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坡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古坡鎮位於甘谷縣東南,距縣城35公里,東靠秦州,南鄰隴南禮縣,西接武山。全鄉共有12個村委,63個村民小組,58個自然村,2378戶,10252人,耕地面積17145畝,人均1.7畝。2006年人均純收入1244.4元,全鄉共有勞動力6481人。[1]

2017年3月6日,甘谷縣古坡鄉舉行撤鄉改鎮揭牌儀式。

中文名稱: 古坡鄉

外文名稱: The ancient township slope

行政區類別: 中國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下轄鄉

所屬地區: 中國西北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

下轄地區: 古坡村,麻岔子村,大坪村,上店子村,店子村等

政府駐地: 古坡村

電話區號: 0938

郵政區碼: 741299

地理位置: 甘谷縣東南部山區

面 積: 132.8平方公里

人 口: 1.02萬人

方 言: 甘谷方言

氣候條件: 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古坡野生草原

機 場: 天水機場

火車站: 甘谷站

車牌代碼: 甘·E

學 校: 甘谷縣古坡中學,甘谷縣古坡小學

總戶數: 2378戶

耕地面積: 17145畝

友好鄉鎮: 大像山鎮,武家河鄉,白家灣鄉

產業企業: 古坡野生草原風景旅遊業

概況

古坡鄉位於甘谷縣南部。面積132.8平方千米,人口3298戶10893人(2008年末)。轄12個行政村。鄉政府駐古坡村,距縣城27千米。地處山區,平均海拔2200米。朱圉主峰石鼓山,海拔2635米。藉河發源於西南部山地,山高谷深,氣候寒冷陰濕。景點有石鼓山、黑潭寺、石門峰、花園崖、龍台峰、考慮崖、柳林溝、豬洞子門、魯班、將軍卯石、二爺池等。

沿革

1949年為古坡鄉,1961年改為公社,1983年改鄉。1996年,面積133平方千米,人口1萬人。轄古坡、大坪、楊家坪、麻岔子、樊家寺、深峴子、大卜峪、上店子、店子、溝門、瓦泉峪、羌安峪12個行政村。

地理

境內有5.5萬畝天然草場,發展旅遊業前景廣闊。古坡鄉擁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及優美的自然景觀,夏季清涼,是避暑旅遊的好地方。然而,對於這些豐富的自然資源,由於交通不便的原因,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因此,希望政府相關部門能夠優先發展交通,並建立健全的景區基礎設施,為古坡打出旅遊品牌奠定基礎。

古坡鄉位於甘谷縣東南部,藉河上游,地處東經105度18分至108度19分;北緯34度31分至34度40分之間,全鄉總面積132。8平方公里,古坡河東西橫貫全境,南部部深度切割為質中山區地貌,系秦嶺山脈西延,有成片的天然次生喬灌木和牧草覆蓋、宜於畜牧。溝谷清溪常流,海拔最高2716米(石鼓山),最低1760米(下石溝門),相對高差956米。年平均氣溫7.4℃。當地為大陸性季風氣候,但由於海拔相對高差大和地形影響,主要特徵為:一是熱量資源的垂直分布明顯;二是降水量多,年平均降雨量600-700㎜;三是光照較少,無霜期短(90-140天)。

2009年古坡全鄉農業總產值923.5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624萬元.糧食總產量2025.2噸,人均純收入2096元。

古坡鄉政府積極響應上級政策,加快調整產業結構步伐,在2007年引進架豆王種植,試種成功,畝產值2300元,又加大宣傳力度,精心組織安排,在河道7村大面積種植架豆王,並聯繫專業技術人員,保證從鋪膜、種植、管理全方位為農民服務,爭取每畝產值2600-3000元。楊家坪引進中藥材黃芪、冬花優質品種效益可觀,深峴子、樊家寺引進優質馬鈴薯優質種子,都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收入,為群眾脫貧致富鋪平道路。

