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坊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古坊鄉隸屬於安徽省安慶市岳西縣。位置在岳西縣西部邊陲,東與河圖鎮接壤,東南、南與白帽鎮接壤,西與湖北省英山縣楊柳灣鎮相鄰,北與湖北省英山縣陶家河鄉交界。行政區域總面積47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古坊鄉有戶籍人口9106人。

建縣前,屬太湖縣;1992年3月,撤區並鄉,古坊、前進2鄉合併為古坊鄉。截至2020年6月,古坊鄉下轄5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古坊村花屋組。

2020年,古坊鄉財政收入170萬元,招商引資924.3萬元,固定資產投資7996萬元。[1]

基本概況

安徽省安慶市岳西縣古坊鄉位於岳西縣的西部邊陲,距縣城79公里,西北與湖北省英山縣陶家河鄉、楊柳鎮交界,東南與縣內白帽鎮、河圖鎮接壤。

古坊鄉總面積為47平方千米,轄上坊村、下坊村、古坊村、王程村、前進村等5個村,119個村民組,8726人(2017),主為漢族,姓氏以劉、徐為主。2011年全鄉財政收入為61.8萬元,農民年人均純收入3360元。

全古坊鄉耕地面積6100畝,山場面積36000畝,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村村通公路,戶戶通電燈,古坊鄉有80%農戶安裝了程控電話。

全鄉建有一所中學,四所完小和四個教學點,師資雄厚,尊師重教氛圍濃厚,早在八十年代就是有名的"文體之鄉"。鄉政府所在地坐落在西沖、下坊、長嶺三村交界處,二00二年規模新擴,面積達0.3平方公里,人口0.2萬人。[2]

歷史沿革

古坊始建於1950年,後幾經區劃變動,1992年由原白帽區前進鄉、古坊鄉二鄉合併為現古坊鄉。

地理位置

古坊鄉位於岳西縣西部邊陲,距縣城79公里,西北與湖北省英山縣陶家河鄉、楊柳鎮交界,東南與本縣白帽鎮、河圖鎮接壤。

自然資源

古坊地處大別山南坡分水嶺以南,呈高山小盆地地貌,東北為山間盆地,西南為低山丘陵。平均海拔600米以上,最高點東山尖海拔1044米,最低點黑羊河海拔310米。年均氣溫14.9℃,年均降雨1500毫米,氣候溫涼,四季分明,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

境內有黑白花、綠豹石、珍珠紅、芝麻白、豹眼石等豐富的花崗石資源,有九眼寨、關鎮、太平寨遺址、鷹嘴石、鐘鼓旗山、犀牛望月、王程四景(龍龜鎖口、鯉魚朝北斗、雷打石、九龍戲珠)、古銀杏、龍潭河等景點。

主要河流有古坊河、蓮花河、月形河、黑羊河向南流經白帽鎮匯入店前河,是長江流域皖河水系長河幹流店前河的發源地。

古坊系長江流域皖

河水系長河幹流店前河的發源地之一,境內河流繞山迂迴,河道窄,坡降大,流量受降水控制,但地下水資源相當豐富,建有小型水庫四座,小型發電站一座。地表多為裸露岩石,盛產"黑白花"、"珍珠紅"、"豹眼石"等花崗石礦。土壤以黃棕壤為主,酸鹼度在0.45-0.65之間,土層肥沃,適宜多種經濟作物生長。林木以松、杉為主,毛竹也有相當數量,稀有樹種有銀杏、楓香等。民勝村一棵高達三十米的古銀杏,樹齡近400年,胸徑1.2米,雄奇挺拔,謂為奇觀。

古坊鄉也是革命老區,是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的革命根據地之一。[3]

鄉鎮發展

古坊鄉曾是岳西縣最貧困地區之一。改革開放後,古坊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物質文明全面發展。古坊鄉農民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50餘元上升到2005年的1760元。1992年並鄉以後,古坊鄉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村村通公路,戶戶通電燈,古坊鄉有80%農戶安裝了程控電話,架通了有線電視和飲用潔淨的自來水。古坊鄉集鎮建設突飛猛進,已初步形成下坊老街、西沖新街的發展格局。

