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叉干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叉干鎮隸屬于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市,地處大安市西部,東與樂勝鄉接壤,東南隔姜家甸草原與新平安鎮大崗子鎮毗鄰,西與洮南市二龍鄉相連,北與舍力鎮交界 ,行政區域面積336.9平方千米 。

蒙古族時期,叉干鎮境域稱查干諾爾(白色的湖);後更名查干,為一個自然屯;1947年,改叉干鄉,屬安廣縣六區;1958年,鄉改公社;1983年,公社改鄉;1993年,鄉改鎮 ;截至2018的末,叉干鎮有戶籍人口11296人 ;截至2020年6月,叉干鎮下轄11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慶發村 。

2011年,叉干鎮財政總收人0.33億元,比上年增長26.5%,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320萬元,增值稅420萬元,企業所得稅150萬元,個人所得稅28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7.7%、21.1%、32.3%、68.3%,人均財政收人2810元,比上年增長34.2%,各類存款餘額2.1億元,比上年增長17%;人均儲蓄1.7萬元;各項貸款餘額1.2億元,比上年增長4.5% ;2018年,叉干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個 。[1]

經濟發展

叉干鎮的產業結構以農業為主,境內有耕地面積4740.71公頃,由於鹽鹼地與沙崗地較多,非常適宜種植優質雜糧雜豆和優質水稻。鎮黨委、鎮政府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更新觀念爭上游,負重前進加壓力,改革創新找差距,跨越發展升位次,用工業化思維謀劃農業經濟發展,以農業結構調整為主線,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採取幹部包村,技術培訓、信息引導、資金扶持等措施,積極向鹽鹼地、沙崗地要效益,大力開發旱澇保收的水田及經濟效益好、抗旱能力強的優質雜糧雜豆,到2004年,水稻和雜糧雜豆種植面積已分別達到15,000畝。克服了傳統作物品種單一、質量不優的問題,着力提高了產品檔次,增加科技含量。 2004年,叉干鎮又提出了"打造牧業強鎮"的口號,立足本地實際,不斷增加畜牧業比重,立足於舍飼養畜,着重抓好精品牧業和培育牧業強村、專業村工作,在規劃設計、政策扶持、技術指導、跟蹤服務等方面強化措施,提高了飼養質量和水平。同時通過招商引資,引進河北東信商貿有限公司在境內建造綜合養殖場一處,投資近900萬元,一期投資工程已完成,頭年產值達40餘萬元。到2004年末,叉干鎮羊飼養量已達到26,000隻,雖然少了"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磅礴氣勢,卻又出現"青貯舍飼育肥羊"的欣欣向榮景象。在養鵝上,不斷加大資金扶持力度,重點抓好長城、建國、慶安三個養鵝示範村和鹼鍋屯、鞏膜屯、白家圍子屯、慶發屯、東六合堂屯和劉家圍子屯六個養鵝專業示範屯。年銷售商品鵝40.000隻,實現創收120萬元。

資源產業

叉干鎮林草資源十分豐富,全鎮林地面積達5萬畝,草原面積達25萬畝,自2004年來,響應國家號召,退耕還林工作成果顯著,累計退耕3萬餘畝,被評為"省級退耕還林先進單位"的稱號,境內有著名的姜家甸草場以及豐富的森林資源,是資源加工業以及畜牧養殖開發商理想的投資勝地。社會事業全面發展,計劃生育工作不斷進檔升位,受到上級有關部門表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成效顯著,人民群眾安居樂業。教學條件不斷改善,教職員工素質不斷提高,教師年齡結構合理。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迅速,醫療水平、衛生條件不斷提高。

結構調整

適應市場抓調整,突出特色抓調整,圍繞加工抓調整,叉干鎮積極做好產業結構調整這篇大文章。一是調整種植業。根據全鎮土壤條件和地理優勢,全面調整作物耕種面積,重點抓好水稻、葵花、綠豆、花生等經濟作物的生產。二是調整養殖業。按照"抓強村、建基地、抓群體、擴總量"的發展思路,加快了養殖結構調整步伐。依託草原優勢,大力發展牛羊產業;結合全鎮水草資源,大力發展白鵝產業;借鑑外地成功經驗,大力發展狐貉產業。三是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大力拓展勞務輸出基地和渠道,強化教育培訓手段,不斷提高勞務輸出質量,打造叉干鎮勞務輸出品牌。

計生工作

為了加大計劃生育行政執法力度,控制早婚早育、計劃外生育,更好配合大安市行政執法大隊執法,大安市叉干鎮於11月9日至16日舉行行政執法大型宣傳周活動。本次活動共印製宣傳單兩萬張,寫宣傳標語28條,出宣傳幹事18人、出宣傳展板16塊。在宣傳活動中,大安市叉干鎮把早婚戶、計劃外懷孕戶、計劃外生育戶作為重點戶,積極開展面對面宣傳。對想早婚早育、計劃外生育戶起到了一定的震懾作用。

