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異原鱗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變異原鱗苔 |
中文學名:變異原鱗苔 拉丁學名:Archilejeunea polymorpha (S. Lac.) 界:植物界 |
變異原鱗苔(biàn yì yuán lín tái),拉丁名為Archilejeunea polymorpha (S. Lac.),是苔蘚植物門苔綱的一種植物。它的植物體中等大,長25毫米,腹葉寬匙形,頂端不裂。 [1]
變異原鱗苔形態特徵
植物體中等大,長25毫米,帶葉寬1.0—2.2毫米,干時灰黃色到棕綠色。莖粗144—170微米,不規則分枝。
側葉密集覆瓦狀排列,卵形,長0.8—1.1毫米,寬0.5—0.7毫米,頂端圓,常具細齒,稀全緣,邊緣常全緣或具細齒,常具波狀皺褶。
葉邊緣細胞8—10×16—20微米,中部細胞16—22×14—18微米,細胞壁薄到輕微加厚,三角體大,中部球狀加厚1個或不明顯,基部細胞22—34×16—20微米。
角質層平滑。油胞和假肋缺。腹瓣卵狀長方形,長為背瓣的1/3,有時強烈退化,頂端常具2個粗齒。
腹葉寬匙形,頂端不裂,但常具細齒,側邊緣常全緣,寬為莖的3倍,雌雄同株。雄穗常生於長的枝上,苞葉3—10對,腹苞葉生於整個雄穗。
雌器苞頂生,具1個新生枝,新生枝葉發生順序為細鱗苔型。雌苞葉倒卵形,長約10毫米,寬約0.55毫米,邊緣具細齒,頂端鈍尖;
腹瓣狹長方形,頂端鈍到銳尖,長為背瓣的1/2,腹苞葉寬匙形,頂端具粗齒,稀呈二裂狀。蒴萼倒卵形,長約1.5毫米,寬約0.9毫米,具約5個平滑的脊。
變異原鱗苔生長環境
生長於林下樹幹上。
變異原鱗苔分布範圍
產於屏邊、河口。分布於香港、海南、台灣、西藏及廣西。廣泛分布於印度洋地區及澳大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