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衛星相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衛星相撞

來自 騰訊網 的圖片

衛星相撞美國銥衛星公司的一顆商用通信衛星與俄羅斯一顆已經報廢的軍用通信衛星2009年2月10日在太空碰撞,碰撞發生的地點在西伯利亞上空,同時位於國際空間站 軌道上方270英里(434公里)的軌道上,這個軌道通常環繞着眾多的氣象衛星和通訊衛星,這也是近地軌道發生人類有史以來首次衛星碰撞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衛星相撞 [1]

地點 西伯利亞上空

衛星類別 通信衛星

發生時間 2009年2月10日

原因

美國宇航局表示,由於國際空間站的軌道在相撞事故地點下方,因此這次事故對空間站以及其中3名宇航員的威脅較低。但他表示:" 這些碎片依然存在長期威脅。當衛星發生碰撞後,碎片將被拋往更高和更低海拔的軌道。儘管大部分碎片都被留在了原先的軌道上,但依然有一些進入了空間站高度的軌道。隨着時間推移,這些碎片將會不斷向近地球軌道靠近,我們必須想辦法避開他們。這些看不見的小天體,實際上可能對我們造成更大威脅。至於是否對其他衛星有威脅,約翰遜說:"從技術角度上說,可能對其他衛星造成威脅。我們現在正在做的就是確定碎片的數量,以及評估他們的潛在危險。"這些碎片的最終命運可能在進入地球大氣層的時候被燃燒。

俄羅斯被相撞衛星

俄羅斯被撞的衛星是"宇宙2251"號(北美防空司令部代號22675)。該衛星1993年發射,俄羅斯將"宇宙"通訊衛星定性為科學通訊衛星,但外界普遍認為,該系列衛星其實是軍用,其中還包括通訊攔截衛星。衛星重800公斤,服役期限3年。截至目前,這顆衛星已在太空漫無目的飄浮了10多年。報道還披露,資料顯示,這顆衛星是用於秘密軍事目的的。

發射日期:1993年6月16日

發射地點:普列謝斯克,俄羅斯

衛星類別:通信衛星

所屬機構:未知(俄羅斯)

發射火箭:未知

衛星重量:重900公斤

近地點:783公里

遠地點:821公里

周期:101.0分鐘

傾角:74.0度

偏心率:0.0026462395

目前俄羅斯使用的電子偵察衛星有兩類,一種是1970年開始部署使用的大型衛星,另一種是1984年投入使用的,以"宇宙1603 "號為開始的衛星。

美國被撞衛星

被撞的"銥星33"號(北美防空司令部代號24946)在1997年發射。三軸穩定,帶有兩塊太陽能面板。採用FDMA/TDMA技術通過L波段提供4.8kbps速率的語音服務和2.4kbos速率的數據服務。

發射日期:1997年9月14日

發射地點:拜科努爾,哈薩克斯坦

衛星類別:通信衛星

所屬機構:銥星通信公司(美國)

發射火箭:世界各國商業火箭(包括中國長征系列)

衛星重量:重約560公斤

近地點:銥星系統軌道高度約為765公里

遠地點:銥星系統軌道高度約為765公里

周期:94.9分鐘

傾角:86.6度

偏心率:0.0013749186

美國銥星系統:1997/1998年發射:重689公斤;共計72顆(其中6顆備用);軌道高度為765公里,衛星直徑為1.2M,高度為2.3M,重量為386.2KG,壽命為5年(最高為8年)。

影響

美國衛星服務部分中斷 ,美國銥衛星公司在一份聲明中稱,其運營的一顆衛星因與一顆報廢的俄羅斯衛星發生碰撞遭到破壞,這場事故將導致衛星服務部分中斷。但該公司將此次太空事故稱之為"一次幾率非常小的事件",並表示正採取緊急措施以將服務受限程度降至最低。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