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拉格群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古拉格群島

《古拉格群島》(Архипелаг Гулаг),全稱是《古拉格群島,1918—1956,文藝性調查初探》,是由蘇聯作家亞歷山大·索爾仁尼琴創作的長篇紀實文學。該書創作於1962年至1973年間,於1973年首次出版。

全書分監獄工業、永恆的運動、勞動消滅營、靈魂與鐵絲網、苦役刑、流放、斯大林死後7部,既以「群島居民」的經歷為線索,又穿插了蘇聯勞改制度發展史中的大量資料,結構宏大,卷帙浩繁。

《古拉格群島》中描述的自1917年起近四十年期間囚犯的各種人和事,實際上反映的是蘇聯「古拉格」成立之前和之後近四十年期間蘇聯境內勞改營、監獄和邊遠地區開發建設事情,以及對同「古拉格」息息相關的數百個人物命運的描寫。《古拉格群島》名稱的實際所指是——「作者把『勞動改造營管理總局』管轄下的全蘇的勞改營比作由一個個孤立的、與世隔絕的『勞改營孤島』所組成的『群島』」,並通過七個部分,約一百四十萬字對「群島」的各種人和事進行了生動細緻的描寫。

內容簡介

所謂「古拉格」,即「勞動改造營管理總局」,原是蘇聯勞改制度的象徵。作者將其比喻為「群島」,意在指出這種制度已經滲透到蘇聯政治生活的每個領域,變成了蘇聯的「第二領土」。

整部作品集自傳、考證、資料於一體,主要通過作者的勞改、流放生活和許多犯人的證詞、回憶錄、歷史文獻等,描寫了蘇聯勞動集中營的殘酷生活,反映了十月革命後至20世紀50年代中期這幾十年蘇聯的監獄、勞改營、流放地的全貌。

小說分為3卷。上卷從作者回憶自己被捕時的情景寫起,述說了他從被捕到進入勞改營期間的各個階段,中卷介紹了勞改營內部的情況,包括一些犯人的遭遇等;下卷則着重描寫了勞改營內犯人的反抗、暴動和他們的生活。

創作背景

時代背景

「古拉格」是由俄語中的ГУЛАГ音譯而來的,而俄語的ГУЛАГ是一個縮寫詞,全稱是「Главн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 исправительно-трудовых лагерей и колоний」,譯成漢語意思是「勞動勞改營總管理局」,一些中國學者簡單地將它稱為「集中營」。這種集中營主要是用來關押政治犯人的,讓他們在這裡接受「勞動改造與教養」。

追溯古拉格的歷史,它產生於20個世紀二十年代初期。 1923年,在索洛維茨基群島上建立了第一個特別勞改營,用來關押那些反對十月社會主義革命、與蘇維埃政權為敵的政治犯、不同政見者,其中包括社會革命黨人、孟什維克及宗教界人士。自此之後,這種古拉格的模式在全蘇各地越建越多,1935年已有14所,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已達85所。之後,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許多犯

人帶罪上了前線,到1945年二戰結束時,古拉格的數量減少了30所,只剩下58所。但到1947年又升到了70所。1953年斯大林逝世前夜,古拉格的發展達到了頂峰,全國共有170所,遍布各個地區和角落,織成了一張大網,罩在蘇聯的版圖了。同時在1948-1953年期間,蘇聯內務部還建立了12個殘酷監獄制度的政治犯特別集中營。1954年,斯大林去世之後,極權統治結束,很多被平反,離開了集中營,古拉格的數量一下子減少了102所,只剩下68所。

「古拉格」是蘇聯勞改制度的象徵,「統治者換了人,但古拉格群島依然存在。它之所以存在,是因為這個國家的制度離開它就不能存在。消除了古拉格群島,這個國家本身也將不復存在。」這是《古拉格群島》的政治成因,也是該書與政治、權力緊密聯繫的現實依據。

斯大林模式致使蘇聯幾百萬生命無辜喪生,這給俄羅斯民族及國家形象帶來了負面影響,也是蘇聯歷史上的沉痛教訓,是值得歷屆領導者研究和反思的。首先,斯大林時期的極權統治在政治上主要是進行大規模的肅反運動,剷除異己,致使階級鬥爭擴大化,並使許多忠誠的黨內人士都遭到了迫害。其次,在經濟上,也是採取高度集中的模式,用強制乃至暴力的手段實行超高速工業化和農業全盤集體化,增加了農民生活的負擔和苦難。再次,在文化上,加緊對文化和意識形態的控制,使整個社會文化處於貧乏狀態,科學停滯,阻礙了社會的發展。

