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橋街道(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雙橋街道 |
中文名 :雙橋街道 所屬地區: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 |
雙橋街道,隸屬於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地處宣州區東部,東與沈村鎮為鄰,東南與孫埠鎮為鄰,西南與向陽街道為鄰,西與濟川街道為鄰,西北與五星鄉為鄰,雙橋街道距市區4千米。區域總面積20.5平方千米。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雙橋街道轄區常住人口為12608人。 清咸豐年間(1851~1861年),雙橋編為雙橋團,1958年10月,成立雙橋公社,2002年1月,改為雙橋街道。截至2021年末,雙橋街道轄4個社區,雙橋街道辦事處駐雙橋社區裕豐路。 2011年,雙橋街道財政總收入2330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771萬元。完成營業稅194萬元,增值稅314萬元,企業所得稅196萬元。人均財政收入1457元。 [1]
目錄
位置境域
雙橋街道地處宣州區東部,東與沈村鎮為鄰,東南與孫埠鎮為鄰,西南與向陽街道為鄰,西與濟川街道為鄰,西北與五星鄉為鄰,雙橋街道距市區4千米。 區域總面積為20.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雙橋街道地形大部分為平原,地勢略為南高北低。最高點位於金楊堤防,海拔28米;最低點位於隆興沙子圩田面,海拔8米。
氣候
雙橋街道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少雨,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5.5℃,最熱月平均氣溫28.3℃,最冷月平均氣溫2.9℃,平均氣溫年較差25.4℃。年降水量在1200-1500毫米之間,無霜期年平均240天。
水文
雙橋街道境內有水陽江水系,水陽江自金楊村入境,由東南向西北,入宣城市區,境內河道長12千米。
自然災害
雙橋街道主要自然災害有旱澇、颱風、霜凍等。洪澇災害每5年一遇,主要發生在6~8月。最嚴重的一次洪災發生在1996年7月,受災人口達12000人,受災面積達13000田。
人口民族
2010年末,雙橋街道轄區總人口人14693人。 2011年末,雙橋街道轄區總人口1598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353人,城鎮化率14.7%。另有流動人口216人。總人口中,男性8122人,占50.8%;女性7866人,占49.2%;14歲以下1647人,占10.3%;15~64歲12007人,占75.1%;65歲以上2334人,占14.6%。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2011年,人口出生率9.9‰,人口死亡率5.5‰,人口自然增長率4.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79人。 根據宣州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雙橋街道轄區常住人口為12608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雙橋街道財政總收入2330萬元,比上年增長8.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771萬元,比上年增長7.5%。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94萬元,增值稅314萬元,企業所得稅196萬元。人均財政收入1457元,比上年增長9.5%。
農業
雙橋街道有耕地面積1.6萬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5995萬元,農業增加值占雙橋街道生產總值的24%。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8113噸,其中水稻5623噸,小麥2490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蠶桑等。2011年,蔬菜種植面積1750畝,產量6119噸,主要品種有茄子、辣椒、西紅柿、黃瓜、空菜、大蒜等;桑園面積80畝,產繭61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143頭,年末存欄248頭;家禽飼養量1.6萬羽。
工業
雙橋街道以鑄造、機械加工、建築材料生產加工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工業總產值達到11億元;工業增加值占雙橋街道生產總值的76%。201年,企業24家,職工288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2億元,比上年增長24%。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雙橋街道有幼兒園4所,在園幼兒122人,專任教師12人;小學1所,在校生687人,專任教師4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22萬元,比上年增長%。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38%,比上年提高了8個百分點。
文體事業
2007年,雙橋街道組建了金楊腰鼓隊,金楊、泥灣、隆興3支龍舟隊。2011年末,雙橋街道有村文化活動中心4個,各類圖書室4個,藏書2萬多冊;2011年末,雙橋街道有體育場地1處,5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78%。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雙橋街道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6個,其中門診部(所)6個;病床44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2.7張,固定資產總值52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5人,其中執業醫師7人,執業助理醫師10人,註冊護士4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9828人次。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3430人,參合率98.5%。
社會保障
2011年,雙橋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45戶,人數202人,支出38.4萬元,比上年增長4.2%,月人均159元;城市醫療救助8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756人次,共支出3.7萬元,比上年增長26%。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28戶,人數514人,支出63.6萬元,比上年增長21%,月人均102元,比上年增長23%。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0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2.4萬元,比上年增長2%。社會福利費20.2萬元,比上年增長17%。敬老院1家,床位10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45人。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13430人,參保率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