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盧鑄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盧鑄之
盧鑄之
出生 1876
中國四川省德陽市
逝世 1963
國籍 中國
別名 金壽老人
職業 著名中醫《
知名作品 《盧氏醫學心法》


盧鑄之(1876一1963),名禹臣,晚號金壽老人、四川省德陽市人。著名中醫。

本 名 盧鑄之 字 號 金壽老人 出生地 德陽市 出生時間 1876 去世時間 1963 主要作品 《盧氏醫學心法》 信 仰

道家思想 職 稱 教授


生平

出身於中醫世家。少年時先隨其姑父清代德陽著名儒醫顏龍臣學文學醫,曾與光緒末年四川狀元駱元驟為學館師兄弟。盧鑄之

曾中秀才,經史子集根底深厚,因見八股文不能濟世,加之體弱多病,故棄舉子業而發奮學醫。盧氏資質聰穎,好學深思,為

開擴其視野,使之學有所成,其師顏龍臣於清光緒中葉,又親率盧氏赴成都拜清代名醫鄭欽安先生為師。其後,盧氏隨鄭欽安

學醫達11年之久。

業成,乃遵師命遊歷四方,足跡遍及全國20餘省,一面用其師所授之法為患者除疾,一面考察各地人體體質狀況、生活習慣、

水土氣候,研究各種藥物的栽培、炮炙、性味、功用及其相互關係,歷時3年。返回成都後,始於光緒末年開設「養正醫

館」而懸壺成都。

盧鑄之從醫70餘年,醫術精湛,中醫臨床各科學驗俱豐,治病療效卓著、數愈危急、歲無虛日。尤其值得稱頌的是,他

繼承祖輩和鄭師醫德遺風,患者無論貧富,均一視同仁,悉心診治。尤為可貴之處,還在於盧氏能毫無保留地將其一生的寶貴

經驗獻之於民。

盧鑄之治學嚴謹,一生致力經典著作和顏、鄭二師學術理論和學術思想的研究。他兼收並蓄,銳意圖強,敢於創新。他

強調人生立命在於以火立極,治病立法在於以火消陰,擅長運用姜(生、乾薑)、桂(桂枝、肉桂)、附(生、熟附子)等辛溫扶陽

重劑,從而在學術上自成一家,在醫林中獨樹一幟。他30餘歲就被時人尊稱為「盧火神」而欽譽巴蜀內外。齊白石曾為之鐫

刻「金壽老人」名章饋贈。解放後。盧氏曾被提名調北京中國中醫研究院任職,但他因年高力衰,而懇辭未任。1958年他受聘

於四川省委黨校醫院,定為衛級一級。

盧鑄之學識淵博,寢饋於《周易》、《內經》、《難經》、《神農本草經》及仲景、欽安立法處方之旨趣,旁及諸家之

學,兼取所長,又頗多新的見解,熔古今於一爐,積數十年之識見,著有《鄭欽安先生醫書集注》、《金匾要略恆解》、《盧

氏醫學心法》、《盧氏臨證實驗錄》、《本經藥性配合闡述》等著作,並撰有《盧氏治療腫疥的理論方法》、《盧氏對症痕痞

塊的理論研討》、《子宮瘤癌論治》、《心臟病論治》、《水腫論治》、《感冒論治》、《附片之用法》等百篇論文。今就其

學術思想概述如下。


學術思想

崇尚《周易》強調「陽主陰從」 《周易》是中醫學基礎理論的重要源泉,深受歷代醫家的重視。如唐·孫思邈說:「不知易,不足以言太醫,」盧鑄之亦十分

重視《周易》對中醫學的影響。他說:「醫者,易也。醫之陰陽至理,本於易也。」

在對待陰陽關係上,盧氏深受其師鄭欽安的影響。他還密切結合自身臨床實踐,根據《周易》「夭尊地卑」之說,竭力強

調「陽主陰從」之說。如他說:「《易》曰:『天尊地卑,乾坤定點』。夫乾者為天,坤者為地。乾者陽也。坤者陰也。天包乎

地,地承乎天,故乾坤位於上下。上為陽,下為陰。其陽者,宛如三公九卿百官也。其陰者,宛如三妃九殯百騰也。陽動陰

隨,陽主陰從也。」(《盧氏醫學心法·醫易說)))又說:「人之生成.純在天地之中,陰陽之內,五行之間,一切動靜都隨陽而

轉。業醫者須識得《周易》所論『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及《內經))所言『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陽氣者,若天與

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等奧義……實為養生治病之一大綱領也」(《盧氏醫學心法.陰陽變動往來說》)。在陰陽相互為用