鄉政府針對多年來幹部辦公、住宿條件落後的情況下,幾經周折,爭取項目資金,在2008年修建辦公住宿樓二層,面積600㎡,2009年修建了服務所和辦公室,面積200㎡,鄉政府的改造完成極大的改善了鄉政府的辦公條件,為幹部營造了一個較寬鬆、舒適的環境,從根本上解決了多年來辦公條件落後的現狀。

鄉政府主動跑項目、爭資金,利用閒置的資產,將古坡鄉水泥廠改建為養殖小區,興建古坡鄉養殖小區,引進新技術,發展肉牛養殖,以此來帶動全鄉養殖業向規模化方向發展,項目計劃新建標準牛舍100間,引進良種100頭,總投資120萬元。

古坡境內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石灰石、赤鐵礦、花崗岩等十餘種,儲藏豐富。糧食作物主要有冬小麥、洋芋、蠶豆、洋麥、蕎麥等。其中古坡蠶豆獨具特色,素以粒大色純,肉厚味香青睞,運銷各地。畜牧業發達,全鄉有大牲畜7502頭,牛4583頭,豬2463頭,羊456隻,大規模畜產品加工有待開發。

古坡山川峻秀,景色宜人,物產豐富,奇峰、名崖、幽谷、甘泉、古石、星羅棋布,巍峨秀麗。沿古坡河西行,林木蒼翠,寸地皆青,甘露飛瀑,鳥語花香,夏則清風拂面,秋則紅葉滿目,石鼓山遐邇聞名。海潭寺為著名古蹟。另外著名景點還有石門峰、龍台峰、花園崖、老虎崖、柳林溝、豬洞子門、魯班、將軍石、二爺池等十幾處。開發新興旅遊區,前景可觀。

古坡鄉黨委書記兼鄉長劉峰,副書記兼人大主席王效林,攜全鄉人民歡迎各地客商前來古坡觀光旅遊,避署度假,合作開發礦產資源,甘谷縣畜牧養殖和農產品加工項目。

農業發展

該鄉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經濟,重點抓好畜牧業、中藥材、蠶豆、架豆王、高澱粉洋芋等產業的發展。繼續抓好蠶豆生產基地,架豆王種植基地、中藥材(黃芪)基地和以大牲畜(牛)為主的肉畜養殖四大基地建設。力爭全鄉種植蠶豆3000畝,種植中藥材黃芪、冬花、當歸2000畝,實現人均增收180元。逐步建成以楊家坪、古坡、大卜峪、下店子、上店子、羌甘峪、溝門、瓦泉峪八村為主的肉畜規模養殖基地。

社會事業發展

古坡學校位於甘谷縣西南60華里處,始建於1969年,是古坡唯一的一所九年義務全日制學校。學校占地面積7.5畝,建築面積1527㎡,藏書3500冊,人均10冊。教學儀器設備總值25萬元。面向全鄉12個村招生。現有學生427人,其中男生248人,女生179人。我校有教職工19人,平均年齡35歲,學歷合格率80%。2004年10月實現了農村遠程教育「模式三」配置。學校大力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1998年通過「義教工程」項目,建起了教學樓,添置了各類配套設施。為廣大師生營造了一個舒適的工作和學習環境,促進了義務教育的協調發展。

2002年以來,我校積極搶抓機遇,深化教育改革,強化學校內部管理,鞏固提高「兩基」成果,全面實施新課程改革方案,建成了標準化的實驗室、圖書室、多媒體教室、計算機教室、光盤播放室等融傳統教育和現代信息技術教育為一體的教學設施。從1995年到2004年,我校多次被評為甘谷縣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先進集體。

面對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衝擊,全體教職工在進行角色定位的同時,以滿腔熱忱、自信樂觀、豁達大度的人生態度,把教育實踐看成是生命活動、專業成長和自我實現的全部過程,為本地區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着自己的力量。

視頻

甘谷古坡遊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