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軍糧的構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古代軍糧 |
古代軍糧的構成在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句話現在用來提醒人們,在做事前要做好充足的準備,而在戰爭年代,這八個字卻是最為質樸的真理。[1]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發生了無數大大小小的戰爭,其中許多戰爭的勝負關鍵,就在後勤保障上,因此軍糧的籌備,成為了歷朝歷代的戰爭中的核心工作。
而在歷史的不同時期,我國軍隊的軍糧構成也不盡相同,那麼軍糧在中國究竟經歷了怎樣的發展呢?
目錄
唐代前小米是絕對主角
相信了解抗戰歷史的朋友們,一定聽過「小米加步槍」這個說法,即八路軍戰士們是依靠糧食袋中的小米和手裡的步槍打走日寇的。
在抗戰期間,八路軍的活動主要在陝西,山西一帶,小米是那裡最重要的糧食作物,因此自然也成為了八路軍戰士們的主要口糧。
而在南方戰場上,國民黨軍隊的主要口糧則是大米,這也和當時的農業生產情況相吻合。
八路軍的小米加步槍
但在遙遠的秦漢時期,無論南北,小米則是戰場上的絕對主角。
那時中國的南方地區尚未完全開發,水稻在北方的產量遠不能和小米相比,再加上小米有着更耐貯存的優點,因此其成為了各支部隊軍糧的首選。
在古代戰爭中,後勤運輸條件相對較差,因此無法每天統一管理髮放士兵的口糧,士兵們只能將自己的口糧,放在袋子中隨時帶在身上。
那時軍隊中也沒有專門的炊事班,等到需要吃飯的時候,士兵們會聚集在一口大鍋前,將自己糧食袋中的口糧,扔進鍋子中煮成稠粥來一起食用。
秦漢時期的士兵裝束
如果僅僅喝粥,顯然是難以下咽的,但古代的戰爭條件又不允許他們攜帶什麼配菜,面對這種情況,古代士兵們都掌握了尋找野菜和狩獵小動物的本領,這些收穫也成為了飯菜的主要調劑品。
我們都知道在古代食鹽是十分寶貴的資源,因此軍隊中士兵們只能用其他物品,來對菜粥進行調味。
一般士兵們會隨身攜帶醬塊,這種醬是用豆子釀造的,其形式和如今的北方大醬比較類似,在曬乾後也比較方便攜帶,因此成為了士兵們的首選調味品。
如果有時候作戰時間較長,醬塊用完了的話,士兵們還會臨時使用包裹醬塊的「醋布」,來對菜粥進行調味。
所謂醋布就是在濃醋中反覆浸泡,和晾曬處理後的粗布,在做飯的時候士兵們會從醋布上剪下一小塊投入鍋里,這樣菜粥就會有滋味了,但口感遠不及醬塊。
今人復原的醋布
有時士兵們會被分割成小股部隊,這會讓他們沒有鍋來做飯,因此部分有經驗的士兵都會提前將一些煮好的小米粥脫水製成簡易乾糧,以備不時之需。
這種乾糧完全沒有味道,吃起來味同嚼蠟,因此只能用來應急,不能作為常規食物儲備。
隨着水稻種植技術的不斷提升,水稻的種植量,逐漸超過了小米,而且大米的口感和味道與小米類似,但產量卻遠遠高於小米,這讓小米逐漸讓出了在軍糧中的統治地位。
不過由於小米耐貯存的優點,許多朝代依然會將小米作為儲備糧,囤積在糧倉之中,隋末的農民起義軍,就是靠着官倉中存放了二十多年的小米,渡過難關的。
唐宋之後的軍糧構成
在秦漢時期大米的產量遠不如小米,但到了兩晉時期隨着文化和經濟中心,不斷向南方遷移,水稻的種植技術得到了有效的改良。
高產稻和三季稻的出現讓大米的產量將小米遠遠甩在了身面,這讓水稻逐漸成為了中國最重要的糧食產物。
如今的京杭大運河
不過在隋朝之前,由於運輸能力的限制,中國南方地區生產的稻米很難運送到北方,這讓大米不能作為統一的軍糧。
直到京杭大運河貫通之後,南北方之間的貨物輸送能力被大幅加強,這讓將大米作為軍糧擁有了可行性。
在兩宋時期隨着中原政權的進一步南移,稻米也正式成為了宋朝軍隊的統一口糧。
雖然稻米的貯存時間較短,但宋代生產力較為發達,糧倉中的儲備大米可以定時更換,這讓軍糧供應得到了保障。
