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歷史事件 淝水之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基本信息

淝水之戰

名 稱--淝水之戰

地 點--東晉豫州淮南郡淝水附近

時 間--公元383年11月

參 展 方--東晉、前秦

結 果--東晉大獲全勝

參戰兵力--東晉府兵8萬人

前秦嫡系兵30萬,其他兵力50萬

傷亡情況--東晉五千人

前秦嫡系部隊全滅,其他兵力叛亡

主要指揮官--東晉:謝安 前秦:苻堅

事件簡介

4世紀下半期,氐族貴族建立的前秦逐漸強大,統一了黃河流域。383年,秦王苻堅強征各族人民,組成九十萬軍隊南下,企圖一舉消滅東晉。東晉派謝石、謝玄率軍八萬迎戰。晉軍在洛澗(今安徽定遠西南)大破秦軍先頭部隊,進至淝水,要求秦兵略向後移,以便渡河決戰。苻堅企圖乘晉軍半渡時猛攻,就命令軍隊後退。晉軍乘秦軍後退發起攻擊,秦軍由於軍心早已渙散,在晉軍的攻擊下一退不可遏止。秦軍大敗,苻堅率部下十多萬人逃回北方。淝水之戰是我國歷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淝水之戰後,南北對峙局面形成。

戰役背景

淝水之戰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

淝水之戰地圖
西晉末年的腐敗政治,引發了社會大動亂。在南方,晉琅邪王司馬睿於公元317年在建康(今江蘇南京)稱帝,建立東晉,占據了漢水、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區。
在北方,各少數民族政權紛爭迭起。由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國先後滅掉前燕、代、前涼等割據國,統一了黃河流域。

前秦壽光三年(357年)六月,秦主苻生欲除苻堅,苻堅先下手為強,殺掉苻生,自立為大秦天王(不稱皇帝)。 苻堅重用漢人王猛之後 ,國力大增,於公元373年攻占了東晉的梁(今陝西漢中)、益(今四川成都)二州,北併吞鮮卑拓跋氏之代國,西方兼併前涼,遠征西域,一統北方。在王猛死前,一直阻止苻堅的南進政策,且勸苻堅不要攻擊東晉王朝,因為他認為前秦的國力雖比東晉強,但由於前秦剛剛才統一北方,時機未成熟,加上東晉有長江天險。王猛死後七年,苻堅認為時機成熟,決定攻擊東晉。

太元元年(376年),孝武帝司馬矅開始親政,謝安升中書監、錄尚書事,總攬朝政,陳郡謝氏成為東晉的最後一個「當軸士族」。同年,苻堅統一了中國北方,前秦與東晉的戰爭已經臨近。當時的東晉,長江上游由桓氏掌握,下游則屬於謝氏當政,謝安盡力調和桓謝兩大家族關係,以為即將爆發的戰爭作準備。

歷史影響

淝水之戰,前秦軍被殲和逃散的共有70多萬。唯有鮮卑慕容垂部的3萬人馬尚完整無損。苻堅統一南北的希望徹底破滅,不僅如此,北方暫時統一的局面也隨之解體,再次分裂成更多的地方民族政權,鮮卑族的慕容垂和羌族的姚萇等其他貴族重新崛起,各自建立了新的國家,苻堅本人也在兩年後被姚萇俘殺,前秦隨之滅亡。

中國南北分立的局面繼續維持。東晉乘勝北伐,收回黃河以南故土,但不久,因丞相謝安去世和前線主帥謝玄退隱而轉為守勢。

此戰的勝利者東晉王朝雖無力恢復全中國的統治權,但卻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數民族的南下侵擾,為江南地區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創造了條件。淝水之戰也成為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載入軍事史,對後世兵家的戰爭觀念和決戰思想產生着久遠影響。

淝水之戰的結果使東晉王朝的統治得到了穩定,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數民族南下侵擾,為江南地區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契機。從長期看,淝水之戰最重要的作用是使得流落到南方的漢族中原文化得以延續和發展,並且直接影響到了此後隋唐等統一王朝的精神實質,可以說淝水之戰保住了中華文化的核心部分並使之從「五胡亂華」後得到喘息和重新崛起的機會

