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原蟲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原蟲病是單細胞真核生物,整個蟲體由一個細胞構成,具有生命活動的全部功能。原蟲體積微小,基本結構包括表膜、胞質及胞核。原蟲的運動細胞器有偽足、鞭毛及纖毛三種,運動方式有偽足運動(亦稱阿米巴運動)、鞭毛運動和纖毛運動。

概述

原蟲侵入人體所致的人類疾病。進入人體的原蟲可寄生在腔道、體液或內臟組織中,有的則為細胞內寄生。其症狀和傳播方式因原蟲寄生部位不同而表現各異。本病可經口或媒介生物等不同方式傳播。對人體的危害程度也因蟲種、寄生部位及寄主免疫狀態等而異,通常寄生於組織的原蟲比寄生於腔道的危害要大。原蟲病呈世界性分布,以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尤為多見。[1]

分類

一般根據蟲體寄生的部位,將原蟲病分為:

①腸道原蟲感染,如腸阿米巴病等。臨床上常有腹痛、腹瀉,排稀便或膿血便,糞便中常可找到滋養體或包囊。

②肝臟及膽道原蟲感染,如阿米巴肝膿腫等。臨床上常有發熱、肝區疼痛、肝臟腫大並有壓痛等。

③血液及淋巴系統原蟲感染,如瘧疾巴貝原蟲病等。常可有局部或全身性淋巴結腫大、貧血、發冷、發熱等。

④神經系統原蟲病染,如原發性阿米巴腦膜腦炎非洲錐蟲病腦型瘧等。常有發熱、頭痛、顱內壓增高、癲癇、昏迷等。

⑤皮膚和肌肉原蟲感染,如皮膚阿米巴病、皮膚利什曼氏原蟲病等。常可出現皮膚紅腫、潰瘍等。

⑥肺部原蟲感染,如卡氏肺孢子蟲病阿米巴肺膿腫等。常有發熱、胸痛、咳嗽、乾咳或咳出膿痰,痰中有時可找到蟲體。

⑦眼部原蟲感染,如眼弓形蟲病。表現虹膜睫狀體炎視網膜脈絡膜炎等。

⑧泌尿生殖系原蟲感染,如滴蟲性陰道炎等。臨床上有尿道炎或陰道炎的徵象。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原蟲所致病變常不局限於一個臟器,而是數臟器同時受累。

特點

主要包括以下四點。

①蟲體大量增殖,破壞寄主細胞和組織,並影響其功能。如果不及時治療,不終止原蟲的繁殖,最終將導致寄主病情的惡化,以至死亡。如多氏利什曼原蟲在巨噬細胞內繁殖,使巨噬細胞大量破壞和增生,造成肝、脾、淋巴結腫大,人體抵抗力降低,常合併細菌性感染而死亡。

②原蟲的代謝產物和崩潰的蟲體所產生的毒性、溶解和致敏作用。如瘧原蟲在完成紅內期裂體增殖後釋放到血流中的物質可成為內源性致熱原,刺激體溫中樞引起寒熱。

③感染原蟲後寄主會產生一定的免疫力,蟲體通過抗原的變異或其他途徑而設法逃避這種免疫力的作用,從而使寄主與蟲體保持暫時的平衡。當寄主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時,則可使隱性感染轉變為臨床發作。此外,在寄主對原蟲產生體液和細胞免疫反應的同時,也可出現變態反應,引起自身免疫性病理損害。如患瘧疾時由於抗原、抗體及補體在細胞表面上的結合,致使紅細胞溶解。原蟲病很少引起象蠕蟲病那樣的嗜酸粒細胞增高及速髮型皮膚過敏反應。[2]

④原蟲的致病作用常與同時存在的病原微生物有協同作用。如腸道無病原菌的豚鼠,按種的溶組織內阿米巴不侵入腸粘膜,而同時接種細菌時,則發生腸粘膜潰瘍。

按照運動胞器劃分:

1、鞭毛蟲病 由肉足鞭毛亞門動鞭毛蟲綱所屬原蟲寄生所引起疾病。中國主要有寄生於馬、牛、駱駝血液的伊氏錐蟲、 寄生於馬生殖器官的媾疫錐蟲(見錐蟲病)、寄生於犬皮膚和內臟的杜氏利什曼蟲、寄生於牛生殖器官的牛毛滴蟲和寄生於禽類盲腸和肝臟的鞭毛組織滴蟲等,畜牧業生產為害嚴重。鞭毛蟲的共同形態特徵是具有 1 ~8條或更多的鞭毛作為運動器官,以鞭毛游離端的圓狀振動而運動。

2、肉足蟲病

3、纖毛蟲病 纖毛蟲病是由累枝蟲聚縮蟲獨縮蟲鐘形蟲等,附生在羅氏沼蝦體表、附肢、眼和鰓上所引起的。主要症狀:羅氏沼蝦煩躁不安,在池邊頻頻遊動,妨礙攝食、蛻皮,影響生長。如在鰓上大量附生,可引起羅氏沼蝦缺氧窒息死亡。

4、孢子蟲病 該蟲所致肉孢子蟲病為一種人畜共患性疾病,呈世界性分布,主要對畜牧業造成一定危害,偶爾寄生於人體。肉孢子蟲蟲種的鑑別與分類頗為混亂,一般認為寄生於人體小腸並以人為終宿主的肉孢子蟲有二種,即豬人肉孢子蟲,中間宿主為豬;人肉孢子蟲,中間宿主為牛。上述兩種均寄生於人的小腸,故又統稱人腸肉孢子蟲。此外,以人為中間宿主,在人的肌肉組織內形成肉孢子蟲囊的為人肌肉肉孢子蟲,也稱林氏肉孢子蟲,其終宿主尚不清楚。這三種肉孢子蟲在我國均有人體病例報道。1983年左仰賢首次在我國雲南發現2例豬人肉孢子蟲病人,1986年李逸明和連自強在雲南耿馬縣首次報道了人體自然感染人肉孢子蟲的病例,隨後又進行了人肉孢子蟲人—牛間的循環感染研究,闡明了這兩種孢子蟲的生活史。

病原學

主要是人體寄生原蟲,也包括一些人獸共患以獸為主要寄主的原蟲和極少數自由生活的原蟲。原蟲種類繁多,與醫學有關者就有數十種。原蟲屬原生動物亞界,是單細胞真核動物,蟲體由表膜、胞質和胞核組成。表膜的功能是保持蟲體外形,並與外界物質相隔形成相對獨立的生物體,也有調節控制代謝與物質運輸的作用。表膜可不斷更新,常具有很強的抗原性。胞質由基質(原生質)和細胞器(內質網、戈爾吉氏複合體、線粒體纖絲動基體副基體、等)組成,基質是進行新陳代謝的場所,細胞器各自行使其不同的生理功能。

致病性原蟲在寄主體內外的發育過程繁簡不一,生殖方式有無性生殖(阿米巴滋養體利什曼氏原蟲)和有性生殖(瘧原蟲在蚊體內的配子生殖),有的原蟲以有性和無性方式相互交替而繁殖,這稱為世代交替(隱孢子蟲生活史中的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均在同一寄主體內進行)。寄生原蟲以各種不同的生殖方法完成其生活史,常見有四種類型:①發育過程中只有滋養體期,以二分裂法增殖,滋養體既是寄生期、營養期,又是感染期。如陰道毛滴蟲。②生活史包括滋養體與包囊兩期,滋養體是寄生期,在寄主體內以二分裂法增殖,包囊為感染期。如溶組織內阿米巴。③在經寄主體內進行裂體增殖和配子增殖,並可反覆循環,最後產生卵囊,由體外傳播給中間寄主或終寄主,在中間寄主體內以內二芽殖法增殖而形成包囊,此為中間寄主之間相互傳播的來源,如弓形蟲。④需在吸血昆蟲體內進行無性生殖或無性和有性生殖,然後再傳播給人,在人體內則進行無性生殖,前者如多氏利什曼氏原蟲,後者如瘧原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