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代文化屑談之二「禪讓」揣議(李漢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古代文化屑談之二「禪讓」揣議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古代文化屑談之二「禪讓」揣議中國當代作家李漢君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古代文化屑談之二「禪讓」揣議

在儒家的許多典籍中,都一再盛讚禪讓,認為這是當政者的一種美德。

但實際上,不要說現代社會,就是在漫長的中國封建社會裡,即使再怎麼標榜以德治國,君主們也不肯再去搞「禪讓」那一套了。而其緣由,卻絕不是因為「禪讓」出在原始社會,封建社會再行「禪讓」,會開歷史的倒車。

應該承認,「禪讓」是中國人的一大發明。

據說,在上古時代,堯讓舜,舜讓禹,禹讓皋陶,王位的更替,就是你讓給我,我再讓給他,而不是後來的那種父子世襲。當然,在堯舜禹那個時代,如果想傳位給自己的兒子,也並非做不到,但堯卻開了一個好頭,把皇位讓給了舜。舜仿照堯,後來又將權力讓給了禹。如果這樣一路讓下去,以這種方式進行政權更疊,那麼,許多爭戰或可避免,許多陰謀也會消弭於無形,而權力,輒可以一直掌握在賢者手中。所以,「禪讓」的稀罕,就在於權力不授子,只授賢。比如堯之子丹朱、舜之子商均,他們的父親都認為他們不具備掌管天下的德能,所以便不傳位給他們。據《史記▪五帝本紀》所載:「堯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於是乃權授舜。授舜,則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則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堯曰:『終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這段話大意是說:堯知道兒子丹朱不才,不堪大任,要把王權授予舜。讓舜掌權,百姓獲其利而丹朱不稱意,讓丹朱掌權,則天下受其害而丹朱得其利。堯說:「總不能讓天下人受害而一人得利。」於是就將權力讓給了舜。

堯讓權於舜,舜讓權於禹,但到了禹交班的時候,情況卻起了變化。

本來,禹最初選好的接班人是皋陶,但皋陶卻中途夭折了。無奈,禹只好又選了皋陶的兒子伯益。禹在位一共十八年,後來東巡的時候死於會稽山。禹雖然也秉承了堯和舜王權「禪讓」的傳統,但最終伯益卻未能接班。對此,史書給出的理由是:伯益民望不夠,不如禹的兒子啟民望高。《史記》上就說,啟和堯、舜的兒子不同,素有賢名,當禹死的時候,他已經「天下屬意」了。因此,老百姓不去擁戴已被選拔上來的伯益,反而前往啟的駐地,高歌「吾君之子也」——這是我們先王的兒子啊(句式類似「我爹是xx」)!到最後,可想而知,啟做了皇帝。這次權力的更替,似乎充分體現出了「民意」,最後,致使禹的「禪讓」落了空。也正是這次「禪讓」的流產,徹底終結了這個制度。

禹的兒子啟建立起夏朝,成為中國歷史上世襲制度的第一人。同時,這個國家,也由原始社會進入了奴隸社會。當時的那些老百姓也許根本想不到,在此後的幾千年裡,一代代的帝王,都會以這次「禪讓」流產作為歷史依據,堅決廢止了以「選賢」為宗旨的禪讓制,開啟了「皇權神授」的新模式。自此以後,統治權就變成了一姓家傳的私有之物,無論後世子孫賢與不賢,都可以坐上王位,管理天下了,以致像西晉那個「何不食肉糜」的傻瓜司馬衷,只是因為出生在帝王之家,便能接掌天下,成為了一朝天子。

現在來看禹的「禪讓」過程,我們發現,其中存有許多可疑之處。

首先我們要問:皋陶死後,禹的兒子啟既然已經「天下屬意」了,對此,禹是失察還是無視呢?他為什麼非要違背「天下」的意願,寧選皋陶的兒子伯益,也不選自己的兒子啟呢?他是擔心後世會出現世襲制,還是顧慮讓權於啟,怕百姓說他有私心?這些問題,非常值得玩味。

