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歷史上劉墉是怎麼死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劉墉

來自網絡的圖片

歷史上劉墉是怎麼死的劉墉是壽終正寢,享年八十五歲。在清朝男性人均壽命只有45歲的,劉墉85歲逝世可以說是長壽之人了。據《嘯亭雜錄》記載,劉墉死時「鼻注下垂一寸有餘」,暗合佛語中善於解脫之意,可說是壽終正寢、功德圓滿。死後贈太子太保,諡號文清,入祀賢良祠,諭祭葬。[1]

劉墉(1720~1804年 ),字崇如,號石庵,山東諸城人,清代政治家、書法家。

嘉慶七年(1802年),皇帝駕幸熱河,命劉墉留京主持朝政。此時劉墉已八十有餘,卻輕健如故,雙眸炯然,寒光懾人。

嘉慶九年(1804年),劉墉於北京驢市胡同家中逝世,享年八十五歲。[1]去世前兩天,他還曾到南書房值班,夜間招賓客飲宴。而據《嘯亭雜錄》記載,劉墉死時「鼻注下垂一寸有餘」,暗合佛語中善於解脫之意,可說是壽終正寢、功德圓滿。死後贈太子太保,諡號文清,入祀賢良祠,諭祭葬。

劉墉死前還在恪盡職守,做着自己的工作,白天在宮裡當值,下班回府邸後,在家裡開了宴會,招待了一些友人和自己有關係的人物。熱鬧過後,劉墉便下榻而睡,一睡就睡過去再也沒有醒來過。

劉墉家族是名門望族,祖上數輩都是進士出身。其曾祖父劉必顯在順治年間官至戶部廣西司員外郎,祖父劉棨在康熙年間官至四川布政使,父親劉統勛更是官拜內閣大學士,位極人臣,深得乾隆皇帝倚重,因此劉墉走上仕途具備深厚的家族淵源。劉墉一生為官五十餘載,宦海沉浮,幾經起落,官至體仁閣大學士,總體而言清正廉潔,享有清名,繼承了父親劉統勛的衣缽,成為乾隆、嘉慶朝的重要大臣。[2]

劉墉真的是羅鍋嗎?

民間有傳言劉墉個子很高,常年躬身讀書寫字,背看上去有點駝,因此產生了「劉羅鍋」的說法。也有史料指出,嘉慶皇帝曾稱劉墉為「劉駝子」而成為「劉羅鍋」說法的出處。不過嘉慶期間的劉墉已是八十多歲的老人,有些駝背彎腰本在情理之中,並不能成為劉墉是「羅鍋」的證據。在乾隆時期卻沒有記載,所以說這個羅鍋一說不一定是真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