創作歷程

《古拉格群島》寫成於1968年,該書是作家在勞改營期間便開始蘊釀並悄悄搜集資料,直到後來能夠公開寫作時才得以完成的,前後歷時10年時間。

實際上《古拉格群島》這部宏大的小說從1958年就已經開始創作了。後來,作家生活的地方換成了哈薩克斯坦江布爾州的「綠楊樹」村,這裡是流放地,他的行動受到監視,可見,他要寫成這樣的作品需要什麼樣的勇氣和毅力。然而,想要記錄下所發生的一切的願望,想向世人呼籲的渴求在一刻不停地催促着他,不寫完這部作品簡直難以釋懷。在他後來的回憶中他寫道「寫作時像大地和書桌都在燃燒似的……,甚至在進行最後的編輯和加工時,我自己一次也沒有看到過全部的手稿合在一起,沒有在同一張書桌上放過全書。」索爾仁尼琴曾經用這樣的一句話來形容他的寫作生活:「如果不是長着長長的喙,任何人在森林裡也認不出啄木鳥。」1973年《古拉格群島》在巴黎出版了第一部,1976年,作家離開俄羅斯僑居國外。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逮捕是進入古拉格群島的唯一途徑,而刑訊則是保證群島逐漸壯大的基礎,也就是說,無論是否有罪,只要你進入了古拉格,那麼總會有一個「合適」的罪名在等着你。作者把沙皇和蘇維埃時期的偵查作比較,說明舊的時代過去了,但是舊時代的刑罰在二十世紀依然存在,甚至還有過之而無不及。在本書的內容提要的第三章,開篇便是「誰能想到二十世紀會有刑訊?」不難想象,在人類文明日益發展的時代,怎會有比彼得大帝時期的野蠻行為還要野蠻和殘忍的審訊方法?為了將這些無辜的人們關進勞改營,契卡人員要想出各種各樣的辦法來迫使「犯人」承認自己頭上莫須有的罪名,作者在書中列舉了31種刑訊方法,如心理方法、肉體方法、熬鷹、穿和平衣、偵查員車輪戰、臭蟲隔離室、利用親人的感情等,對人的精神和肉體上進行折磨,手段極其殘忍,作者說道,「遊手好閒、飽食終日、毫無人性的人們有什麼東西發明不出來呢?」在如此殘酷的刑訊下,契卡人員最後終會得到他們需要的口供。

作者在作品中提到的「法律」這一名詞時就說,「它不同於地球上一切稱為『法律』的東西」,它具有「回溯效力」,並能夠「預見到將來」,對作偽證者「關懷備至」,作家以近乎寫實的手法,將斯大林時期大規模的肅反運動和大清洗運動、個人崇拜等真實的社會政治生活現狀敘述出來,將極權統治下蘇聯人民沒有自由、法律遭到嚴重裹讀和踐踏、人們生活在恐懼之中的現實揭露出來,表達了作家對斯大林政治體制的鞭撻和對人性的拷問。

勞改營的生活摧殘了人的肉體,更摧毀了人的精神,靈魂在被鐵絲網禁錮下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古拉格群島同外面的世界一樣,存在着鬥爭、掠奪、廝殺,存在着種族、宗教的界限。在當時意識形態鮮明的蘇聯,夫妻之間相互出賣,愛情變質、父子反目、母女成仇是司空見慣的事,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信任,人類最基本的善良、真誠、謙和等道德觀念在極權主義統治下成了被摧毀的目標。從表面上看,是勞改營摧毀了人類的良知、暴露了人性之惡,而直接根源卻在於極權主義統治。

但是,《古拉格群島》最主要的不是描述了集中營里人們的敗壞,如果只是一味抱怨和批評,那是沒有多大意義的。和大多數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一樣,作者之所以要在書中描寫那麼多的陰暗和敗壞,是因為懷有熱切的希望。作品中那些頭腦清醒、有獨立人格的囚犯,那些對犯人抱有同情心的普通人,那些幫助犯人的小孩,在苦難和醜惡面前表現出高尚人格風範的普通俄羅斯人,他們才是索爾仁尼琴筆下的重點。正是他們的善良阻止了俄羅斯的傾塌和毀滅。

