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城回族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古城回族鄉位於青海省海東市平安區南部,地處青沙山南麓的蓮花山下,距縣府駐地21千米。人口1.1萬,以漢族為主,其中回族占總人口的41.4%。面積111.9平方千米。[1]

中文名稱: 古城回族鄉

外文名稱: Gucheng Hui Autonomous Township

行政區類別: 民族鄉

所屬地區: 青海省海東市平安區

下轄地區: 14個村委會

電話區號: 0972

地理位置: 平安區南部

面 積: 111.9平方千米

人 口: 1.1萬人

車牌代碼: 青B

歷史沿革

1953年改設古城鄉,1958年併入紅星公社(後改三合公社)。1960年劃歸西寧市,1961年分設古城公社,1962年復歸湟中縣,1978年劃歸平安縣,1984年復設古城鄉,同年8月改設古城回族鄉。

行政區劃

古城回族鄉政府駐古城,轄總門、山城、角加、木場、古城、扎門、六台、牌樓溝、黑林灘、新莊爾、沙卡、石壁、北村、且爾鋪14個村委會。其中有5個純回族村,5個漢藏雜居村,是一個漢、回、藏三個民族雜居的地區。2007年底全鄉人均純收入2650元。

資源優勢

古城回族鄉風景秀美、人傑地靈,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自古就是交通要塞。平代省級公路、阿岱高速公路穿梭而過,礦產資源豐富,正在開發的元石山鎳鐵礦就坐落於境內。

經濟發展

農業結構調整

古城回族鄉大力調整農作物種植結構,使農作物的種植結構趨於合理,08年全鄉特色優勢作物總面積達到16100畝。完成林業公路綠化18公里,農田林網2.2萬株,四旁植樹1.3萬株,退耕還林400畝,補植補栽8330畝,周邊荒山治理600畝。畜牧業堅持數量與效益並舉,積極調整優化畜牧結構,形成了扎門的生態土雞,六台的牛羊販運,角加、牌樓溝的牛,且爾甫、木場的豬為特色的養殖基地,使全鄉的畜牧業產值不斷上升。

中小企業蓬勃發展

鄉上有全縣引進的最大省外企業——鑫海資源開發有限公司,有全縣最大的民營企業——應錄集團,有2個汽車運輸公司,有砂石廠、造毯廠、修理廠等六小企業29家。

目前,投資6.1億的鑫海資源開發有限公司二期工程已論證完畢,投資1.2億的年產10萬個的碳化硅建設即將竣工。這些企業的建設和發展,不僅使全鄉的農村剩餘勞動力得到了轉移,也加快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精神文明建設上了一個新台階

廣泛開展「十星級文明農戶」、「文明村」、「文明鄉鎮」創建評比活動,全鄉「六星級文明農戶」達到98%。在春節、「二月二」、端午、「六月六」等傳統節日期間,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鄉上共有農村秦劇團1個,社火隊8個,射箭場5個。經常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

古城村秦劇團也利用民間節日到湟中、樂都等縣演出編排的精彩節目。2007年5月,牌樓溝村射箭隊一行5人赴韓國進行了射箭比賽。

勞務經濟成為農民增收的亮點

近年來,古城鄉強化政府引導、組織和協調服務功能,勞務收入成為該鄉農民收入的主渠道,勞務經濟也成為農民增收的新亮點。開設了種植、養殖、拉麵、烹飪、電工、電焊、運輸、藏毯加工等培訓班,開展「訂單式」培訓。積極為農村剩餘勞動力提供了就業機會、提供勞務信息等服務,拓展了農村勞動力輸出空間,全鄉形成了以餐飲、運輸為主的品牌勞務,共有241戶回族群眾到深圳、廈門等地從事餐飲業,占全鄉總戶數的10%,有85戶個體運輸戶在省內外從事運輸業,全鄉年輸出農村勞動力4000多人,全鄉勞務收入達3600萬元。2007年在省、地、縣有關部門及領導的支持下,完成了12件實事,深得群眾好評。一、投資30萬元,完成新莊爾村人畜飲水工程。解決了全村460戶2500多群眾吃水難問題。二、投資82萬元建成了新的鄉政府辦公大樓。三、投資32萬元建成了沙卡、總門、北村等村的院落式村部。四、投資78萬元建成了牌樓溝中心小學。五、投資110萬元完成了六台、且爾甫村莊道路硬化。六、投資7萬元完成了古城黑灣自然村整體搬遷。七、投資120萬元完成了角加村的整體扶貧項目工程。八、投資19萬元建成了六台小學。九、投資8.5萬元建成了鄉政府辦事大廳。十、投資48萬元建成了新莊爾大橋。十一、投資12萬元為沙卡村144農戶安裝了新一代衛星電視接收設備。十二、投資26.5萬元修建了300座沼氣池。

視頻

2016年2月2平安區古城鄉古城村花兒會~馬占龍登台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