經濟發展

古坊是一個純農業鄉鎮,工業欠發達。農業以茶、菜、水稻為主,茶、菜比重占農作物種植面積的50%以上,是茶菜名鄉。至2011年,全鄉茶園面積4728畝(其中,高標準茶園1800畝),年產優質干茶95噸,年銷售收入達950萬元;高山蔬菜面積3000畝,年產量4500噸,年銷售收入達900萬元。其它經濟作物有中藥材、板栗等。中藥材以茯苓、天麻、杜仲、桔梗、靈芝為主,2011年,培植中藥材550畝,產量300噸,產值92萬元。

但山多地少決定了糧食生產無法自給,主要依託茶葉產業和中藥材產業,畜牧業也是古坊的重要產業之一。古坊鄉地處大別山腹部的皖鄂交界處,古坊鄉立足比較優勢,着眼發展現代農業,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古坊鄉結合鄉情實際,選准突破口,加快優勢產業建設,做大高山有機茶、高山茭白和地道中藥材的生產規模,在鞏固現有5000畝茶園的基礎上,力爭在"十一五"期間,建立名優茶基地10000畝,發展有機茭白6000畝,擴大地道中藥材4000畝。圍繞三大生產基地,以質量安全為目標,走集約化、標準化的發展路子,全面提高農產品品質結構,實施綠色放心工程,實現農業由"數量增長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古坊鄉着力發展"山口"邊貿經濟,在大力建設優勢產業基地的同時,分別成立名優茶、高山茭白、地道中藥材等專業協會組織,走"支部+協會+農戶"的路子,推動特色農業向規模化發展。針對勞動力資源豐富,古坊鄉大力發展勞務經濟,提高勞務經濟的規模水平、以組織、培訓服務為重點,組織引導剩餘勞動力有序向省外輸出。同時,實施"鳳還巢"工程。積極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新增勞務收入2000萬元。力爭5年內就地轉移農村勞動力3000人以上。同時,古坊鄉通過市場運作和政策引導,鼓勵深山溝的農戶到上坊、下坊集鎮建房,已有近百戶農民進駐集鎮,初步形成具有特色"山口"邊貿鄉鎮。

公共事業

古坊鄉黨委、政府以爭創優質服務鄉為契機,在全古坊鄉大力開展計劃生育優質服務活動。為了快捷地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古坊鄉在2008年7月份向該鄉群眾發放一份計生明白紙,公開計生辦、服務所的辦事程序、辦事時限,並通過各村村民代表大會、黨員會、組干會進行廣泛宣傳、設立舉報監督電話,當群眾舉報計生辦辦事推卸、態度粗暴等行為時,鄉黨委、政府立即進行處理。圍繞生育、節育隨訪服務及開展生殖健康活動為計生對象提供最舒心、放心、最滿意的服務。[4]

名特產品

茶葉

古坊鄉歷來就是名茶之鄉,古坊茶葉在縣內聲譽較高,是岳西茶葉主產地之一。全鄉建有茶葉基地5000畝(其中高標準有機茶園1000畝),茶葉精製廠20多個,年產干茶50噸,創收達200萬元。產品有"長嶺蘭芽"、"岳西翠尖"、"岳西翠蘭"、"岳西翠春"、"小蘭花"和"岳西綠茶"等一系列品種。泡製後清香撲鼻,湯色亮綠,入口甘醇,品質極佳。"長嶺蘭芽"在第五屆"中茶杯"。全中國名優茶評比中還榮獲"特等獎",享譽全中國。中藥材擁有千畝藥材基地,品種達百餘種,以百合、蒼朮、天麻、茯苓、杜仲、棗皮、二花、丹參為主,年產藥材20噸。 花崗石板材

境內有花崗石板材荒料場兩個(長嶺、蓮河),板材資源極其豐富,蘊藏量達2000萬立方米,荒料場交通便利,開採方便。現有加工廠一座--月形村月灣板材廠,年生產量達2萬m2,產值達120萬元,產品系列有綠寶石、黑白花等,均屬市場稀有品種,銷售暢通,供不應求,競爭力強,前景非常樂觀。

林蘭牌名茶機

長嶺村林蘭茶廠劉友林研究發明的新型全自動名茶機械獲國家專利(專利號2L002081776,2L002081768),新鮮茶葉投入後從殺青、理條到烘乾成型實行全自動流水作業,操作簡便,節省人力,製作出來的干茶形色俱佳,生產效率顯著,機械除在安徽省內銷售外,現已遠銷到四川、湖北,深受廣大茶農歡迎。現有一座建築面積達500平方米的三層大樓(底層為生產車間),生產工人7名,固定資產價值35萬元,年生產量可達50台,實現產值125萬元。[5]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