據《史記》所載,堯「知子丹朱之不肖」,舜知兒子商均「也不肖」,那麼禹的兒子如何呢?司馬遷明白無誤地說:「禹子啟賢,天下屬意焉。」說他是個賢才,受到了天下百姓的擁戴。但作為啟的父親,禹選的卻是皋陶。皋陶賢否?司馬遷沒說。但我們可以在《尚書》中考察一下皋陶的賢愚。《尚書》有《皋陶謨》上、中、下三篇,上篇記錄了皋陶的言論,說他向禹提出了「國民教育」問題,主張推行「九德」之訓。他的主張受到了禹的欣賞和重視——「禹拜昌言」。皋陶「九德」之論,也成為後世儒家講「德道」的基礎。由此可見,皋陶確實是個賢人。但皋陶沒等到接位,中途卻死了。

皋陶死後,禹怎麼選擇,成為了問題的個關鍵。禹沒有選「天下屬意」的兒子,卻選了皋陶的兒子——伯益。伯益的品德和才能如何呢?沒有文獻記載,只說他「佐禹日淺,天下未洽。」就是說,伯益雖然被選定為接班人,但他輔佐禹工作的時間較短,沒有樹立起威信,致使天下的諸侯和百姓不買他的賬。那麼,伯益果真「佐禹日淺」嗎?《孟子》一書記載:「禹薦益於天,七年,禹崩。」就是說,伯益跟隨禹在一起工作已經有了七個年頭。七年的時間,尚不能樹立起自己的威信,僅此一點,就說明他能力較差。這裡出現一個問題:皋陶之後,啟賢,卻不選,只因為他是禹的兒子,而伯益能力缺乏,卻又被選中,因為他是皋陶的兒子。這本身就有違「禪讓」的宗旨。那麼,禹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史籍中未見明確記載,也無人提及這個問題,因此,我們只能根據現有的資料,進行推測。《史記》在介紹禹的業績時說:「昔帝鴻氏有不才子,掩義隱賊,好行兇慝,天下謂之『混沌』。少皥氏有不才子,毀信惡忠,崇飾惡言,天下謂之『窮奇』。顓頊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話言,天下謂之『檮杌』。此三族,世憂之……縉雲氏有不才子,貪於飲食,冒於貨賄,天下謂之『饕餮』。」可見,那時的許多「太子」都是「不才子」,老百姓對他們深惡痛絕。他們對現有的政權,也是一個嚴重的威脅。正是看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禹踐位之後,便採取了果斷措施,「流四凶族,遷於四裔(裔,邊遠處),以御魑魅(意在以凶抵災)」這是禹在治水之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功績。據此我們揣想,是不是正因為他有這樣的一個工作經歷,才讓他格外警惕,甚至刻意迴避自己兒子掌權呢?

說到禹的兒子啟,我們不禁要問:他的威望是從何而來呢?他又是通過什麼手段樹立起自己的威望呢?這些,均無史料可查,不得而知。但在《孟子》一書中,我們卻發現,在權力轉移的過程中,先王的兒子,自然而然的處在一個極為特殊的位置上,甚至對於每一個即將接班的人,都構成了潛在的威脅:

「堯崩,三年之喪畢,舜避堯之子於南河之南,天下諸侯朝覲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訟獄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謳歌者,不謳歌堯之子而謳歌舜……」

「舜崩,三年之喪畢,禹避舜之子於陽城,天下之民從之,若堯崩之後不從堯之子而從舜也。」

「禹崩,三年之喪畢,益避禹之子於箕山之陰。朝覲訟獄者不之益而之啟,曰,『吾君之子也。』謳歌者不謳歌益而謳歌啟,曰,『吾君之子也』。」(以上均見中華書局2005年版《孟子》219-222頁)

新王上任前,都刻意要躲避先帝的兒子,這種躲避的本身,就十分說明問題。不難猜想,當時的政治氛圍,肯定有幾分曖昧,幾分緊張。由此可以進一步推測,權力之爭,當時也許並未付之於行,但恐怕已經存諸於心了。果不其然,啟在接掌王位後,「有扈氏不服,啟伐之,大戰於甘。」(甘在今陝西戶縣南郊)戰前,啟作了一篇《甘誓》(收在《尚書》中),申明自己是奉了天命(皇命受之於天,是不是由此而來呢?),要滅掉有扈氏,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篇討伐檄文。有扈氏一滅,「天下咸朝」,都臣服了。這場戰爭,武力第一次被引進了權力更替的過程之中,從此就再也沒了「禪讓」那種和平移交權力的方式了。這從另一個側面也印證了啟的能力。因為,在這場權力更替的過程中,他創造了許多先例,開創了新的歷史。自他以後,「禪讓」制度正式終結。