《古拉格群島》對俄羅斯和整個世界的意義不僅在於它展示了極權主義統治的殘忍和危害、將隱藏於此中的人性惡揭示出來,更在於對獨裁者罪惡的徹底批判並清算。它告訴讀者,只有大多數人擺脫愚味,做一個具備基本常識的人時,這樣的人才不會對權力進行盲從和膜拜。絕對的權力不僅會導致絕對的腐敗,可能還會導致毀滅,只有建立有效的制度來控制那些握有絕對權力的人,一個社會才有可能朝着公平、正義的方向發展,從而避免巨大的政治悲劇的再次發生。

藝術特色

敘述

作家將它的體裁定為「文藝性調查初探」,實際上,書中的很多事件是有根據可查的。在《古拉格群島》中人們所看到的是不同於一般的小說的手法來安排地點、人物,而是一種索爾仁尼琴式的混合性體裁特徵。作家集文學家、歷史學家、政治家、文化學家、哲學家和社會學家等多種角色功能於一身,依託文學作品研究和反思歷史。但是,索爾仁尼琴堅持認為《古拉格群島》不是政論,而是小說,書中大量借用了第一手資料(這些資杆的人物、事件、時間、地點均可查證)。作家引述大量真實材料,使人們相信小說所描述的世界是真實存在過的,以期震撼讀者的心靈。作家更希望去剖析「古拉格運動」給俄羅斯人所帶來的災難,從中使人們領悟極權主義的統治給世界帶來的毀滅性的災難。如,在作品的第一部的第三章中,作者列舉了三十一種刑訊方法,而大量的幾乎是所有的冤獄都產生於這樣的刑訊。索爾仁尼琴同情地說:「我的兄弟,不要責怪那些因此而失足的人,不要責怪那些成為弱者而在不該簽的東西上簽了名的人—不要向他們扔石頭。」書中還提到流放、勞動消滅等令人瞪目結舌的內容。然而,作家在處理這些內容時手法相當的巧妙,他沒有大聲的譴責,而是選擇了令人們吃驚的平靜的敘述。

《古拉格群島》時間跨度雖然很大,但是作家卻為讀者梳理出一條清晰的線索,即以群島從無到有為線,再分別從群島產生、發展、衰落各時期詳細介紹。

另外,作者在作品中敘述了大量的事實,為了把這些事實表述得更清楚,首先,作者在語言方面未加任何修飾,即使是勞改營的黑話、髒話也直接採用,這真實地再現了古拉格群島上犯人的生活狀況,而且其中一些重要的事件、重要的數據,如關於當時蘇聯時期蘇維埃黨內主要人物或比較著名的科學家等的遭遇,以及斯大林時期的各項運動給人民帶來的災難等,作者也忠於歷史事實,直接敘述和引用歷史數據,所以,《古拉格群島》至今仍是研究蘇聯時期歷史的一個重要參考資料。其次,除了直白的語言外,作者在內容和結構上採用了「復調」的方式,為批判斯大林極權統治提供了充分的證據。對於原本在戰場上英勇作戰的作者來說,忽然被關進勞改營,這對他來說是非常殘酷的打擊,而且在被捕前作者就一直對國家、民族和社會抱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所以,勞改營生活的現實更讓他看清了斯大林的極權統治,激起了為正義和真理進行批判和反抗的勇氣,所以才有了《古拉格群島》這部作品的誕生。再次,作者在作品中融合了不同的體裁,除了敘述事實之外,還進行了議論,如紀實文學、報告文學、小說、自傳等,既言明真相,又加深了批判的力度。同時也正是這樣的體裁形式,才使作者關於社會、國家、民族、人性、真理等方面的思考和自己的政治理想恰到好處地融入作品中,使作品不再是簡單的事實的羅列,從而形成一部融真相、真理在內的宏大之作。

結構

作品結構上採用復調形式,分不同部分對斯大林極權統治這個問題進行議論和敘述。整部作品以作者熟悉的勞改營生活為題材,將自己和眾多人物置於古拉格群島這個「舞台」,分七個部分詳細描述了古拉格群島發展的整個過程,以及古拉格群島真實的生活狀態。這七個部分又分為三大部分,分別敘述了群島的由來、群島的生活、群島由盛轉衰的情況。所以說,整部作品從結構上採用了「多聲部」的復調結構,以旨在抨擊斯大林極權統治為暗線,既表明了作者鮮明的立場,又從根本上加深了對極權主義統治批判的力度。例如,第一、二、三部分是從整體上概括群島的由來,第四、五部分是描寫群島的生活,第六、七部分是群島由盛轉衰的情況。