分析評價

淝水之戰

前秦的失敗原因

第一,淝水之戰是在苻堅統一北方後的六七年進行的。當時,前秦只苻堅是軍事上的統一,內部統治不穩,更沒有較雄厚的物質基礎,加之苻堅連年征戰,致使人民厭戰,軍隊的士氣不高,缺乏群眾基礎。正如恩格斯所說,「連年的戰爭會使甚至是最強大的國家精疲力竭」。南征前,太子苻宏曾對苻堅說,東晉是應該伐的,但是,當前的主要任務是「厲兵積栗,以待暴主」。苻堅本應接受這一意見,繼續恢復、發展北方經濟,以便使本不穩固的軍事行政聯合的統一政權建立在較深厚的基礎上,然後統一全國才有希望。然而,由於驟勝而日益驕傲的苻堅卻不顧主客觀條件,匆匆忙忙地發動攻晉戰爭,徵兵百萬,給北方各族人民帶來沉重負擔,因而不得人心,戰鬥力低,以致於與東晉軍隊局部接觸便使前秦數十萬軍隊全線潰敗。 第二,苻堅用人不擇賢愚,賞罰失明,又是其在淝水之戰中遭到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苻堅寵信投降前秦的少數民族上層分子,忠奸並蓄,而對於一心忠於他的漢族官員卻存有戒心,不加重用。即使是王猛,雖然符堅說他們的關係是「若玄德之遇孔明也」,但也是對之存有戒心的。王猛死後,苻堅自以為是英主,更加驕傲,任人更是不擇賢愚,群臣的逆耳忠言再也聽不進去,對順耳的阿談奉承之語卻倍加讚賞。在伐晉向題上,他拒絕聽取臣下的一切有益的勸阻,反而聽信懷有野心的慕容垂等人的讒言,一意孤行,「愎諫違謀」,「有功不賞,有罪不誅」,這樣就沒能組成一個堅強的團結的領導集團,其兵敗淝水是可以預見的。 [31]

第三,苻堅好大喜功,缺乏冷朴的客觀分析,戰前沒有周密的戰略部署,臨戰時又犯了一系列戰術指揮上的錯誤,這也是前秦在淝水之戰中失敗的重要原因。苻堅不顧主客觀條件,只是依仗自己的「有眾百萬,資杖如山」的兵力和「投鞭於江,足斷其流」的軍威,認為征服東晉「若商風之隕秋籜,貿然遠征。他報有僥倖求勝心理,戰略上驕傲輕敵。在其前鋒軍梁成所率五萬人被東晉大將劉牢之全殲於洛澗後,士氣大傷,苻堅為之震動,開始產生了畏晉思想。所以,當他與前鋒軍統帥特融登上壽陽城樓,望見晉軍「部陣齊整,將士精銳,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類人形,顧謂融曰『此亦勁敵也,何謂少乎!』憂然有懼色」。於是,苻堅由輕敵變為怕敵,由冒進轉為敗逃,終子落了個「草木皆兵」、「風聲鶴唳」的可悲結局。 [31]

第四,雙方交戰的兵力相當,但東晉的北府兵的戰鬥力遠勝於前秦軍。 [31]


淝水之戰

東晉的勝利原因

1、東晉主戰派謝安等人臨危不亂,堅決抗戰,態度意志堅決。

2、軍隊戰鬥力強,主將有能,指揮若定,將兵上下齊心協力,軍心可用。

3、民間也組織軍事力量對抗前秦,民心可用。

4、有淝水天險,占盡地利,準備充分,發揮己軍之長。

5、戰術得當,利用前秦內部不穩,分化離間前秦內部關係,渙亂其軍心。

6、以智激敵,誘其自亂,然後乘隙掩殺;堅決實施戰略追擊,擴大戰果。

歷史遺址

壽縣地處南北衝要,有「中原屏障,江南咽喉」之稱,自古為兵家必爭。歷史上這裡戰爭頻仍,公元383年的秦晉淝水之戰就發生在八公山麓,壽陽城下。這場戰爭不僅再次創造了中國軍事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同時也給後人留下了一些有意義的歷史掌故和可為憑弔的歷史遺蹟

