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剎哲蚌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古剎哲蚌寺
圖片來自搜狐網

古剎哲蚌寺,哲蚌寺,藏語意為「堆米寺」或「積米寺」,座落在拉薩西郊十公里外的格培烏孜山南坡的山坳里,是格魯派宗師宗喀巴之着名弟子絳央曲結·扎西班丹創建的,為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之一。

原文

哲蚌寺創建人絳央曲結誕生於西藏山南桑耶地區,拜宗喀巴為師,專攻佛教經典,終成精通佛教顯密宗經典的著名人物。為了進一步弘揚格魯派,宗喀巴大師囑託他建一座規模宏大的寺廟,並贈給他一件象徵吉祥的右旋法螺。於是在內鄔宗本朗嘎桑的大力資助下,於1416年動工興建哲蚌寺。哲蚌寺建成後,絳央曲結·扎西班丹為首任法台(赤巴)。寺內共有4個僧院(扎倉)、29個康村。到1951年前,實際住寺僧人多達萬餘人,成為西藏地區規模最大,僧人最多的寺院。

哲蚌寺主要由措欽大殿、四大扎倉(即洛色林扎倉、德陽扎倉、阿巴扎倉、果芒扎倉)和甘丹頗章幾部分組成。措欽大殿是哲蚌寺中心,占地面積將近4500平方米,大殿內的經堂規模宏大,裝飾華麗,五光十色。經堂面積約1800平方米,總共有192根柱子。大殿內的造像,不論正殿或廂殿,都極為生動。特別是大殿中間的文殊菩薩及白傘蓋像,高大而精緻。

大殿側室的兩座銀塔,分別為三世達賴和四世達賴喇嘛的靈塔。大殿後部的堆松拉康為哲蚌寺最早的拉康之一,絳央曲結曾在此淨室內修行。大殿二樓設甘珠爾拉康,藏《甘珠爾》經。三樓是強巴通垂佛殿,內供強巴佛八歲時的等身巨形銅像。四樓是釋迦佛殿,以500兩銀子製成,兩旁置銀塔13座。

哲蚌寺建成初期有七個扎倉,分別由絳央曲結的七大弟子主持,後來各地來寺的僧人不斷增多,根據他們的學經內容和籍貫合併成現在的羅賽林、郭芒、德陽和阿巴四大扎倉。洛色林扎倉是哲蚌寺最大的扎倉。它的建築面積約1860平方米,主要包括經堂和佛殿兩部分。經堂有102根柱子,面積1053平方米,兩邊經架壁立,總長約60多米,放滿各種經典。經堂陳設裝飾不亞於措欽大殿。經堂後背是強巴佛殿,並列三室,前部相通,佛殿內供滿各種佛像。阿巴扎倉是哲蚌寺的密宗學院。阿巴扎倉位於措欽大殿的右後側,最前部為一封閉式的庭院,庭院四周是僧房,後部為經堂,面積467平方米,經堂四壁繪有密宗題材的壁畫。

甘丹頗章為極樂宮,建於1530年,由二世達賴喇嘛根敦嘉措任哲蚌寺第十任赤巴(住持)時主持修建。以後三世、四世、五世達賴喇嘛都在這裡居住過並歷任該寺赤巴。五世達賴喇嘛時期,建立了強有力的地方政權,因政務在該頗章(頗章意為宮殿)處理,故名甘丹頗章政權,甘丹頗章遂一度成為西藏地區政治權力中心,後來五世達賴遷往布達拉宮處理政務。

哲蚌寺建築結構嚴密,殿宇相接、群樓層疊,每個建築單位基本上分為三個地平層次,即落院、經堂和佛殿,形成由大門到佛殿逐層升高的格局,強調和突出了佛殿的尊貴地位。其中規模宏大、雄奇莊嚴的措欽大殿,錯落有致;不拘一格的德陽扎倉,粗厚古樸;布局嚴密的阿馬巴扎倉,高聳森嚴;富麗常皇的甘丹頗章等都是西藏大型建築的代表。在建築外部又採用金頂、法輪、寶幢、八寶等佛教題材加以裝飾,增強了佛教的莊嚴氣氛,使建築整體上顯得更加宏偉壯觀。

哲蚌寺的法事頗多,每逢大型佛教紀念日和藏曆每月的望晦日(即十五日、三十日)等吉日,都要舉行相應的法事。還有一些僧俗同慶的活動,其中場面最大的要算「哲蚌雪頓」了。「雪頓」藏語意為「酸奶宴」,原先是一種純宗教活動。按照佛教的法規戒律,夏天有幾十天禁止倍人出門的「夏居居」,直到解制為止。在開禁之日,世俗百姓以酸奶施捨。後來「雪頓」的內容更加豐富,宗教活動和文娛活動相結合,規模不斷擴大。藏曆六月三十日「雪頓節」當天,先是以哲蚌寺為中心,清晨展覽巨幅佛像唐卡畫,接着舉行藏戲會演,實為僧俗同樂的樂節日。

哲蚌寺收藏有數有萬計的文物古籍。各殿所供不同時期的許多塑像均神態生動、結構嚴謹,代表了西藏雕塑工藝的極高水平,各殿的壁畫色彩艷麗,線條有力。此外寺內還珍藏有佛教經典《甘珠爾》和佛經註疏《甘珠爾》各100多部,以及宗喀巴三師徒等着述的幾百部佛教經典手抄本。所有這些都是藏族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對於研究西藏歷史、宗教、藝術等學科,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哲蚌寺是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與甘丹寺、色拉寺合稱拉薩三大寺。位於拉薩西郊更丕烏孜山下。整個寺院規模宏大,鱗次櫛比的白色建築群依山鋪滿山坡,遠望好似巨大的米堆,故名哲蚌。哲蚌,藏語意為"米聚",象徵繁榮,藏文全稱意為「吉祥積米十方尊勝洲」,它是格魯派中地位最高的寺院。[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