每個大部分的筆調不同:第一大部分是概括性的,第二大部分是描寫性的,第三大部分是思辨性的,而每個小部分又都集合了概括、描寫、思辨的筆調,但是卻都表現同一個大的主題,即極權主義統治對人的身體、心理及精神的摧殘,以及在該制度下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現,表達了作者的人道主義思想以及追求真理和正義的精神。用上述筆調集中描寫,更加深化了主題,使勞改營生活得到了真實的再現。

復調

作品在內容上採用復調方式進行敘述,使作品呈現出開放性和未完成性的特點,為進一步深入研究勞改營的真相提供了可能。《古拉格群島》緊緊圍繞「古拉格」產生、發展、瀕臨滅亡這樣一個過程為線索,其中涉及到幾百個人物,作者將這些人物的不同遭遇或集中敘述、或分散到各個章節。在這些敘述中,作者既是自己的敘述人,又充當他人的敘述人,他的聲音是眾多敘述中的一個「聲部」,也就是說,作者敘述的事實與其他人借作者之口敘述的事實是並列的,是平等的關係,使作品形成開放式的特點。而且,作品處於「初探」階段,而作者能夠搜集到的和敘述者敘述到的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所以這種復調的形式也為作品中後續事實的補充提供可能。

評論

《古拉格群島》繼承了俄羅斯傳統文學的苦難意識,但是作者能跳出知識分子的人文情懷,站在一定的高度對現實和歷史直截了當地進行講述和評論,同時,他還引用了大量的史料,為自己的觀點提供強有力的證據,比如說作者在作品中回答的一些敏感問題—戰俘問題、俄奸問題、死刑問題等,都力在說明斯大林時期蘇聯面臨的內部和外部困境,同時也點明了出現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是極權主義統治使國家變得內憂外患。所以,這部作品既具有史料性、紀實性,又有文學作品的議論性和批判性,作者並未刻意在體裁上進行詳細劃分,無論是對歷史事件的平鋪直敘,還是對勞改營生活充滿悲憤的敘述,其重點都在於對事實真相的揭露。

語句

《古拉格群島》中很難找到精心雕琢的優美的詞句,但就是這種平鋪直敘的滿含尖銳諷刺的語句吸引着人們讀下去。書中還大量運用了隱喻的修辭手法,作家用「下水管道」來比喻蘇聯時期的國家「契卡」機關,而用下水管道的水流比喻那些因各種原因被逮捕的人們(其中真正的刑事罪犯的數量極少)。言辭的形象令讀者欽佩作家的豐富的聯想和語言運用的能力。《古拉格群島》的另一個突出的特點是作家所創造的一個新的俄羅斯小說體系——發散式的寫作手法,他把新的、不被了解的或已經遺忘的善與惡、生與死以及人和社會的關係的種種觀念引進了他的藝術作品,作家掃描了跟俄羅斯大地一樣廣袤的勞改營,寫了千千萬萬個生活在不同時空中的或者崇高或者卑劣的人物的命運。

作品影響

這部巨著的出現,為作家帶來了極端的非議和「噩運」,也帶來了榮譽和轟動。1973年底,作品在巴黎出版,而後轟動世界文壇,全球售出3000多萬冊,該書的出版,使蘇聯政權受到了極大打擊,也成為當時蘇聯政府將索爾仁尼琴驅逐出境的重要原因。

《古拉格群島》出版後在世界範圍的政治界、文學界均產生了較大影響,讓索爾仁尼琴這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作家成為俄羅斯文學史上與托爾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相提並論的人物之一。

作者簡介

亞歷山大·索爾仁尼琴被譽為「俄羅斯的良心」。1918年11月生於高加索一個教師家庭。在前蘇聯時期,他下過獄,又被流放,最後被驅逐出境。1970年,「因為他在追求俄羅斯文學不可或缺的傳統時所具有的道義力量」,索爾仁尼琴獲諾貝爾文學獎。2007年,他接受普京親自去他家頒發的國家獎章。2008年8月3日深夜,索爾仁尼琴由於心力衰竭在莫斯科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