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雙龍營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雙龍營鎮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 雙龍營鎮

所屬地區:丘北縣

雙龍營鎮,隸屬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丘北縣,地處丘北縣東北部,東連溫瀏鄉,南接錦屏鎮,西與曰者鎮為界,北與曲靖市師宗縣毗鄰,鎮人民政府距丘北縣城24.5千米, 行政區域面積635.35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雙龍營鎮戶籍人口為86936人。 清宣統三年(1911年),雙龍營鎮境域設北區。2001年,雙龍營鄉改鎮。 截至2020年6月,雙龍營鎮轄13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雙龍營村東街338號。 2019年,雙龍營鎮有工業企業6個,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5個。 [1]

位置境域

雙龍營鎮地處丘北縣東北部,東連溫瀏鄉,南接錦屏鎮,西與曰者鎮為界,北與曲靖市師宗縣毗鄰,鎮人民政府距丘北縣城24.5千米, 行政區域面積635.3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雙龍營鎮地處滇東南岩溶區,地勢西高東低,地形以山地、壩子、河谷為主。主要山脈有雄山、亮山、文告,境內最高峰位於木耳箐村民小組後山,海拔1959米;最低點位於矣則村河流下游,海拔786米。

氣候

雙龍營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9℃,1月平均氣溫8℃,極端最低氣溫-4℃(1982年1月3日);7月平均氣溫26℃,極端最高氣溫33℃(2010年7月20日),最低月均氣溫8℃(1982年1月),最高月均氣溫22℃(2010年7月),生長期年平均250天,無霜期年平均280天,最長達300天,最短為25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920小時,年總輻射130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續期300天(一般為2月10日—12月10日),年平均降水量1050毫米,極端年最大雨量1400毫米(1997年),極端年最少雨量658毫米(2009年),降雨集中在每年的5—9月,7月最多。

水文

雙龍營鎮主要河流有四級河道7條,雙龍營大河溝,長8千米;補黨河,長8千米;戈寒大河,長5千米;鳳尾河,長4千米;平坦河,長10千米;文告大河,長8千米;洋七大溝,長9千米。河流總長52千米,河網密度0.1千米平方千米。境內最大河流為補黨河從西向東流經轄區內矣堵、補黨、堵泥、矣則4個村民小組,長8千米,流域面積14平方千米,年均流量3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三林場河溝、堵泥河溝、補黨河溝、衛納地河溝等。

自然災害

雙龍營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低溫、冰雹、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冰雹災害年均發生3次,主要發生在6—8月。最嚴重的一次乾旱發生在2011年,因乾旱造成飲水困難的有51個村民小組、5081戶、2.3萬人,大牲畜7896頭;農作物受災面積7.1萬畝、林產業受災面積8671畝,農作物成災4.8萬畝、絕收2.8萬畝,造成經濟損失2512萬元。

自然資源

雙龍營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金礦錳礦兩種,尚未得到有效開發利用,其他自然資源有水能、風能等,水能資源分布在風尾河和補黨河,風尾河可開發水能資源儲量2300千瓦;補黨河可開發水能資源儲量7000千瓦,尚未開發。風能資源分布在雄山、亮山兩個村民委員會片區,面積10平方千米,可開發風能資源儲量5萬千瓦。 2011年,雙龍營鎮有耕地面積8.6萬畝;林業用地面積37萬畝,累計造林8萬畝,其中防護林6萬畝,經濟林2萬畝。

人口

截至2011年末,雙龍營鎮轄區總人口7.52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7200人,城鎮化率9.5%,另有流動人口200人。總人口中,男性4萬人,占53.1%;女性3.52萬人,占46.9%;14歲以下1.66萬人,占22.2%;15—64歲5.25萬人,占69.7%;65歲以上6100人,占8.1%。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4.05萬人,占53.8%;有壯、苗、白、瑤、回、傣、蒙古8個少數民族,共3.47萬人,占46.2%,超過1000人的少數民族有壯、苗、白4個民族,其中壯族1.59萬人,占少數民族人口45.8%;彝族9200人,占26.5%;苗族5100人,占14.7%;白族3800人,占11%。 截至2107年末,雙龍營鎮常住人口719091人。 截至2019年末,雙龍營鎮戶籍人口為86936人。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