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城村(貴州黔南州貴定縣昌明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古城村

中文名 :古城村

所屬地區:貴州黔南州貴定縣昌明鎮

古城村隸屬貴州黔南州貴定縣昌明鎮, 位於商河縣城西北方向15公里處,東與蘆溝莊為鄰,西與臨邑縣林寨村相連,南與儲家村接壤。隸屬商河縣懷仁鎮管轄。全村占地總面積320公頃,其中耕地160公頃,果林18公頃,葦塘20公頃,企業占地16公頃,舊沙河灘20公頃,村莊居民占地60公頃。 古城村地處魯北平原,地勢平坦,水源豐富,發展農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境內盛產小麥玉米、棉花、蔬菜等。有香椿園4公頃,葡萄園6公頃,蘋果園4公頃,柿子園4公頃,植被面積244公頃,覆蓋率76%。境內交通便利,三條街道已硬化,柏油路由街中心穿過,東連懷胡路,西接濟德路。境內有集貿市場、商業綜合服務樓、商店、飯店、機動車輛維修部、建材廠、麵食加工廠、加油站等。市場活躍,經濟繁榮。2000年,全村共有407戶,總人口1603人,人口自然增長率7‰。現有張、龐、周、劉、崔、晉、馬、李、程、黃10個姓氏,均為漢族。其中,張氏最多。

介紹

古城村是鎮政府機關所在地,離貴定縣城34公里、貴陽76公里,現屬貴定縣昌明工業園區範圍內。是有着歷史意義的村鎮,而在403年前,古城村所在地是貴定縣原縣府所在地,史志記載:明朝萬曆三十六年即公元1608年時,根據當時形勢所需要在現古城建一個新縣故「析新貴定之貴,定蕃州之定,建貴定縣」,隸貴陽府,以「貴定」二字作為明王朝的一個縣名,首稱「貴定縣」就從古城村這裡開始。也有一個說法是,當時的貴陽知府葉向高,此人非同一般,後來長為明朝宰相,他在考慮建這個新縣時,幕僚向他建議:葉知府是福建福州福清人,當時任貴州貴陽知府,不知順天應人,以之福對三貴。即福建福州福清府,對貴州貴陽貴定縣。葉向高採納了這個建議,貴定縣由此定名。至今貴州全省這樣多地、市、縣名,以「貴」字開頭的也就只有省名,一個市名,一個縣名三處,絕非偶然,這就是現在貴定縣舊治鎮古城村所在地。

由於歷史古代縣城的古城村,所以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賢才眾多,人傑地靈的好地方,文化古蹟眾多,過去古城舊治四大廟、八大閣、一個寺、一座觀,共十五處廟閣寺觀。 舊治鎮古城村處於貴定縣南部,北往沿山鎮,南連昌明鎮,東接都六鄉,西近鞏固鄉,全村總面積12.6平方公里,人口最緊密一個村也是眾人口最多村,全村有658戶3288人,其中農業人口為3086人,非農業人口為202人,生產總值為1064萬元,是一個漢族聚居村,耕地面積1255畝,其中田926畝,土為329畝,田土肥沃,有三個自然村寨,十二個村民組。 古城村礦產資源豐富,交通十分便宜,離昌明鎮車站貴廣快速鐵路3.5公里,距湘黔桂線鐵路2.5公里,離貴廣高速公路3公里,距國家級斗蓬山風景名勝區12公里。古城村水資源特別豐富,文江大河穿過整過舊治鎮,分別是文江村、桐盪村、古城村、猛安村、黃土村,古城村歷年來以產糧、油為主,被稱為漁米之鄉。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