的關係中,強調陽為主,陰為從,尊陽而卑陰便是盧氏學術思想中的鮮明特徵。盧氏正是從這一基點出發,來認識人體生理、

病理、指導診斷和治療。

闡釋生理 重視坎中之陽

明確人體陰陽在生理活動中的關係,對分析和認識病理,確定正確的診療法則是十分重要的。盧氏認為,人之生理不離乎陰

陽,而陰陽二者則始終處於陽為主而陰為從的狀態。如此,才能保持人體「陰平陽秘」,保證人體健康無病。

盧氏在闡釋對人體生理的上述觀點時,主要運用了《周易》八卦理論。在運用這一理論時,他特別強調坎中之陽的重要作用。

他說:「失乾坤者,陰陽之靈也,氣也。本天地之清真。故曰大父大母。仰坎離者,陰陽之精也,象也.得乾坤之中氣,故曰中

男中女……故乾坤之六子,唯坎離為至貴。以其得氣之中,而為天地之真精,實陰陽之英華也」。又說:「坎中之陽,火也二

離中之陰,水也。水火互為其根,其實皆在坎中一陽也,為人生立命之根也(《盧氏醫學心法、醫易說》)。

盧氏指出,離、坎二卦皆有火,離火雖屬陽,但察坤之質,須賴坎中之陽發動,始能二火相照,發揖其功能.他說:「坎離兩卦

雖皆有火,但有真火、凡火之別。而真火與君火本同一氣,真火旺則君火始能旺。真火衰則君火亦即衰,所謂心腎相交,二火

相照,水火既濟,人能保持體魄健壯,其實皆源於坎中一陽之火也」。此言「真火」,即指「坎中一陽之火」,此言「君

火」,則指察坤質之離火。盧氏此論進一步闡述了「坎中之陽」為「人生立命之根」之說。

盧氏關於「坎中之陽」的上述觀點,雖受其師鄭欽安的直接影響,並源於明代學者趙獻可有關命門真火「為真君真主」之論,

但是,他在強調這一觀點時,較前人則有過之而無不及。他說:「人身乃血肉之軀,陰也,全賴真陽運於其中而立命。人以髒

腑分陰陽而立論,乃論其末也,以坎卦立論,實論其本也」。

治病立法 重在以火消陰

盧氏在生理上重視陽的主導作用,在病理上自然十分重視陽氣的盛衰變化。盧氏認為陽氣為化生氣血津液之本,百病皆因陽氣

受損而生。因此,治病立法當重在溫扶陽氣。他說:「陽氣者,乃化生精血津液之本源,為人生立命之根本,陽氣的盛衰存

亡,決定其人生體魄的強弱與死生。無論外感六欲,內傷七情,或飲食勞傷,疫病等,皆可導致人生陽氣受損而發為疾病。治

病立法,必須重在溫扶陽氣」《陽氣盛衰論》,同時還強調了「治病立法在於以火消陰」的治療原則。

盧氏在強調「以火消陰」,陽光一照則陰霾自滅的同時,還認為扶陽則精血津液自生而臟腑及周身各部均能得其潤養。所以,

他在治療上崇尚仲景和其師鄭欽安「溫扶陽氣」之法,並進一步提出了「病在陽者,扶陽抑陰;病在陰者用陽化陰」的治療主

張。這一主張充分反映了盧鑄之的臨床用藥特色。

對外感疾病的辨證治療,首先注重表證的及時處理,強調貴在早治,急治,以避免病邪傳里,即所謂「善治者,治皮毛」。表

證初起,辨其虛實。常用自創之桂枝法,或附子桂枝法,以及麻黃桂枝附子細辛法等辨證施治。並且依據人體正氣的強弱,感

邪的輕重,在方藥配伍及劑量增減上靈活掌握,權衡變通,能使患者多發汗,少發汗,微似汗出,不令汗出,或反收虛汗。一

法數用,均能奏效而不傷正。

對虛損內傷疾病的治療,他強調必須抓住溫扶先天真陽這一重要環節,方能獲得陽復而精血生,陽復而陰退,克敵制勝的療

效。他臨證既常用仲景四逆、白通,又擅用自擬扶陽諸方。活法圓通。真可謂治病重在扶陽,用藥多為桂附姜。

對於桂、附、生薑等溫扶陽氣之藥,盧鑄之均給予高度評價。如他說:「附子大辛大溫大毒,至剛至烈,且剛中有柔,能內能

外,能上能下,為藥品中最大一個英雄也。以之治人,人健而身輕,以之治國,人和而國泰,以之治天下,而億萬年皆成盛世

也。」桂枝「有引陽出陰之能,……實通達內外之能使」。生薑能「導氣血陰陽之傳變,助五行生成之氣機,更能旋轉於經絡

臟腑之間,驅寒除濕,和血通氣」。故在臨床應用方面,具有獨到之處。使人體陽氣若「日月星辰麗於夭,華岳河海附於

地」。「陽氣司令而陰靜無擾」,則機體五臟六腑安和,經脈通暢。氣血調暢,生機勃勃,乃達卻病延年,健康長壽之目的。

其傳人為「火神派」當代代表盧崇漢。