,把古橋建築推到了高峰。

第四階段

由元朝至清末為繼承發展時期。十分明顯,橋樑建築的發展依賴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而橋樑的發展使交通運輸暢通,又促進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繁榮發達,有利於社會生產力的提高。

著名古橋

西安灞橋

西安灞橋是中國最古老的石柱墩橋,建於2000多年前的漢代。灞橋全長386米,有64個橋洞,自古就是連接古都長安以東廣大地區的交通要道。古時候,長安人送別親友,一般都要送到灞橋,並折下橋頭柳枝相贈。久而久之,「灞橋折柳贈別」便成了一種特有的習俗。如今,經過整修的古灞橋已煥然一新,周圍的風景也更加動人。

趙州橋

趙州橋位於河北省趙縣的趙州橋,建於1400多年前的隋代,是世界上第一座用石頭建造的單孔拱橋,它的設計者李春是一位著名的工匠。趙州橋的設計有許多獨到之處:50多米長的趙州橋,橋面坡度非常平緩,十分便於車馬、行人上下;橋拱兩肩上的四個小拱洞,不但節省了石材,減輕了橋的重量,還加大了洪水的流量。這些精心的設計和高超的技術,使古老的趙州橋至今十分堅固。趙州橋不但是中國古代建築工程中的傑作,也是世界古代橋樑的奇蹟。

北京城外永定河上的盧溝橋,已經有900多年的歷史,是一座中外聞名的橋樑。

盧溝橋全長260多米,橋兩側200多根護欄石柱上,雕刻着形態各異的石獅子,那些很難數清的石獅,是盧溝橋上最有趣的景致。盧溝橋還是中國人民反抗侵略者的歷史見證。1937年7月7日,中國軍隊就是在盧溝橋上英勇抗擊了入侵的日本侵略軍,揭開了抗日戰爭歷史新的一頁。

河陽橋

河陽橋(北齊稱河陽關)因河陽三城(北城、中潬城、南城)而築,也因河陽三城而聞名。北魏孝文帝太和中(約太和二十年,496年),築河陽北城(今吉利區冶戍村);東魏孝靜帝元象元年(538年)築中潬城(郭家灘)及南城(今白鶴鄉於家村北)。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以後,經常置重兵守河陽三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置河陽三城節度使,直至宋代。自唐至宋初(618年至960年)的342年中,圍繞河陽三城所進行的大小戰爭有百次之多。唐杜甫詩《石壕吏》所敘述的「急應河陽役」和《新婚別》中的「守邊赴河陽」等句,是河陽橋兵爭頻繁慘烈的真實寫照。

北魏孝明帝武泰元年(528年),爾朱榮自晉陽南下,胡太后遣將守河橋以拒北軍。永安三年(530年)孝莊帝殺爾朱榮,遣將軍舜毅率軍鎮河陽北城。東魏元象元年(538年),丞相高歡遣潘樂屯兵河陽北城,高永樂守南城,圍中潬城兩月未克,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九節度使兵敗相州(河南安陽),郭子儀以朔方軍斷河陽橋,保衛東都洛陽,朔方軍都虞侯張用濟計守河陽城,並派軍士守南北兩城。不久史思明由汴(開封),鄭(鄭州)逼洛陽,李光弼守河陽,史思明燒河橋。唐僖宗光啟三年(887年),河南尹張全義襲河南節度使李罕之,入河陽三城,李罕之敗走澤州(山西運城)。唐代宗決心北討,引軍至河陽,盧文紀說:「河陽天下要津,車駕宜留此鎮撫南北。」

富平津橋

富平津橋為杜預於西晉武帝太始十年(274年)九月建造。杜預「造舟為梁,連舟為橋,構通南北,便輸天下。」東晉孝武帝太元八年(383年)末,東晉與前秦在淝水決戰,秦兵大敗。次年春,苻堅潰退至洛陽,命冠軍將軍慕容垂,赴河北撫民。秦僕射杜翼密遣壯士百人潛伏河橋,謀刺慕容垂。慕容垂為預防不測,一面微服輕裝從上游涼馬台(今王良鄉河清村東馬糞灘)乘草筏悄悄渡河,一面令典軍程同假扮自己模樣,偕童僕數人偷過浮橋。程行至橋中,突遇伏兵,乘夜昏天黑,策馬急馳,倖免於難。慕容垂回到廣武,即叛秦自稱燕王,史稱後燕。

中國古代著名的橋樑還有很多,如福建晉江的五里長橋平安橋、泉州洛陽橋、杭州西湖九曲橋、蘇州寶帶橋及北京頤和園的玉帶橋等。[1]

參考文獻

  1. 中國十大古橋搜狐網,2017-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