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村拾遺(鄢東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古村拾遺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古村拾遺》中國當代作家鄢東良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古村拾遺

古 林

武義古村多,郭洞村便是很典型的一個。古詩人有云:「山環如郭,幽深如洞。」郭洞村的村名由此而來。

走進郭洞,村口有一道橫貫東西的古城牆,石壁上爬滿了青苔,極富歷史感。郭洞村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是名副其實的古村,明清時代留下的古塔、古橋、古祠、古宅、古坊依然完好,這顯得很有詩情畫意。但是,要說古村之「古」,還古在村東龍山那百畝原始森林。

龍山海拔並不高,但出奇的陡。從村中望去,竹幽林密,霧繚雲繞。我和同行友人的心早被龍山古林牽去,無論是誰都想上山看看。山中原本無路,一條蜿蜒曲折的小徑竟是被遊人踏出。古林色調紛呈:丹楓血紅,羅漢松墨黑,野柿子金黃,薄荷樹銀白。每一株古樹都掛有標牌,我一口氣在本子上記下數十種。除一般樹種外,還有珍稀的銀杏、紅豆衫、禿瓣杜鵑、紅楠。我置身在這遮天蔽日、蓊蓊鬱郁的古林里,聆聽山鳥婉鳴如歌,山泉淙淙絮語,好似回到了幽古的洪荒時代。這山上的樹木大多有六七百年的樹齡,最「年長者」已逾千年。大的樹要六七個人才能合抱,枝繁葉茂頂天立地,冠蓋半空。身臨其境,我和友人異口同聲:「不虛此行!」

下得山來,我詢問村中老者,得知龍山原先無樹,由於此山緊挨村莊,暴雨過後,山洪挾帶山上泥石衝進村莊,砸屋毀田,村人居住在此惴惴不安。後來,村里祖先立下村規家規,凡村里人外出,只要看到好樹種就帶回,栽在村中或龍山上,白須飄飄的長輩經常在春天帶領全村人上山植樹造林。郭洞村村規極嚴厲:凡村中人上龍山伐一棵大樹者,斷其一臂;伐一棵小樹者,斷其一指;折一樹枝者,拔其一指甲。從此,村人未敢毀山上一草一木。無論是舊時饑荒年月,還是解放後的「大躍進」年代,有人要砍樹燒炭煉鋼鐵,或是「文革」時有人要上山毀林造「大寨田」,村中老人都結隊扛銃上山,以性命護衛古林,才使它免遭劫難。

我在想,假如真有「報應」現象存在的話,郭洞人是真真切切地得到了大自然的極好報應,是古林庇護了郭洞人的平安。到龍山古林看一看罷,你一定會感悟出幾許真諦。

戲 台

年輕時,讀魯迅小說《社戲》,我很努力地想像過紹興農村秋後人們搖着烏篷船,趕往各地看社戲的快活熱鬧場景,耳邊仿佛響起村童們在戲台下嬉鬧追逐的串串笑聲。時光荏苒,斗轉星移,「戲台」之稱謂早已作古。即使是像我這樣過了花甲之年的人,也從未見過戲台,而只知道看戲的地方叫「劇院」,或者更時髦地叫「音樂廳」。

「戲台」畢竟離我們很遙遠了,除了仿製品,它還有麼?我曾十分渴望親眼見到這一曾經繁衍過古文化的歷史遺蹟。令人驚喜的是,我陪同友人遊覽武義縣俞源太極星象村時,就見到了真真實實的古戲台。俞源的古戲台坐落在村中占地面積三干多平方米的一個大祠堂里。戲台居中而置,三面可觀,左右兩側設有看台,擺放方桌、長凳、茶几,主要供村中長輩、成年人觀戲,年輕人和村童一般都在台前站立看戲。據導遊小姐介紹,戲台距今已逾400多年。逢年過節,尤其是豐收年份,崇尚文化、勤勞淳樸的俞源村先人們都要高懸彩燈,嗚鑼告示,請能工巧匠把戲台裝飾得富麗堂皇,並出重金聘來金華、衢州一帶最好的戲班。戲一演就是幾天幾夜,鼓樂鏘鏘,婺腔昂昂,農人風雨里辛勤勞作的疲憊,在戲台前頓時化作輕鬆爽意的笑聲。俞源村祖祖輩輩的種田人就這樣通過這方小小的戲台,閱讀着歷史,吸取着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營養。

真要謝謝俞源古村的後人們,他們沒有遺棄這塊瑰寶,能讓我們如今仍能驚喜地觸摸到古文化的活化石。

報 單

我多次穿梭在俞源村古建築群里,經常久久駐足,饒有興趣地欣賞品味宋、元、明、清時期留下的精美雕刻、壁、書法作品。而最令我興奮的是我在一祠堂牆上看到的數十幅「報單」。那些報單大小如同現代的對開報紙,由於年代久遠,紙張都已發黃,刮痕累累,邊角破損,但粗獷的繁體字清晰能辨。尤其是「報單」二字大得出格,也極易認清。從報單問世時間看,有明清兩代的,也有民國早期的。當年公布考試成績不寫考了第幾名,而是載明某某考生是「中舉人」、「中進士」,或曰某考生得「甲等」、「乙等」,是朝廷、州府、縣衙獎掖讀書人取得優異成績的憑據。據說每有報單送到村中,村人總要殺豬宰羊、嗚鑼敲鼓演戲、燃放鞭炮以示慶賀。

俞源村歸來,我查閱了幾部辭書,找到了「報告、報章、報聞、報稱」等詞,惟獨覓不到「報單」一詞。再閱「報聞」條目,《辭海》解為「報知的意思」,並例舉了陳琳《為袁紹檄豫州》中的「擅收立殺,不俟報聞」這段話。為此,我心中甚感遺憾,埋怨語言學家們為何連如此重要的條目都未收入?我一介凡夫俗子,肚中無幾墨水,怎能去妄評專家,暫且不去提罷。但報單這一文物歷經滄桑歲月,尤其是經歷「文革」「破四舊」,仍然得以存留於世間,就使我不得不對俞源人萬分敬佩。為解此謎,我問當地一位村幹部,他告訴我,由於報單是村人引以為自豪的光宗耀祖的報喜之物、吉祥之物。「文革」時村里人巧妙地在報單上張貼年畫、樣板戲宣傳畫以作掩飾,終使報單完好無損保留至今。俞源村歷朝名家輩出,其中不少古蹟、人物被載人《四庫全書》、《二刻拍案驚奇》等名著。明清兩朝,俞源村出過尚書、撫台、知縣、進士、舉人260餘人,名重一時……

報單能重見天日,不就是崇尚文化、尊重人才的新時代已經到來的最好明證麼?

石榴紅》散文集,中國文聯出版社2000年2月出版發行 [1]

作者簡介

鄢東良,筆名阿良,男,1955年生。中國金融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