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代明明是做飯用的鼎,怎麼成了國家的象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古代明明是做飯用的鼎,怎麼成了國家的象徵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陝西省岐山縣董家村農民董春生在地里取土時,意外發現了「海內三鼎」之一的毛公鼎。憑藉鼎身499字的超長銘文,躋身「中國十大青銅器」之首。當人們關注銘文的同時,忽視了鼎由炊具變成重器的勵志之路。[1]

1、脫胎於炊具

新石器時期,人們的烹飪方式以火炙和石燔為主。宋朝譙周《古史考》中考證:「及神農時民食谷,釋米加於燒石之上而食。及黃帝始有釜甑, 火食之道成。」傳說,黃帝最早鑄鼎。《史記》記載:「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作寶鼎三,像天、地、人」。

說文解字》注釋: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它的出現,結合了盛器、餐具和炊具等功能。堪稱偉大的飲食革新。《周易·象傳》記載:「鼎, 象也。以木巽火,亨飪也。聖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享以養聖賢。」《說文解字》亦載:「鼎, 象析木以炊」。鼎身燉煮,鼎下燒火,既能烹製主食,又能煮熟肉食,奠定了華夏民族以米為主、以肉為輔、以蔬果為補充的飲食結構。

隨着冶金技術的發展,鼎由青銅代替了陶製,鼎身、鼎足、鼎耳三者融為一體,美觀大方,紋飾多樣,古樸穩重。《周禮·考工記》認為:「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鐘鼎之齊。」科實研究表明,制鼎的青銅中,銅占85.71%,錫占14.29%,完全符合文獻的記載。時至唐朝,鼎食依然風靡。李世民長子的李承乾「作八尺爐,六隔大鼎,募亡奴盜民間馬牛,親臨烹煮,與所幸斯役共食之。」

研究表明,成年人每天應該攝入50—75克的肉類,用來維持生命。究其原因,肉類中富含蛋白蛋、脂肪、氨基酸、維生質和微量礦物元素等,其中有賴氨酸、蘇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等8種氨基酸是人體無法自行合成,而且是必不可少的。

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強調:人類「最重要的還是肉類食物對於腦髓的影響, 腦髓因此得到了比過去多得多的為本身的營養和發展所必須的材料, 因此它就能一代一代更迅速更完善地發展起來。」鼎作為烹製肉食的炊具,其地位自然受到華夏民族的推崇和尊重。

2、起勢於禮器

最先將鼎和國家聯繫起來的人是商朝的伊尹。他觀察「鼎中之變」,善於「調和鼎味」,「負鼎俎,以滋味說湯,致於王道」。在飲食活動中,禮儀規範顯得尤為重要。《禮記·禮運》載:「夫禮之初, 始諸飲食。」禮儀的目的是「尊讓契敬」,而鼎起到了「明貴賤, 辨等列」的作用。

西周時期,出現了列鼎制度,體現出嚴格的等級差別。《周禮》、《儀禮》、《禮記》均提出:「天子可享用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上士三鼎二簋、下士一鼎一簋。」地位不同,使用的鼎也不一樣。按照地位的高低,享用的鼎要麼尺寸有大小之分,要麼相同的鼎數量上依次奇數遞減。奇數的鼎和偶數的簋相結合,體現「鼎俎奇而籩豆偶, 陰陽之義也」的傳統觀念。

先秦時期,統治階級往往用祭祀加強自身的權力。《左傳》指出:「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祭祀時,盛放祭品的鼎往往賦予了神聖使命,具有通靈和祈禱的作用。正因如此,鼎擺脫了炊具的束縛,躋身為更為重要的禮器。

3、發展於神器

相傳,「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一鼎代表了一州,九鼎象徵着九州,是君王統治國家的權力符號。鼎在國家機器的運轉中,充當了「承天體」和「脅上下」的中間媒介。開頭提到的毛公鼎,用銘文歌頌了周王布施德政、文治武功和恩賞大臣的功績。

認識到鼎的特殊價值,各路諸侯「得之則據大統, 名正言順, 故莫不有欲存焉」。先秦時期,鼎的傳承意味着權力的更迭。公元前606年,楚莊王借攻打洛陽附近陸渾戎之機,陳兵洛水,炫耀武力。周定王的使者王孫滿受命勞軍。楚莊王旁敲側擊地打聽九鼎的「大小輕重」。

王孫滿對楚莊王僭越禮制的行為深感厭惡,他義正詞嚴地說:「(夏)遠方圖物,貢獻九枚,鑄鼎象物……桀有昏德,鼎遷於商……商紂暴虐,鼎遷於周。……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一番話不但突顯了鼎的權威和崇高,又對楚莊王給予了強有力的回擊。此後,「問鼎」成了奪取政權或企圖篡位的代名詞。

公元前249年,秦莊襄王攻滅東周,「其器九鼎入秦」。秦統一天下後,九鼎下落不明。儘管如此,在後世朝代和有識之士看來鼎「遇聖則興」,稱之為「九州神器」並不為過。實質上,鼎和王權緊密結合,為當權者執政的合法性提供了可靠的背書。

4、成型於文化

有形的鼎消失了,無形的鼎卻在強化原有的精神內核,引起了人們的共鳴和認可。三國時期,諸葛亮在《隆中對》里,進行了戰略規劃:「先取荊州為家, 後即取西川建基業, 以成鼎足之勢, 然後可圖中原也。」唐朝女皇武則天對鼎倍加迷戀,「夏, 四月, 鑄九鼎成, 徒置通天宮。豫州鼎高丈八尺, 受千八百石;徐州高丈四尺, 受千二百石。各國山川物產於其上, 共有銅五十六萬七百餘斤」。「自玄武門入, 令宰相、諸王率南北牙宿衛兵十餘萬人並仗內大牛、白象共曳之。」足見鼎文化對君主和個人產生着潛移默化的影響力。

諸多史籍文獻顯示,人們通常用「鼎運」、「鼎命」、「鼎祚」比喻皇位和國運,「鼎業」有帝王之位的意思,「鼎分」則是國家分裂,「鼎沸」表示社會動盪,「鼎氣」借喻國家繁榮之兆,「鼎論」、「鼎味」是指治國之策和國政,「鼎遷」意味着國家覆沒,「定鼎」說明王朝的建立。

社會精英對鼎文化趨之若鶩,民間百姓同樣跟風效仿。是身居要職的重臣,稱為「鼎臣」或「鼎足」,宰相古稱「鼎輔」或「鼎位」,名聲顯赫的人物叫做「大名鼎鼎」,掌握話語權的人又叫「鼎言」或「一言九鼎」,世家大族有「鼎族」或「鼎貴」的說法。總之,與鼎有關詞語,自帶滿滿的正能量。

鼎,經歷了炊具、禮器、重器和文化的演變,在古代歷史上僅此一例。堯帝期望「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即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鼎和在祭祀和政治活動中,契合了國家的發展需要,傳承了民族的生存火種,延續至今,歷久彌新。[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