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問篇第二十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口問篇第二十八
目錄
【題釋】
因篇中介紹的病證大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些一過性的、無痛苦的症狀或者行為等,在一般的醫書中很少提及,是岐伯向其師提問,由其老師口述回答的,並不在書本之中,故名"口問"。
【原文】
黃帝閒居,辟[1]左右而問於岐伯日余已聞九針之經,論陰陽逆順,六經已畢,願得口問。岐伯避席再拜日善乎哉問也,此先師之所口傳也。黃帝日願聞口傳。岐伯答日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於風雨寒暑,陰陽喜怒,飲食居處,大驚卒恐,則血氣分離,陰陽破敗,經絡厥絕,脈道不通,陰陽相逆,衛氣稽留,經脈虛空,血氣不次,乃失其常。論不在經者,請道其方。
【注釋】
[1]辟《太素》作"避",避開之意。可從。
【釋義】
黃帝在閒暇獨處的時候,屏退左右之後問岐伯說我已經學到了九針針術方面的知識,也能判斷陰陽順逆的問題了,對六經也很熟悉,我還想學到一些你從別人的口述中了解的知識。岐伯聽罷,忙離開座位,對黃帝跪拜行禮,說你問吧。黃帝說我很想聽一聽。岐伯回答說各種疾病的發生,大多是風雨寒暑侵襲於外,房室不節,或喜怒過度,飲食失調,起居無常,以及突受驚嚇等原因造成體內血氣分離而逆亂,陰陽失去平衡,經絡閉塞、脈道不通,脈中之氣陰陽逆亂,衛氣不能如常地敷布於外而滯留於內,經脈虛空,氣血循行紊亂,體內的一切平衡都失去正常的運轉而造成疾病。下面請允許我談一談在經典上沒有記載的一些相關的道理。
【原文】
黃帝日人之欠[1]者,何氣使然?岐伯答日衛氣晝日行於陽,夜半則行於陰,陰者主夜,夜者臥[2]。陽者主上,陰者主下。故陰氣積於下,陽氣未盡,引而上,陰引而下,陰陽相引,故數欠。陽氣盡,陰氣盛,則目瞑;陰氣盡而陽氣盛,則寤矣。寫足少陰,補足太陽。
黃帝日人之噦[3]者,何氣使然?岐伯日谷入於胃,胃氣上注於肺。今有故寒氣與新谷氣,俱還入於胃,新故相亂,真邪相攻,氣並相逆,復出於胃,故為噦。補手太陰,寫足少陰。
黃帝日人之唏[4]者,何氣使然?岐伯日此陰氣盛而陽氣虛,陰氣疾而陽氣徐,陰氣盛而陽氣絕,故為唏。補足太陽,寫足少陰。
【注釋】
[1]欠俗稱呵欠。
[2]夜者臥據《甲乙經》、《太素》當為"夜者主臥"。
[3]噦即呃逆證。
[4]唏同"欷",人在悲泣時的抽泣聲。
【釋義】
黃帝說人打哈欠是什麼氣造成的?岐伯回答說衛氣白天行於人身的陽分,夜間行於人身的陰分,陰氣主於夜間,夜間人的主要生命活動是睡眠。陽氣主生髮而向上,陰氣主沉降而向下。因此入夜之前,陰氣沉積於下,陽氣開始人於陰分,但還沒有盡入的時候,陽氣引陰氣向上,陰氣引陽氣向下,陰陽相引,於是不停的哈欠。入夜之後,陽氣已盡入於陰分,所以能夠安靜的睡眠;到黎明時陰氣將盡,而陽氣漸盛,就會清醒了。對於這樣的病,應該瀉足少陰經以抑其陰氣,補足太陽經以助其陽氣。
黃帝說人患呃逆證,是什麼緣故呢?岐伯說食物水穀人於胃,經過了胃的腐熟、消化,在脾氣的推動之下將精微物質上注於肺。如果胃中素有寒氣,飲食水谷進入胃中之後,新生的水谷精微之氣與素有的寒氣相搏,正邪相攻,二氣混雜而上逆,再從胃中逆行而出,而成為呃逆之證。治療應該補手太陰經,瀉足少陰經。
黃帝說人有經常發生唏噓抽咽的,是什麼緣故呢?岐伯回答說這是陰氣盛而陽氣虛,陰氣運行快速而陽氣受阻、運行緩慢,甚至陰氣亢盛而陽氣衰微而造成的。治療時應該補足太陽經並瀉足少陰經。 [1]
