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即墨區新建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即墨區新建村位於即墨城老城區內,南臨中山街,東臨立法街,沿老縣衙西牆外(警政街)往北直至後庵街,以即墨老城十字街為界,新建村位於西北隅。到2002年全村轄區面積為23.6公頃,多為工業或居民用地,其中工業用地11.23公頃,可耕地僅有0.86公頃,居民用地11公頃。2003年全村共有村民407戶,人口1273人,有孫、楊、黃、藍、王等36姓,均為漢族。據傳:明中葉後,藍、楊、黃等大家多設宅第於此。建國後稱城裡三村。1953年,取建設新中國之意,稱新建。[1]

中文名: 新建村

外文名: 無

地 點: 山東省青島市

時 間: 1953年

屬 於: 山區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

1950年,該村實有耕地33.33公頃,糧食平均畝產120公斤,主要種植作物有小麥、玉米、大豆、高粱等。1952年先後成立了12個互助組,開展互助耕種。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該村被劃為第四耕作區,當時耕作區對各村土地進行了重新調整,調整後全村土地為620畝,糧食平均畝產160公斤,總產量99200公斤。1975年冬開展農業學大寨時買了第一台20馬力拖拉機,耕種方式開始由人力耕種轉為機械耕種,當年,糧食平均畝產512公斤,總產量達到317440公斤。1978年冬,村里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全村共打大小機井11眼,使全村的農田水澆面積達到80%以上。1980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達到13.09萬元。固定資產達13.1萬元,人均收入120元。1982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土地按人分田到戶,糧食平均畝產460公斤。從1969年起由於大華機器廠(原農業機械廠)擴建占地和本村近幾年企業用地等原因,本村土地逐年減少,到2002年全村僅有耕地0.86公頃,村民的主要生活來源是從事第二、三產業。

第二產業

1967年該村集體創辦了新建木工組,主要加工製做桌子、凳子等家具,由於手工作業,生產效率低下,全年生產總值僅有2939元。之後又先後辦起了縫紉組、磨光組、腸衣加工組等。1974年,創辦了新建文教用品廠,當年工業總產值達5.96萬元,人均收入94元,集體固定資產3萬元。1993年10月在新建繡花廠基礎上又投資260萬元,與香港大佳有限公司(投資10萬美元)合資創辦了青島新大服飾有限公司。該公司擁有職工70餘人,總產值620萬元,完成利稅70.8萬元。1998年集體企業實行體制改革後,各企業由上繳利稅改為廠房租賃。2002年金達刀片廠為進一步擴大生產,個人投資100萬元創建新廠,占地13畝,建標準廠房2000平方米。當年該廠擁有固定資產320萬元,工業總產值200萬元,上繳利稅13萬元。到2002年全村共有企業8個,從業人員180人,年總產值1900萬元,上繳利稅135萬元。

第三產業

1968年,該村集體購買了粉碎機,建立了新建磨房,專為村民解決磨麵問題。1982年後,一部分村民開始加工制售服裝,制售加工戶占全村戶數的50%以上。1983年,村民馬奎峰、藍新連等人合夥買了第一部大客車搞營運。從此,全村大部分村民從單一的農業耕種開始轉向市場經濟。到2002年全村共有個體工商業戶62家,從業人員達156人,主要從事汽車運輸、商業批發零售、服裝加工制售等。

社會福利

自1988年起每年在老人節期間(農曆九月九日)給老年人發放節日禮品或過節費用。自1994年起每年為村民代繳「三提五統」費。自2001年起每年春節期間給村民發過節費。2001年9月,該村建起了老年人活動中心,使老年人從此有了自己的活動場所。自2002年起給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每月發放生活補助費40元,使全村村民真正感受到黨的溫暖。

社會事業

文化教育

解放前,該村沒有一處學校,大多數適齡兒童因家庭拮据而不能上學,科技文化水平低,青壯年文盲占60%以上。新中國成立後,隨着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辦學條件得到改善,廣大村民的文化素質明顯提高。1955年該村辦起了新建小學,解決了本村適齡兒童的上學問題。從1957年起該村的適齡兒童分別被分到北關、後庵、南關等學校上學。1977年開始與北關、後庵3個村共同合辦了北關中心小學,從此,該村的適齡兒童全部轉到北關中心小學上學,入學率達100%。至2002年全村共有大中專以上文化程度75人。

醫療衛生

1949年前,全村沒有一處診所,大多數群眾有病無處醫,小病拖成大病,致使各種流行病疫時常暴發傳染。新中國成立後,政府部門開始免費為村民接種防病疫苗,有效地控制了各種傳染病地流行和傳播。從1968年開始本村先後培養了2名「赤腳醫生」,創辦了村醫療站,村民的醫療保健水平得到提高。自1994年開始本村由一個醫療站發展成為2個醫療診所,2000年被評為「即墨市衛生先進單位」。

人民生活

1949年,全村人均口糧不足50公斤,人均收入不足50元,很多村民吃了上頓沒下頓,人們過着青黃不接的日子。新中國成立後,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956年人均口糧150公斤,到1978年人均口糧達到176公斤,人均收入達到133元。從1982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後,大多數村民從靠單一的農業耕種轉向市場經濟,村民的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2003年全村人均收入達到5285元。解放前,全村的住房多為土木結構,人均住房面積不足6平方米。自1980年起的房屋多為磚木結構,人均住房面積達到10平方米。1995年村委會按照上級統一規劃要求建起了第一批二層獨院樓。到2002年全村已有162戶村民住進了樓房,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2平方米;全村擁有機動車86部,彩電362台,洗衣機206台,空調38台,電話326部,宅話普及率達到90%以上。

村莊建設

解放前,全村道路彎曲不直,路面坑窪不平。自1980年起隨着村民生活水平和經濟收入的不斷提高,村民申請批建新房者成倍增多,村委按照上級部門的統一規劃要求,新建了第一個新村居民區,居民區道路整齊平坦,路面均為方石或水泥硬化。自1986年起村集體投資56萬元,村民自籌資金13萬元,鋪設、更新了自來水管道,使全村村民都用上了自來水。到2002年村集體共計投資210餘萬元,整修主幹街道8條,硬化整修路面13050平方米,新增鋪污水管道2560米。全村轄區內水、電、路配套齊全,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視頻

青島即墨:「宜居」建設成這個樣子 鄰村村民紛紛讚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