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去古觀音禪寺看銀杏樹(趙藝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去古觀音禪寺看銀杏樹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去古觀音禪寺看銀杏樹》中國當代作家趙藝宏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去古觀音禪寺看銀杏樹

十一月十三日一早,和朋友們相約,去古觀音禪寺,觀賞一棵古銀杏樹。

每年的深秋或初冬時節,是欣賞銀杏樹的最佳時期。

古觀音禪寺,原名觀音堂。出西安城往南30餘公里。位於終南山下,周圍古剎名勝眾多。禪寺建於唐貞觀二年(628年),距今約1400餘年。最近幾年,尤其到了深秋,遊人如織。

古銀杏樹入口由寺內浸月亭進入,上十餘台階,立地,沿着三面護欄一路欣賞拍照,出口由棲雲亭下台階走出。圍牆和閣樓把圓通殿和後院隔開。在入口處眺望,巨大的樹冠從青青高高的圍牆上巍峨挺立。一樹金黃,無比壯觀。禪寺被染成金燦燦一片。

哦,魂牽夢繞的銀杏樹。

古樹參天,樹枝招展,扶疏茂密,枝葉紛披。

好大一棵樹,好大一棵古銀杏樹。

冠似華蓋,像一把撐天巨傘,金光閃閃,氣勢磅礴。主幹,主枝,側枝,縱橫交錯,密密麻麻,層層疊疊,長長短短,斑駁陸離。樹的主幹是主題,樹的枝幹是意境,樹的枝葉是意蘊。整棵樹就是一首詩,一首歌,一本書。你在朗誦,我在傾聽,他在閱讀。朗誦它的春夏秋冬,傾聽它的風吹日曬,閱讀它的光彩奪目。

獨樹成林,獨樹成景。陽光下,樹的陽面閃閃發光,金黃中透着紅艷之美;樹的陰面褐色沉沉,宛如一枚枚金元寶;放眼望去,葉在樹上,珠光玫紅,一股涼颼颼的風吹來,銀杏樹葉從樹枝上飄落,一枚,又一枚。這些銀杏樹葉,一枚落下,壓在另一枚上,一次又一次,一片又一片,一層又一層,一天又一天,滿樹初冬的暖陽被一片片樹葉一抹一抹帶回地面,形成了金燦燦的銀杏地毯。

落葉是離別,是悲傷,更是一種美景,更是一種歸宿。誰說,今年的葉落歸根不是為了明年的回黃轉綠?你能說,這不是一抹美麗風景嗎?

善待一棵樹的生命,正是一方人的胸襟。眼前的這棵銀杏樹是盛唐以來的守望者,是歷代風雲際會的見證者,它的過去、現在、將來都將成為我們關注的生命奇蹟,它帶給人們美和感悟以外,還帶給人們堅韌不拔的品質。更重要的是它的獨特魅力——獨特的這一個。

銀杏樹在俯瞰着欣賞它的人們。樹的一年四季和人們的夏秋一樣,堅強地依附土地,汲取營養,抗擊病蟲害和各種自然災害的打擊,頑強的生命力在風和日麗或暴風驟雨中延宕。不屈不撓,昂首挺胸,無所畏懼,流光溢彩。欣賞凝望它的人們又何嘗不是如此?

樹在寺中,寺樹參天,樹與寺的有機融合,彼此的成就,是銀杏樹的榮幸,又是古觀音禪寺的造化。銀杏樹是禪寺興衰的見證者,禪寺是銀杏樹的呵護者。

城內城外,山里山外,有多少道風景。初冬銀杏葉,禪寺黃金雨。今天,我們在古寺與古樹相約,與古樹對話,看古樹雄姿,望古樹落葉,葉之舞。今天,我們遊走在金燦燦的色彩里,今天,我們舞動在金燦燦的陽光里,今天,我們沉浸在金燦燦的童話里。[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