【原文】
黃帝日人之振寒者,何氣使然?岐伯日寒氣客於皮膚,陰氣盛,陽氣虛,故為振寒寒傈,補諸陽。
黃帝日人之噫[1]者,何氣使然?岐伯日寒氣客於胃,厥逆從下上散,復出於胃,故為噫。補足太陰陽明,一日補眉本也。
黃帝日人之嚏者,何氣使然?岐伯日陽氣和利,滿於心,出於鼻,故為嚏。補足太陽榮[2]、眉本,一日眉上也。
【注釋】
[1]噫即噯氣。
[2]榮據楊上善的《太素》當為"滎"。
【釋義】
黃帝說人有時發生振寒是什麼緣故?岐伯回答說這是由於陰寒之氣留滯於皮膚,陰氣盛而陽氣虛,因此而產生振寒、寒慄的表現,治療應採用溫補以振奮陽氣的方法。
黃帝說人有經常出現噯氣的現象,是什麼原因?岐伯•回答說寒氣侵入胃中,擾亂了胃氣,胃氣不地和降而發生上逆,就成為暖氣證。治療應補足太陰和足陽明經。
黃帝說人打噴嚏是如何形成的?岐伯回答說陽氣和利,滿布於一中,並上出於鼻,成為噴嚏。治療應該補足太陽經的滎穴通谷,並針刺眉根的攢竹。 [2]
【原文】
黃帝日人之群[1]者,何氣使然?岐伯日胃不實則諸脈虛;諸脈虛則筋脈懈惰;筋脈懈惰則行陰用力,氣不能復,故為彈。因其所在,補分肉間。
黃帝日人之哀而泣涕出者,何氣使然?岐伯日心者,五臟六腑之主也;目者,宗脈之所聚也,上液之道也;口鼻者,氣之門戶也。故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搖則宗脈感,宗脈感則液道開,液道開,故泣涕出焉。液者,所以灌精濡空竅者也,故上液之道開則泣,泣不止則液竭;液竭則精不灌,精不灌則目無所見矣,故命日奪精。補天柱經俠頸。
黃帝日人之太息者,何氣使然?岐伯日憂思則心系急,心系急則氣道約,約則不利,故太息以伸出之,補手少陰、心主、足少陽留之也。
【注釋】
[1]彈音朵,下垂的樣子。這裡指全身無力,四肢酸困。
【釋義】
黃帝說人出現了全身無力、疲睏解惰的彈證是什麼原因?岐伯回答說胃氣虛,人體經脈氣血不足,筋骨肌肉失於榮養也就解惰無力,這種情況之下,再強行人房,元氣大損,氣不能馬上恢復,就出現了鵓病。因其病變主要發生在肌肉之間,治療時就應該根據病證發生的具體部位,在分肉之間用補法進行針刺治療。黃帝說人在哀傷的時候鼻涕和眼淚都會流出,是什麼原因?岐伯回答說心是五臟六腑的主宰;目是諸多經脈匯聚的地方,五臟六腑的經氣上注於目,也是經氣由上而外瀉的通道;口鼻為氣之門戶。所以悲傷、哀怨、愁苦、憂傷的情緒會牽動心神,心神不安就會使五臟六腑皆受影響,繼而波及各經脈,經脈的波動使得各條排泄液體的通道盡皆開放,液道開放,所以鼻涕和眼淚會同時湧出;人體中的液體,有灌輸精微物質以濡養各個孔竅的作用,所以當上液之道開放而流眼淚的時候,就會損耗精液,哭泣不止就可以耗竭精液使其無以輸布,精液不能灌輸孔竅則雙目失明,名為奪精。治療應補足太陽經挾頸部的天柱穴。
黃帝說人有時常嘆息,是什麼原因?岐伯回答說過於憂思會造成心系拘急,心系拘急就會使氣道受到約束,受到約束就會使氣行不暢,因此深長地呼吸才能使得氣機得以舒緩。治療應補手少陰經、手厥陰經、足少陽經,並採用留針法。
【原文】
黃帝日人之涎下者,何氣使然?岐伯日飲食者,皆入於胃,胃中有熱則蟲動,蟲動則胃緩,胃緩則廉泉開,故涎下。補足少陰。
黃帝日人之耳中鳴者,何氣使然?岐口耳者,宗脈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則宗脈虛,虛則下溜,脈有所竭者,故耳鳴。補客主人,手大指爪甲上與肉交者也。
