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夫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古夫鎮,隸屬於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位於宜昌市西北部,東與黃糧鎮交界,西與南陽鎮接壤,北與神農架林區毗鄰,東南與黃糧鎮、高陽鎮相連,是興山縣新縣城所在地,209國道貫穿全鎮。[1]

中文名稱: 古夫鎮

外文名稱: Gufu Town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湖北宜昌市興山縣

下轄地區: 古洞、麥倉等村

政府駐地: 夫子岩

電話區號: 0717

郵政區碼: 443711

地理位置: 宜昌市西北部

面 積: 445.36平方千米(2017年)

人 口: 53135人(2017年)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興山縣水上公路、古洞口水庫、昭君故里

火車站: 興山站

車牌代碼: 鄂E

行政區劃

古夫鎮下轄3個居委會:夫子、龍珠、北斗坪;7個村委會:古洞、鹹水、平水、中陽埡、深渡、青草、麥倉;政府駐夫子岩。

主要景點

夫子岩;後河古民居;園欽石塔;書洞文筆;古夫老街;毛家河峽谷

夫子岩

古夫鎮即以鎮內的夫子岩得名,據《興山縣誌》(光緒版)記載:「鄒家嶺有夫子岩,宋狀元奐谷珍墓在焉。」夫子,舊時對文人、學者的尊稱。據說,奐谷珍很有學問,人品也好,後來考取狀元,被當朝皇帝宋徽宗選作駙馬,要將七公主許配給他,可奐夫子竟棄官而歸,回到家鄉娶青梅竹馬的文青。徽宗龍顏大怒,將「不識好歹」的書生五馬分屍殺了,屍體被送到古夫後,正直的家鄉人為了紀念他,在鄒家嶺為他修墓立碑,把他出征地改稱「夫子岩」。

後河古民居

後河古民居位於古夫鎮北部,是典型的「四合院」布局,房間設計以縱軸線為主,縱深二進,大門、正廳、後廳依次置於中軸線上,符合房屋主人「節節高」、「步步高升」的審美心理需求。

民居在構造方面,多以木構架為主,承重磚牆為輔的構築方式,從外觀看四面皆為牆體,而內部則用抬架或穿斗式梁架支撐屋面,牆壁只起維護與隔斷作用,內室的「牆壁」皆為木板,遇紅白喜事或大型社交活動,這些板壁的「牆」皆可卸下,屋內的窗上以木精刻着蝙蝠、梅花鹿、麒麟、喜鵲四個吉祥動物,寓意「福祿壽喜」,在建築學和民俗文化上均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園欽石塔

園欽石塔位於古夫鎮中陽椏村(原黃家山村),該塔建於明嘉靖元年,是夏元寺主持園欽的骨塔,塔頂為珠狀寶頂,塔身為八角菱形,高4.9米,共7層,第一層和第四層鐫刻着楷書銘文,第五和第六層刻有梅花圖案,第七層為圓柱體,蓋瓦頭為八面三層蓮花,此塔為興山僅存的唯一古塔,也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書洞文筆

書洞文筆是一個小塔,呈毛筆頭形,高達50米,由卵石、磚塊與三合泥建築而成,內有三層閣樓,四周古柏參天,地勢險要。其始建於明清早期,當地百姓視之為財神,又名財神殿。傳說文筆與古井坪硯窩池遙相呼應,相得益彰。

古夫老街

古夫老街即移民前的夫子鎮,是新縣城建設規劃中唯一的一塊保留改造區。這裡至今還沿襲着許多傳統的生活習俗,房屋也保持着與新城區不一樣的建築風格,是新城區最為繁華的地方,可謂車水馬龍。俗語云:「古夫鎮的風水好,好就好在有『青龍、黑龍』二龍搶珠」。老街外灘有河水緩緩流淌而過,山峻水秀,群山擁黛,遠望這山這水,「二龍搶珠」的故事似乎正在天地間生動上演。老街上店鋪眾多,一些傳統小吃如茴香豆、燈炸窩、蘸剁醬、油條、三鮮面比比皆是,氤氳之氣中給人的感覺是繁華、溫馨與祥和。

毛家河峽谷

毛家河峽谷位於古洞口水庫上游,緊連神農架自然保護區,生態完好,風景優美,氣候宜人。峽谷兩岸山峰高聳、雄偉秀麗,溪水徜徉,色彩斑斕。男水岩和女水溝兩個相對的雌雄雙瀑,大氣磅礴,陽剛與溫柔並存。刀劈斧削的母豬峽,長300多米,峽谷中呈現出「人在峽中走,頭頂一片天」的美景。還有金家寨、南天門、一線天、猴子撈月,溶洞等數十處奇特的自然景觀。

除此之外,白蓮教在此處活動時建造的石寨和白雲梯至今保存完好。這一帶還保存着為數不多的國家一、二級保護魚種「娃娃魚」、「洋魚條子」等自然生態資源。望峰息心,窺谷忘返。這裡是尚未開發的處女地。

水上公路

興山縣水上公路是我國首條生態環保公路,為避開開山毀林,有效減少對環境的破壞,當地擯棄了開山打隧道的方案,而是採用造價更為高昂的水上架橋方案修建一條「路景相融」的水上公路,開通以來,卻成為自駕游新景點。

古(夫)昭(君橋)公路,是宜(昌)巴(東)高速公路連接興山縣城的重要通道。全長10.9公里,雙車道二級公路,其中設有香溪河特大橋和古夫河特大橋,兩座特大橋總長達4.4公里。正因這兩座特大橋架在河道中,故得名「水上公路」,夾岸風景秀麗,又被人們稱為「最美水上公路」。

古洞口水庫

古洞口水庫位於湖北興山新縣城西北2.5公里處,水質碧綠清透,風景如畫。古洞口水庫是興山新縣城數萬人口的飲用水源。

視頻

興山縣G209國道古夫鎮繞城公路工程全面開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