和唐代之前相同,雖然士兵們的口糧變成了大米,但是他們在戰爭中,還是要自己隨身攜帶糧食,而大米最終也要被做成稠粥,醬塊和隨地獲取的野菜野味,依然是最重要的調味品和副食品。
不過宋代經濟發達,部分士兵也會隨身攜帶少量的醃肉來佐餐。
比如北宋名將宗澤的部隊,就曾經攜帶着金華火腿走上了前線,這讓他們的食物比起秦漢時期,有了顯著的進步。
影視劇中的宋朝軍隊
不過,宋朝軍隊也曾經因為大米吃過苦頭,在南宋北伐金國的戰爭中,隨着先頭部隊深入敵國境內後,無法得到後勤補給,他們只能就地尋找食物。
當時金國的許多地區,依然以小米為主要的糧食作物,但根據史料記載,南宋士兵在找到小米後卻覺得難以下咽,甚至每天都有人因為吃不慣小米而染疾身亡。這也讓南宋的北伐之路,更加困難重重。
到了明代的時候,士兵們還會將大米製成「干米飯」,在到了戰場上之後,只需要用熱水沖泡就可以食用,這種發明縮短了明軍的做飯時間。
而且也可以讓士兵們在簡陋的條件下做飯,算得上是軍糧史上的一大進步。
除了大米之外,從唐代開始小麥也逐漸成為了軍糧的主要組成部分,其實在4000年前小麥就已經從西亞傳入了中國。
但是當時小麥的品種和如今的優良品種相去甚遠,而且古人對於小麥的加工方式也不成熟,人們並不是將小麥製成麵粉,而是食用麥飯,其味道和口感遠比不上小米,因此一直沒有被廣泛接受。
烤餅成為了古代軍糧的重要組成部分
到了唐宋年間,無論是小麥的品種還是麵粉的加工方式都日趨成熟,小麥製品也成為了人們日常食用的食物。
用於烤制的麵製品能夠長期保存,因此其也成為了軍隊應急糧的首選。
當時士兵們除了攜帶米袋外,也會帶上一些烤制的麵餅以備不時之需,這讓戰士們能夠在缺少烹飪條件的情況下,堅持作戰,有效的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
古代的海軍食物
中國作為有着綿長海岸線和複雜水系的國家,水軍在戰爭中,也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前文中我們提到的軍糧都是陸軍所食用的,由於古代水軍獨特的作戰條件,讓他們的軍糧也和陸軍大不相同。
其中以需要長期儲存的海軍食物,最有特點。
由於海上的氣候遠比陸地上潮濕,因此水稻小麥這樣的糧食作物在海上極易發霉,這讓海軍不得不選擇一種全新的糧食作物。
在經過長期的摸索之後,古人發現豆子十分契合航海的需求。
古代海船模型
一方面豆子比稻米更耐潮濕,而且在烹飪的時候,也不需要大量的淡水,這可以讓船隊節省寶貴的淡水資源,來滿足船員們的飲用需求。
與此同時,豆子還具有更多的加工潛能,在航行中船員們可以用豆子製作豆腐,來滿足船員們對於副食品的需求。
古代水軍還會拿出一些豆子,專門用來發豆芽,這些豆芽也是船員們在大海上,唯一的新鮮蔬菜來源。
在古代西方,由於船上缺少新鮮水果蔬菜而困擾海員多年的壞血病,之所以沒有給中國船員帶來困擾,這些不起眼的豆芽就是其中的關鍵所在。
除了以豆子為主食之外,船員們還會在船艙里飼養雞、羊、豬等動物,這些動物最重要的功能是用來進行祭祀儀式。
不過在儀式結束之後,部分動物還是會被拿來滿足船員們的口腹之慾,這也成為了他們在漫長航行途中的重要調劑。[2]
豆芽是船員們重要的維生素來源
除了以上食物,船隊還會帶上一些醃製的蔬菜和肉類作為補充,有些較大的船隻上還有專門準備的房間用來種植蔬菜,這也讓船員們的飲食需求得到了滿足。
除此之外,古人們還研發了許多專門為長期航行製作的食物,比如用糯米和紅棗加工而成的「耐飢丸」,以及經過特殊處理的「千裡面」,後者和我們今天見到的方便麵比較類似,只是在味道和口感上恐怕有不小的差距。
在這些食物的保障下,中國古代的海軍即使面對長期的航行作戰任務,也不會出現營養不良的問題,為戰鬥力的持續提供了保證。
如今的炊事兵
古人們在運輸條件惡劣的年代裡,用自己的智慧保證了士兵們在前線的食品供應,而從軍糧的演變中,我們也能窺見中國古代農業經濟發展的冰山一角,這對於我們進一步理解歷史的全貌,也有着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