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滷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滷煮

名稱 滷煮

又名 滷煮火燒

所屬地區 北京

工藝 鹵

口味 鮮香

滷煮(北京特色美食)在北京是一種盡人皆知的食品,它是將火燒和燉好的豬腸和豬肺放在一起煮(有時也用豬腰子),買一碗主食副食和熱湯都有了。具體製作過程是這樣的:把處理好的豬小腸和豬肺切成小段投入用多種香料、調料配製的鹵湯煮,八成熟的時放入生面火燒、炸豆腐片、血豆腐,待到腸、肺爛熟,火燒煮透又不脫形的時候撈出,小腸切段,肺、火燒、炸豆腐切塊,澆滷汁,加蒜汁、醬豆腐汁、香菜,醋、辣椒油根據口味自行添加。

簡介

滷煮火燒,簡稱滷煮,是北京的一道傳統小吃。滷煮二字的意思就是與多種香料同煮,火燒二字則說明了其主料。滷煮火燒是從宮廷的蘇造肉演變而來,為降低成本,把五花肉換成了下水,既頂事兒又價廉,因而深得大眾的喜愛。具體製作過程是這樣的:把處理好的豬小腸和豬肺投入用多種香料、調料配製的鹵湯煮,快好時放入死面火燒、炸豆腐片,待到腸、肺爛熟,火燒煮透又不脫形的時候撈出,小腸切段,肺、火燒、炸豆腐切塊,澆滷汁,加蒜汁、醬豆腐汁、香菜,醋、辣椒油根據口味自行添加。

起源

說起滷煮火燒,老北京一準兒會想到「小腸陳」,殊不知這已有百餘年歷史、被認為只有窮人才會吃的美味卻起源於宮廷。

清宮廷中有一道名為「蘇造肉」的菜餚。愛新覺羅·溥傑先生的夫人浩著的《食在宮廷》中介紹,乾隆四十五年,皇帝巡視南方,曾下榻於揚州安瀾園陳元龍家中。陳府家廚張東官烹製的菜餚很受乾隆喜愛,後張東官隨乾隆入宮,深知乾隆喜愛厚味之物,就用五花肉加丁香、官桂、甘草、砂仁、桂皮、蔻仁、肉桂等九味香料烹製 出一道肉菜供膳。

這九味香料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節氣不同,用不同的數量配製。這種配製的香料煮成的肉湯,因張東官是蘇州人,就稱「蘇造湯」,其肉就稱「蘇造肉」了。後來傳入民間,加入用麵粉烙成的火燒同煮,便成為大眾化的風味小吃了。

北京的街頭巷尾,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有賣滷煮火燒的店家,過去還有肩挑小擔的流動商販出售這種食品。特別是夕陽西下,滷煮小腸開鍋出售時,人們從很遠的地方就能聞到它那特有的香味兒。好吃這口兒的,便會聞香而至,要一碗滷煮小腸和一兩個火燒,既解饞又解餓。滷煮小腸是人們十分喜愛的一種街頭小吃食品。

材料

主料(豬大腸·豬心·豬肺·豬舌頭·豬肝·量可以看自己喜歡吃哪種定多少)

鹵大腸的料(花椒·大料·干辣椒·香葉片·香茅·草果·桂皮·肉蔻·丁香·薑片·蔥·蒜·冰糖·醬油·黃酒)

滷煮的輔料·以自己的口味定量·(郫縣豆醬·料酒·黃酒·玫瑰豆腐鹵2塊·生抽·醋·鹽·蒜多拍一點·辣椒油·香菜)

做法

1、豬腸用鹽、黃酒、醋反覆抓洗(內壁、外壁都要洗乾淨喲~,用溫水沖洗效果會好一些喲~)

2、鍋中放清水,將豬腸放進去焯水(涼水下鍋喲~)

3、另起鍋,加開水、八角、桂皮、花椒、姜、蔥、香葉、黃酒、陳皮、生抽、老抽、干辣椒大火燒開,小火鹵腸

4、麵粉加水揉成團,醒一會兒

5、將醒好的面揉光,分割成小面劑,揉圓

6、將圓面劑擀成圓片

7、平底鍋抹少許油,將餅烙熟(也可以買現成的燒餅)

8,滷好的豬腸切小段

9、鍋中放少許油,煸炒郫縣豆瓣,將鹵湯回鍋,燒開,加清水,加鹽、醬油、醋、冰糖、黃酒、蒜汁、南乳汁等煮開,

10、放入豬肺、豬肝、豬心等熟食及豆腐泡燉

11、最後加入豬腸煮開即可。

12、將燒餅切小塊,湯料及湯汁澆在燒餅上,加辣椒油、蒜汁、小蔥末、醋調味。

貼士

一,氣味 豬小腸畢竟處於消化道的偏下位置,所以一定要洗得乾淨。記得俺有一次在家處理生豬肚,翻過來掉過去,一會兒粗鹽一會兒麵粉的蹂躪了老半天才搞定,小腸在豬肚下端,又曲里拐彎的,這難度就更大了,洗不乾淨的話,煮出來的異味兒是加多少蒜汁、辣椒都壓不下去的。

二,火候 小腸要煮至爛軟,不能跟橡皮筋似的嚼不斷、吞不下;火燒要煮到吸足鹵湯,切開以後沒有白碴兒,但也不能表層與內層完全分離脫落,變成一鍋爛粥;炸豆腐要外硬里軟,充滿空洞。

滷煮火燒

豬大腸有潤燥、補虛、止渴、止血之功效。[1]

參考來源

  1. 滷煮火燒 食療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