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即墨故城遺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即墨故城遺址

中文名稱: 即墨故城遺址

始       建 : 春秋時期

景點級別: 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 國務院

所屬時代 : 東周至北齊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城市: 山東省平度市

即墨故城遺址位於山東省平度市古峴鎮大朱毛村一帶。始於東周、廢於隋,一直是膠東地區重要都城。歷史上因齊將田單在此利用火牛陣大破燕軍而聞名於世。內城位於外城東南部,內有宮殿、點將台等遺址。曾多次出土青銅器刀幣等珍貴文物。即墨故城規模大,歷史悠久,延續時間長,知名度高,保存較完整、文物遺存豐富,是我國留存至今罕見的東周故城遺址,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1984年,即墨故城遺址被青島市政府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相關歷史

戰國時期,即墨已巍然屹立在齊國的東方,與西面的臨淄遙相對峙,並夸富饒。即墨大夫的輝煌業績,齊威王的驚人「一鳴」[2],使即墨之名昭彰天下;稍後,田單藉此一座孤城,巧用火牛陣大破燕軍,又進一步提高了即墨的知名度。秦一統天下,實行「郡縣制」,即墨始定為縣;然而這個新生事物在隨之而來的一場改朝換代的紛亂中似乎有些動搖。漢初,高祖劉邦的孫子劉熊渠被封到這裡稱「膠東王」。繼之,景帝劉啟的兒子劉徹劉寄也被封遣於此。此後,劉姓的子孫先後有六七位王子在膠東王的封地里坐享榮華富貴,他們的權力籠罩着大半個山東半島。兼做着「國都」的即墨縣城,也成為膠東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王莽「新」了一陣,即墨被改名「即善」,但這個新名稱很快隨着新莽政權的垮台而被取締;當然,「即墨」的老名稱也隨着劉姓皇位的復辟而得以恢復。

公元596年,隋朝在政權得以穩固之後,開始步入建設時期,於是一度被前朝廢除的即墨縣得以恢復和重建。縣城從原址向東南方向大踏步地邁進了40多公里。這個新城址的確定,必是一位見識卓越者的抉擇,即使以今天的眼光來看,也不失為一個非常優佳的方位:傍山可以放牧,近海利於漁鹽,西面千頃良田,左右河流縈繞,水質優良而且水源豐足。從此,這裡便出現了一座新的即墨城

布局結構

現存即墨故城遺址系西漢膠東王城,地面有城牆遺存,分內城、外城。外城南北長5公里, 東西寬2.5公里; 東城牆殘存1000餘米, 城基寬約40米、高約5米。城內「金鑾殿」、「梳妝樓」、「點將台」、「養魚池」等至今尚存遺蹟。

民國年間曾出土一窟古錢幣[3],多達20車。

1986年冬,出土「燕明字刀幣」達28公斤,另出土有弩機、銅舫、劍、戈、刀、幣等。

文物遺存

故城分內城及外城。外城南北長約5公里,東西寬約2.5公里。尚遺存城牆千餘米,城基寬約40餘米,高約5米,全為夯土板築。內城有金鑾殿點將台、東西倉、貯貨灣、養魚池、梳妝樓等遺蹟。

故城北的群山峰上,古墓群蜿蜒30多華里,有400餘座。墓葬之多,墓之高大均屬罕見[4]。當時的運糧河(即今小沽河),通過東南城門洞 ,可直接駛入貯貨灣內,至今城牆缺口尚存。

即墨故城素有「朱毛城,臨淄土」之稱。傳說當年建城牆所有的磚瓦,都是人工從臨淄遞過來的。

故城墓群

即墨故城是歷史上不少朝代王、候的陪都和封地,是膠東名城,在一千多年的時間裡,前後共有八王、六侯、一相治此。這些王公貴族的墓群大多都建在距即墨故城十公里左右遠的六曲山脈上,形成了一個規模宏大、蔚偉 壯觀的古墓群——六曲山古墓群。 六曲山古墓群,東起龍虎山,西至窟窿山,蜿蜒近十五公里,分別在古峴、雲山、麻蘭鎮的十多個村的三十餘個山頭上,共有三百六十餘座,絕大部分為漢代墓,其中大型墓二十餘座,中型墓六十餘座,其餘為小型墓。其中最大的是西漢景帝之子康王的康王墳,墳頭之大,大于山丘,坐落山頂,下部有排水洞,均用石頭砌成,其遺墟尚存,整個康王墳占地約二、三十畝,整體呈上窄下寬的「凸」字形,墳高四十餘米。

通過實地考據,當年修築康王墳時將山頂夷為平地並深挖殯埋後再依山勢堆積而成的巨大山丘,其上部有一平整地塊,長約百米,寬約八十米。

「先有即墨,後有青島」

史料記載:「即墨之名,因水而得;即墨之設,其來久遠,分析合散,代有不一;亘山聯海,不改其常。」「即墨」二字最早出現在《戰國策》、《國語》、《史記[5]等歷史典籍中,因地臨墨水河而得名。「即」,是指臨近、靠近;「墨」,便是指墨水河。通過《即墨市志》,我們可以了解到:「商周時,即墨為萊夷地。公元前567年,齊滅萊,建立即墨。戰國時期,即墨就開始屹立在齊魯大地的東方,盛極一時,與齊國都城臨淄一樣富實。後來秦統一天下,實行郡縣制,即墨才開始定為縣。

即墨歷史上經歷了三次重大歷史變故:第一次發生在556年,南北朝末期,即墨縣制被廢,一同併入長廣縣(今平度)。第二次發生在596年年,隋朝建立後,即墨縣制恢復,重建到今天即墨城區。第三次發生在1898年,清政府與德國簽訂《膠澳租界條約》,將即墨「南鄉」划走了,這塊地方就是現在的青島市區。

視頻

即墨故城遺址 相關視頻

平度八景-即墨故城-平度眾力航拍
帶你短時間內了解一下東周列國
名震千年火牛陣
即墨古城的由來是什麼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