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即墨鑲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即墨鑲邊

清末,即墨民間就廣泛流傳着「小扣鎖」(又稱捏繡)、刺繡等手工工藝,農村婦女繡織的鞋面、枕頭、嫁衣、戲裝等,做工精巧,花樣繁多。1918年,荒窪村(今屬移風店鎮)手工藝人盧忠溪通過英商在煙臺開辦的德仁洋行,引進一幅意大利「手拿花邊」底樣,試做成功後,便出資在即墨城北閣里創辦起「裕民花莊」,專司經營和傳播技藝。隨着「手拿花邊」的流傳發展,許多民間藝人在加工製做過程中,不斷吸收「小扣鎖」、刺繡等工藝特點和針法,逐漸形成一套獨特的具有民族傳統特色和地方藝術風格的工藝針法。由於這種工藝針法演變形成於即墨民間,人們就把以這種針法製成的花邊稱為「即墨手拿花邊」,也就是「即墨鑲邊」的雛形。此後,手工藝人在繼承傳統技藝的基礎上,通過不斷創新,逐漸發展形成了品種繁多、用途廣泛、絢麗多姿的「即墨鑲邊」。

簡介

中文名:即墨鑲邊

別名:小扣鎖(又稱捏繡)

針法:80多種

獎項:工藝美術品百花獎

外文名:Jimo edge

原料:絲光線、優質亞麻布

工藝:20多種

基本內容

清末,即墨民間就廣泛流傳着「小扣鎖」(又稱捏繡)、刺繡等手工工藝,農村婦女繡織的鞋面枕頭嫁衣戲裝等,做工精巧,花樣繁多。1918年,荒窪村(今屬移風店鎮)手工藝人盧忠溪通過英商在煙臺開辦的德仁洋行,引進一幅意大利「手拿花邊」底樣,試做成功後,便出資在即墨城北閣里創辦起「裕民花莊」,專司經營和傳播技藝。隨着「手拿花邊」的流傳發展,許多民間藝人在加工製做過程中,不斷吸收「小扣鎖」、刺繡等工藝特點和針法,逐漸形成一套獨特的具有民族傳統特色和地方藝術風格的工藝針法。由於這種工藝針法演變形成於即墨民間,人們就把以這種針法製成的花邊稱為「即墨手拿花邊」,也就是「即墨鑲邊」的雛形。此後,手工藝人在繼承傳統技藝的基礎上,通過不斷創新,逐漸發展形成了品種繁多、用途廣泛、絢麗多姿的「即墨鑲邊」。

「即墨鑲邊」是一種單線織繡的花邊,主要採用不同股數的絲光線和優質亞麻布為原料,集鎖、編、織、纏、拉、露、鑲等20多種工藝和80餘種針法為一體,綜合運用各種工藝和針法,經過鑲拼,把花邊和刺繡連綴成套,虛實照應,和諧統一,層次分明,色澤清秀,有強烈浮雕感,達到平、薄、光、勻、齊、淨的工藝技術要求。織邊的主要針法有鎖燈籠扣、織密布、絞柱、擱邊、二針網、三針網等50多種,刺繡的主要針法有插花行梗納底抽經(緯)、鎖邊掏眼扒絲抽勒切勾等20多種。織邊和刺繡均須拉線鬆緊一致,底線適宜,用線不碾不毛,網眼均勻清晰,針碼平均。織出的圖案角尖、弧圓、邊齊,整體平整,不捲不曲。即墨鑲邊產生後,很快在即墨廣大農村婦女中流傳開來,發展成為一項主要的家庭副業。民國初年,形成了以即墨為中心,北至萊陽、海陽,南到嶗山,西跨沽河兩岸的廣大生產區,僅即墨縣城就擁有私營花邊莊45家。即墨解放前,全縣有花邊莊30餘家,能生產台布和餐套兩個品種十幾種規格,年產量徘徊在八九千套。新中國建立後,隨着對外貿易的擴大,「即墨鑲邊」在國際上贏得「抽紗瑰珍」之稱,品種規格不斷向中、高檔及多用途發展,產量、產值、利潤不斷提高,花邊產品逐漸擴大到台布、餐套、床罩、沙發套、靠墊、衣領、傘面、琴罩等十幾個品種2800多個規格,並研製出新產品「百帶麗」和「新百帶麗」。1978年,「即墨鑲邊」被山東省第二輕工業廳評為名牌產品;1979年,被山東省經濟委員會評為「山東省優質產品」;1980年,被輕工業部評為優質產品;1983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工藝美術品百花獎」金杯獎。[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