職能配置

鎮黨委主要職能:鎮黨委是鎮工作的核心,主要負責黨在農村各項政策的貫徹落實;負責全鎮政治、經濟、文化和重大社會事務的決策;負責制定鎮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負責鎮黨的建設、統一戰線、人民武裝和群團工作;負責鎮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鎮政府主要職能: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推進農村各項改革;加強公共服務和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加強社會管理,維護農村穩定。

內設機構

根據以上職能,叉干鎮設三室一所,即:黨政辦公室、經濟辦公室、社會管理辦公室和財政所。

黨政辦公室:主要負責鎮黨委、人大、政府以及青年團和婦聯的各項日常工作;負責各項中心工作的組織和綜合協調。

經濟辦公室:主要負責工業、農業、畜牧、林業、水利和第三產業發展規劃等工作,協調與經濟發展相關的工作。社會管理辦公室:主要負責人口與計劃生育、村鎮規劃建設、民政、民族宗教、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信訪和維護社會穩定、勞動和社會保障、科教文衛等工作,協調與社會事務相關的工作。

財政所:主要負責公有資產管理和財務收支等工作。

水利資源

五間房水庫:五間房水庫位於大安市六合鄉、叉干鎮境內,是在洮兒河下游右側新洮、幸福兩乾渠引洪蓄水的旁側水庫,規模為中型,屬於平原區。本身控制流域面積37平方公里。水庫主要工程有:土壩31條長12公里,進水閘2座,節制閘1座,泄水閘3座。五間房水庫由東西兩庫組成,中間有一座節制閘控制,水庫最大水面面積為27平方公里,總庫容為2670萬立方米,最大水深2.5米,水庫按50年一遇洪水設計,200年一遇洪水校核。其它設計指標為:東庫設計水位:141.7米,庫容:1439萬立方米;西庫設計水位:142.5米,庫容:1231萬立方米;水庫設計死水位:141.0米,庫容:775萬立方米,水庫的主要效益是:蓄洪、灌溉、供水(泡沼用水)、養魚、旅遊、保護濕地等。五間房水庫始建於1975年,76年秋季開始蓄水。2003年通過專家組鑑定為三類病險庫。現除險加固設計已批覆,爭取列入國家計劃,2008年可望開工進行建設。

治富能人

李廣琴,今年39歲,是叉干鎮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在致富創業的大潮中,她歷經挫敗,飽嘗艱辛,但是她沒有被困難嚇倒,用自己柔弱的雙手,撐起了一片致富的天空。高中畢業後,李廣琴拜師學習刻字、修表手藝。學成後,她開起了自己的刻字修表店。然而結婚後,尤其是一雙兒女來到人世之後,她的那點收入就顯得捉襟見肘了,時常入不敷出。丈夫是一位民辦教師,每月只有二十多元工資,全家人一年不過三百多元的收入,生活十分拮据。強烈的致富願望使這個不甘貧困的農村婦女想到改行創業。她嘗試生產周期短,投資見效快的養羊業,可手中沒有錢。她和丈夫商量了一下,貸款3萬元用於養羊。由於缺乏技術,疏於管理,兩年多下來,不但沒有賺到錢,而且賠了2.5萬元,這使本來就不寬裕的生活又雪上加霜,如此沉重的債務包袱,壓得她一時喘不過氣來。不甘心失敗的李廣琴為了早日還清債務,1998年初她和丈夫決定走出去,一起到俄羅斯的莫斯科市做服裝生意。就這樣,他們來到了莫斯科,因為沒有本錢,只能經朋友介紹認識了一個開服裝店的中國老闆,這樣,他們開始了打工生涯。幾年下來,手裡逐漸有了些積蓄。

2005年,李廣琴回到了家鄉,還清了債務。2006年5月,在家學習了一年的李廣琴產生了自己做服裝加工生意、自己當老闆的想法,但有個最大的困難擺在面前,那就是自己不懂服裝裁剪技術,於是她報名參加了服裝裁剪培訓班,通過兩期學習,她終於熟練掌握了服裝裁剪技術。2006年7月,李廣琴帶領叉干鎮的孫東等9人再次來到了莫斯科,自已創辦了一家服裝廠,當上了老闆,這次,既有經驗又有技術的她,生意做得紅紅火火。在外闖蕩6年的李廣琴思想極為活躍,目標逐年更新,經商範圍越來越廣。經濟收入越來越豐厚,幾年累計收入超百萬元人民幣。談到未來的發展,李廣琴自信地說:"人的思想和行動不能停滯,因為隨着時間的流逝,你暫時的停滯就意味着將來的落後。所以,我要把自己的事業向縱深方向發展,帶領自己的鄉親一同走向富裕。"中國和俄羅斯已經不能滿足她的發展願望,如今她已鎖定新的經商目標--2007年將到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去做餐飲生意,預計除去各種費用開支,年獲利潤可達20餘萬元。她不僅自己致了富,而且還帶動家鄉農民到外面掙了錢,目前,李廣琴的年收入達到了20萬元,她帶去的9個人平均年收入達5萬元。[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