淝水之戰遺址

淝水之戰遺址 淝水之戰遺址

歷史典故

淝水之戰

投鞭斷流

當苻堅決定南侵東晉時,遭朝中大臣勸諫,指出東晉由漢族人建立,受國人擁戴;而且有長江天險,不易攻下,但苻堅卻不屑地回應:「我坐擁百萬大軍,只要我一聲令下,所有士兵把他們的鞭投入區區長江,足可把江水斷流,長江天險還有什麼好怕的?」後人以「投鞭斷流」形容軍隊陣容鼎盛,或實力強大的機構人才輩出等。

出處:「以吾之眾旅,投鞭於江足斷其流。」典出《晉書·卷一一四·苻堅載記下》。



草木皆兵

前秦的先頭部隊在洛澗附近被晉軍偷襲,被擊敗得潰不成軍,不但令秦兵士氣受挫,亦令一向驕傲的苻堅信心動搖。他得知晉軍正向壽陽前進,便和苻融登上壽陽城頭觀察晉軍動靜。他看見對岸的晉兵,排列整齊,戰船密布,心中覺得晉兵訓練有素。再望向北面的八公山,山上長滿無數草木,北風吹過,草木晃動,就像無數士兵在運動,即時大驚地跟苻融說道:「晉兵是一支多麼強大的對手,你怎麼說他們是弱旅?」後來,人們以「草木皆兵」形容人神經過敏及疑神疑鬼。

出處:語本《晉書·卷一一四·苻堅載記下》:「堅與苻融登城而望王師,見部陣齊整,將士精銳。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類人形,顧謂融曰:『此亦勍敵也!何謂少乎?』憮然有懼色。」



風聲鶴唳

前秦苻堅的軍隊在淝水一戰中大敗,苻融戰死;苻堅中箭,率領余兵拚命逃回北方。當他們聽到風吹過的聲音及飛鶴的鳴叫,都以為是晉兵仍在後窮追不捨,於是他們日夜逃跑,饑寒交迫,結果當他們回到北方時,百萬大軍已失去了十之七八。後人便以「風聲鶴唳」形容人在受過刺激後,心靈變得脆弱不堪,一旦風吹草動都會受不了,或者亦可形容岌岌可危的處境。

出處:典出《晉書·卷七十九·謝安傳》。


折屐齒

淝水之戰晉軍收復壽陽,謝石和謝玄派飛馬往建康報捷。當時謝安正跟客人在家下棋。他看完了謝石送來的捷報,不露聲色,隨手把捷報放在旁邊,照樣下棋。客人知道是前方送來的戰報,忍不住問謝安:「戰況怎樣?」謝安慢吞吞地說:「孩子們到底把秦人打敗了。」客人聽了,高興得不想再下棋,想趕快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別人,就告別走了。謝安送走客人,回到內宅去,他的興奮心情再也按捺不住,跨過門檻的時候,踉踉蹌蹌的,把腳上的木屐的齒也碰斷了。這是著名的典故「折屐齒」的來歷。

出處:典出《晉書·卷七十九·謝安傳》。


東山再起

公元383年八月,苻堅親自帶領八十七萬大軍從長安出發。這個消息傳到建康,晉孝武帝和京城的文武官員都着了慌。晉朝軍民都不願讓江南陷落在前秦手裡,大家都盼望宰相謝安拿主意。謝安是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經常在會稽東山遊覽山水,吟詩談文。他在當時的士大夫階層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認為他是個挺有才幹的人。但是他寧願隱居在東山,不願做官。當時在士大夫中間流傳着一句話:「謝安不出來做官,叫百姓怎麼辦?」到了四十多歲的時候,他才重新出來做官。因為謝安長期隱居在東山,所以後來把他重新出來做官這樣的事稱為「東山再起」。

參考資料

出處:典出《晉書·卷七十九·謝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