「禪讓」歷三代而終,是否說明它沒有生命力呢?姑且不論,其實「禪讓」在歷史上是否真的存在過,卻一直令人懷疑。戰國末期的荀子,他本人雖為儒家一份子,卻根本不信歷史上有過「禪讓」。他針對當時的言論說:「世俗之為說者曰:『堯舜擅讓。』是不然。天子者,勢位至尊,無敵於天下,夫有誰與讓矣!」接下來,他具體分析了「死而擅之」、「老衰而擅」等幾種說法,認為都不可能發生,然後結論道:「夫曰『堯舜擅讓』,是虛言也,是淺者之傳,陋者之說也……」(以上見《荀子·正論篇》)而法家人物韓非,更指「禪讓」一事非但子虛烏有,那時的政權更迭,反倒出現了「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也,而天下譽之!」(見《韓非子▪說疑》)在韓非看來,舜、禹、湯、武跟本就是亂臣賊子,天下的人對他們都讚頌錯了。他的觀點,其實在早於韓非的《竹書紀年》(春秋時晉國史書)中,也有記載:「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說舜囚禁了堯,並阻擋丹朱,不讓他們父子相見。情節更加具體。如此看來,政權交接不但不是什麼「禪讓」,簡直就是一場宮廷政變了。

此後歷朝歷代,都不乏對「禪讓」的質疑之聲。當代史學界更是有人指出,堯禪讓天下一事,只出在《尚書·堯典》一文中,而《尚書》原就是周代的官方記史,後又經過了孔子的刪改,所以,它代表的只是儒家一派的政治理想。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在《討論古史答劉胡二先生》一文中說:「《詩經》中有若干禹,但堯舜不曾一見。《尚書》中除了後出的《堯典》、《皋陶謨》,有若干禹,但堯舜也不曾一見。故堯舜的傳說,禹先起,堯舜後起,是無異議的。」假如真像顧頡剛先生所說,堯舜出現在禹之後,哪裡還會有什麼「禪讓」呢?歷史學家童書業在《「帝堯陶唐氏」名號溯源》一文中更進一步指出:「堯舜禪讓說,經墨家的鼓吹,漸漸成熟,流入了儒家的學說中,儒家本來是富於整齊增飾故事的本領的,他們即漆出舜禹禪讓的故事來,於是堯、舜、禹成為禪讓故事中的三尊偶像。」但兩位史學大家的觀點能否立得住,我們卻很難斷言,因為,據考古學家介紹,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湖北荊門郭店出土的楚簡《唐虞之道》上,開篇即有「唐虞之道,禪而不傳」(即禪位而不傳子)一句,又令「禪讓」之事到底有沒有,生出了新的疑問。

