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雙調·壽陽曲·春將暮·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雙調·壽陽曲·春將暮·花

作品名稱:雙調·壽陽曲·春將暮·花

創作年代:元朝

文學體裁:詩詞

作者:馬致遠

雙調·壽陽曲·春將暮·花,是我國元代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馬致遠所作的一首詩詞。

馬致遠(1250年-1321年),字千里,號東籬(一說字致遠,晚號「東籬」),漢族人。他的年輩晚於關漢卿、白樸等人,生年當在至元(始於1264)之前,卒年當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間,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並稱「元曲四大家」,是我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1]

正文

春將暮,花漸無,春催得落花無數。春歸時寂寞景物疏,武陵人恨春歸去。

一陣風,一陣雨,滿城中落花飛絮。紗窗外驀然聞杜宇,一聲聲喚回春去。

雲籠月,風弄鐵,兩般兒助人淒切。剔銀燈欲將心事寫,長吁氣一聲欲滅。

磨龍墨,染兔毫,倩花箋欲傳音耗。真寫到半張卻帶草,敘寒溫不知個顛倒。

從別後,音信絕,薄情種害煞人也。逢一個見一個因話不說,不信你耳輪兒不熱。

從別後,音信杳,夢兒里也曾來到。問人知行到一萬遭,不信你眼皮兒不跳。

心間事,說與他,動不動早言兩罷。罷字兒磣可可你道是耍,我心裡怕那不怕。

人初靜,月正明,紗窗外玉梅斜映。梅花笑人休弄影,月沉時一般孤另。

八千里,愁萬縷,望不斷野煙汀樹。一會價上心來沒是處,恨不得待跨鸞歸去。

研香汁,展素紙,蘸霜毫略傳心事。和淚謹封斷腸詞,小書生再三傳示。

實心兒待,休做謊話兒猜,不信道為伊曾害,害時節有誰曾見來,瞞不過主腰胸帶。

江梅態,桃杏腮,嬌滴滴海棠顏色。金蓮肯分迭半折,瘦厭厭柳腰一捻。

思今日,想去年,依舊綠楊庭院。桃花嫣然三月天,只不見去年人面。

蝶慵戲,鶯倦啼,方是困人天氣。莫怪落花吹不起,珠簾外晚風無力。

他心罷,咱便舍,空擔着這場風月。一鍋滾水冷定也,再攛紅幾時得熱。

相思病,怎地醫?只除是有情人調理。相偎相抱診脈息,不服藥自然圓備。

心窩兒興,奶隴兒情,低低的啀聲相應。舌尖抵着牙縫冷,半合兒使的成病。

香羅帶,玉鏡台,對妝奩懶施眉黛。落紅滿階愁似海,問東君"故人安在"?

青紗帳,白象床,晚涼生月輪初上。誰家玉簫吹鳳凰,教斷腸人越添惆悵。

如年夜,人乍別,角聲寒玉梅驚謝。夢回酒醒燈盡也,對着冷清清半窗殘月。

薔薇露,荷葉雨,菊花霜冷香庭戶。梅梢月斜人影孤,恨薄情四時辜負。

琴愁操,香倦燒,盼春來不知春到。日長也小窗前睡着,賣花聲把人驚覺。

因他害,染病疾,相識每勸咱是好意。相識若知咱就裡,和相識也一般憔悴。[2]

作者介紹

馬致遠是河北省滄州市東光縣人,因《天淨沙·秋思》而被稱為秋思之祖(已選入7年級上人教版語文15課古詩5首之一)。另據考證,馬致遠是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人,東光縣誌和東光馬氏族譜都有記載。元代著名戲曲作家、散曲家、雜劇家。所做雜劇今知有15種,《漢宮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輯本《東籬樂府》。青年時期仕途坎坷,中年中進士,曾任浙江省官吏,後在大都(今北京)任工部主事。馬致遠晚年不滿時政,隱居田園,以銜杯擊缶自娛,死後葬於祖塋。

從他的散曲作品中,可以知道,他年輕時熱衷功名,有「佐國心,拿雲手」的政治抱負,但一直沒能實現,在經過了「二十年漂泊生涯」之後,他看透了人生的恥辱,遂有退隱林泉的念頭,晚年過着「林間友」、「世外客」的閒適生活。馬致遠早年即參加了雜劇創作,是「貞元書會」的主要成員,與文士王伯成、李時中,藝人花李郎、紅字李二都有交往,也是當時最著名的「元曲四大家」之一。(四大家包括關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馬致遠從事雜劇創作的時間很長,名氣也很大,有「曲狀元」之譽。他的作品見於着錄的有16種,今存《漢宮秋》、《薦福碑》、《岳陽樓》、《青衫淚》、《陳摶高臥》、《任風子》6種,另有《黃粱夢》,是他和李時中、紅字李二、花李郎合作的。以《漢宮秋》最著名。散曲有《東籬樂府》。小令《天淨沙·秋思》膾炙人口,匠心獨運,自然天成,絲毫不見雕琢痕跡。[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