黃帝日人之自齧舌者,何氣使然?岐伯日此厥逆走上,脈氣輩至也。少陰氣至則齧舌,少陽氣至則齧頰,陽明氣至則齧唇矣。視主病者,則補之。
【釋義】
黃帝說流涎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岐伯回答說飲食水谷進入胃中,胃中有熱,胃中的寄生蟲因受熱而蠕動,就會使胃氣遲緩,胃通於口,胃氣遲緩使得舌下的廉泉穴開張,口開而涎出不收。由於足少陰腎經結於廉泉,故治療針刺足少陰腎經以補腎水。
黃帝說耳鳴的症狀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岐伯回答說耳是人身宗脈聚集的地方,若胃中空虛,水谷精微供給不足,則宗脈無以為養,脈中亦空虛,宗脈虛則陽氣不升,精微不得上達,入耳的經脈氣血不得充養而耗傷,而致耳中鳴響。治療時應在足少陽膽經的客主人穴及位於手大指爪甲角的手太陰肺經的少商穴,以補法針刺。
黃帝說人有時自咬其舌,是什麼原因?岐伯回答說這類疾病是由於厥氣上逆,影響到各條經脈的脈氣而分別上逆所致。若是少陰脈氣上逆,因足少陰腎經通到舌的根部,所以會自咬其舌;若是少陽經脈氣上逆,因少陽經脈行於兩頰部位,就會自咬其頰;若是陽明經脈氣上逆,因陽明經脈環繞口唇部,所以會咬唇。治療應根據發病的部位,確定病在何經,施以扶正祛邪的方法針刺治療。
【原文】
凡此十二邪者,皆奇邪之走空竅者也。故邪之所在,皆為不足。故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苦傾,目為之眩。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腸為之苦鳴。下氣不足,則乃為痿厥心挽。補足外踝下留之。
黃帝日治之奈何?岐伯日腎主為欠,取足少陰肺主為噦,取手太陰、足少陰;唏者,陰與陽絕,故補足太陽,寫足少陰;振寒者,補諸陽;噫者,補足太陰、陽明嚏者,補足太陽、眉本;彈,因其所在,補分肉間泣出補天柱經俠頸,俠頸者,頭中分也;太息,補手少陰、心主、足少陽留之涎下補足少陰;耳鳴補客主人,手大指爪甲上與肉交者;自齧舌,視主病者,則補之。目眩頭傾,補足外踝下留之;痿厥心挽,刺足大指間上二寸,留之,一日足外踝下留之。
【釋義】
以上提到的十二種病邪,都是邪氣侵入孔竅所致的病證。而邪氣能侵入這些部位,都是由正氣不足引起的。凡是上焦氣不足的病證,就會使得腦髓不充,有空虛之感,耳鳴,頭部支撐無力而低垂,雙目暈眩;中焦氣不足,二便不調,腸中鳴響;下焦氣不足,兩足微弱無力而厥冷,心中窒悶,治療應該用留針的補益方法刺足太陽經位於足外踝後部的崑崙穴。
黃帝說上述的各病如何治療?岐伯回答說以上諸病中,腎氣所主的呵欠病,應補足少陰腎經的穴位;肺氣所主的呃逆病,應補手太陰、足少陰經;唏噓是陰盛陽衰的病證,應補足太陽、瀉足少陰;身上發冷的振寒證,應補各條陽經上的穴位;噯氣病,補足太陰、足陽明經的穴位;時作噴嚏的,應補足太陽的攢竹穴;彈,因其所在經脈的不同而各取其經的分肉之間;哭泣而涕?目俱出的,當補位於頸項之後中行兩旁的足太陽經的天柱穴;嘆氣時作的,應補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以及足少陽膽經,針刺留針;口角流涎,應補足少陰腎經;耳鳴,應補足少陽膽經的客主人穴,以及位於手大指爪甲角部的手太陰肺經的少商穴;自咬其舌的,應根據發病的部位所屬經脈而分別使用補法;雙目昏眩、頭垂無力的,補足外踝足大指本節之後二寸處,用留針的方法針刺,也可以在足外踝後的崑崙穴留針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