在此,我們且不去討論「禪讓」的真假,先來看看上古時候帝王的待遇如何。

在部落社會裡,坐上王位並不是什麼很享受的事。他們不但享不着福,反倒要吃很多苦,甚至可以說是活受罪。據《韓非子▪五蠹》,堯住的是茅草房,吃的是野菜粗糧,「冬日麑裘,夏日葛衣」,生活待遇連當時看大門的奴僕都不如。這裡所謂的「麑裘」,並非今天市面上賣的裘皮大衣,而是弄一張獸皮直接裹在身上。雖說這也是「皮毛一體」,但既談不上美觀,更說不上高檔,僅可禦寒而已。夏天所穿的「葛衣」,也比不得今日的棉麻,不過是把葛類植物的莖扒下皮來,編製成一件短衣,涼快也許涼快,但其粗糙的程度,即便是今天偏愛「屌絲裝」的人,大概也不會去穿。因為這種所謂的衣服,僅能「揜(通「掩」)形禦寒」,根本就與華貴、時尚一類的概念無關。待遇低,工作卻很勞累。就以禹為例。他在位時,天下洪水濤濤,他每天要拿着鋤鍬,率領百姓幹活,甚至「三過家門而不入」。韓非是這樣形容他的:「股無胈,脛不生毛」(大腿無肉,小腿汗毛都磨掉了),即便是當時最苦的勞役也比當他這樣的帝王強。由此,韓非生出感慨說:「以是言之,夫古讓天下者,是去監門之養而離臣虜之勞也。」在他看來,就算君主肯於讓權,那也不過是去掉像看大門一樣的待遇、脫離奴隸一樣的勞苦,並沒有什麼可以稱道的。接着,他筆鋒一轉,繼而寫道:「今之縣令,一日身死,子孫累世絜駕(世代乘車不徒步),故人重之。是以人之於讓也,輕辭古之天子,難去今之縣令者,薄厚之實異也。」韓非子這個人,雖然說話口吃,不善交談,但他這支筆卻十分辛辣,把「古之天子」與「今之縣令」相對比,一個「輕辭」,一個「難去」,一針見血地指出,其中最關鍵的原因,就在於個人利益的多寡:古之天子無利可圖,而今之縣令「累世絜駕」,讀起來真的讓人振聾發聵。

據查,縣令這種官職的出現,雖然沒有堯舜那麼久遠,但此一官職的設立,也還是比較早的。據史學家考證,「縣令」之謂,最早見於春秋時期的晉國,而在魯國,則叫「縣人」,楚國叫「縣尹」。戰國以後,特別是秦漢之後,掌管萬戶以上縣邑的官,才叫作縣令,掌管萬戶以下的,則叫「縣長」。縣令一般需由中央政府勅封,雖工作在地方,但權力比較大,威勢也不小,並且財源廣進,豈是隨便就可以讓予他人的?

歷史上倒的確出現過幾個辭去縣令官職的人,為大家所熟知的,一個是陶淵明,一個是鄭板橋。他們之所以辭官不做,倒不是因為州官縣曹歷來就被視為「風塵小吏」,與紫綬金章雲泥區隔,便嫌位卑官小,不是,完全不是的。他們之所以辭官,根本原因在於當時所處的社會環境惡劣,政治黑暗,庸官循吏之間又相互傾軋,彼此勾心鬥角,行於公門之中的「潛規則」,讓人不勝其煩。而陶淵明、鄭板橋一類人,卻早生就了一副傲骨,又加上心有良知明識,讓他們也跟着去同流合污,是萬萬不肯的,因此,只好一走了之。一介縣令,當然也無需「禪讓」,於是袖子一甩,掛印走人了。辭官不做,鄭板橋的日子倒還好過,他可以賣賣字,賣賣畫,活得蠻滋潤。據說,他將《板橋筆榜》帖於門上,公布他書畫的價碼:「大幅六兩。中幅四兩。小幅二兩。書條、對聯一兩。扇子、斗方五錢。」而且作為書生,他商品意識濃厚,並不避諱談錢:「凡送禮物、食物,總不如白銀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現銀,則中心喜樂,書畫皆佳。」(見齊魯書社《鄭板橋全集》1985年版243頁)而陶淵明的處境則完全不同,可謂窮困潦倒。他在《自祭文》中說:「自余為人,逢運之貧,簞瓢屢罄,絺綌冬陳。」但雖然屢屢斷炊,冬天的葛衣也不能禦寒,他卻依然不改初衷,「欣以素牘,和以七弦……勤靡余勞,心有常閒。」可以這樣說,陶淵明和鄭板橋兩個人,陶淵明辭官是隱退于田園,而鄭板橋則進入了市場,這也是人們為什麼更加崇敬陶潛的原因。

由此可見,他們辭去縣令不做,比堯舜更加了不起,因為他們所丟棄的,並不是「監門之養」,也不是「臣虜之勞」,而是可以「子孫累世絜駕」的許許多多的切身利益。也許正是這個原因,現在,我們已經極少聽聞「今之縣令」辭官不做的消息了。[1]

作者簡介

李漢君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